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层管理者

本号原创

中层管理干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向上对企业的战略决策负责,充分理解和传达企业的战略决策,向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鼓舞员工的士气,使员工的能力得到提高,公司业绩得到增长。因此,作为一个经理,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运用管理思维和能力,使本公司、本部门像一台机器一样相互的协作,良好运行,个人认为应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具备和发展各项能力。

一、满足老板/上司要求的能力

1、高度的执行力

部门经理在企业管理架构中处于中间位置,起着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其执行力的强弱是验证其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部门经理,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力,严格执行企业的决策、领导的指示和其他临时性的工作安排,使企业的任何决策都能通过部门经理传达到基层员工,并通过部门经理与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好的结果。要提高执行力,部门经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认真理解领会领导的意图;②与领导确认其有关指示和安排的理解;③对领导的指示和安排进行有效的分解;④把所分解的工作安排给合适的员工,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计划和检查计划;⑤与员工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并与员工一起,共同努力,把每项工作措施计划落实到位;⑥与员工一起总结工作成果,并形成工作总结,向公司领导汇报;⑦对下属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特质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员工得到激励和认可。这样,整个管理以及各层面的整个执行过程形成一个闭循环,从而形成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反馈链。

2、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身为具体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回答老板提出的专业问题,以便助其做出正确决策;但仅仅知道按领导意图办事肯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经理,除了要完成领导的指示之外,自己还需时刻考虑该如何创新的问题,一定要让领导做选择题(不断提出方案,请领导做出选择)而不是做问答题(事事都请示,让领导想办法)的经理,而要达到这个层次,就必须精通本专业而且能够结合本部门的工作,不断创新和探索,提出新的方案;同时,要对未来的工作任务做到有效规划,想领导所未想,并将这些规划想法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协助领导完善其主导思想,帮助领导成就,公司与个人亦必将成就。

3、强烈的责任感

我认为责任感起码包含勇于承担工作任务、勇于犯错误及勇于承担责任等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作为部门经理,对于老板安排下来的挑战性任务能勇于接受并尽心尽力去完成,除了因为这是老板的安排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实每一次的挑战都是一个宝贵的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必须不推诿,不推三阻四;其次,对于接受的工作,应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一起工作,愿意多干活,多思考,不能因多做多错而少做或不做,同时也应鼓励员工多做,不怕犯错,勇于犯错(当然不是提倡和放纵犯错),并且对于犯错或工作不到位之处,能勇于承担责任,不能揽功推过,要能正视并持续改善,减少类似错误,那么我相信经验将会快速积累起来,个人亦将得到快速发展和进步。

4、大局观

部门经理所要考虑的不仅是简单的部门/个人利益或部门/个人工作的范围,而是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在工作安排和利益冲突时,要具有战略的眼界,摆正部门/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地位。如果一个部门经理把自己部门/个人的利益考虑过重,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就容易失去心里平衡,做事不公,从而导致下属和老板的不满。同样,对于具体事务的处理上,也应具备大局观而不应局限于本部门或问题的枝节,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否则将导致舍本逐末,最终致使公司利益受损。 例如只管做好本部门的工作,而不去从公司角度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由此导致贻误时机,当再次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公司花费可能会加倍。

5、应急能力和变通能力

一个称职的部门经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具备应急的能力,首先自己不能乱了手脚乱了方寸,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迅速找到解决问题和减缓事件发展的办法。我个人认为有时更需要快速决策、勇于决策的能力和魄力,有时候决策无所谓对错,当时需要的只是一个主心骨,只是一个决策,而瞻前顾后、畏畏缩缩必将贻误时机。一个不能够处理突发事件的经理,会在老板面前会失去信任,在自己下属面前会失去威信。同时,在具体执行公司的任务和制度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变通能力,并且对事情的进展要提前做出正确的判断,一个死板的管理者是不具备作战能力的人,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管理者。

6、良好的沟通能力

“你可以有聪明的想法,但如果你无法让别人明白你的想法,那你的大脑就不会让你有任何成果。”(克勒斯勒前总裁李.亚科卡语)。由此可见,沟通就是让别人明白理解我们自己的想法,使大家都认可接纳,从而推进工作顺利开展。而现实中,许多矛盾和误会往往是沟通不良造成的。

我觉得要达到有效沟通的一个好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因为人与人处于不同的沟通平台,如果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道理,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与人沟通,往往会产生双方不满意的结果,这是矛盾的根本。而换位思考能以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以宽容与和谐的共赢理念,客观看问题,公正评价,必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我觉得还需要在沟通过程中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个人好恶影响而对别人有成见或进行人身攻击,应该从流程上、事情本身的分析、解决入手,而不应推卸自己的责任或追究别人的责任。

7、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

工作中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便于让上司了解和下属理解执行,同样,在管理中具备这种能力亦将会事半功倍。有一位我很敬佩的领导,开会的效率很高,为什么呢?首先,他会明确会议上要解决的问题并设定时间,在听取意见时,难免会有人顺势展开而一发不可收拾,滔滔不绝的旁征博引,而他总是能适时的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加以引导,将思路拉回来,重新进入议题,所以会议效率高,而且有效果!从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到,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多么重要!

二、管理下属的能力

1、有效授权

对于有效授权,我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加以阐述,首先是“授权”,有的经理出于保密的目的或者认为下属做事不放心或不令其不满意,习惯事事亲力亲为, 这样,部门经理就整天忙于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没有时间思考部门的长远规划或战略,也没有时间去反省整个工作流程,甚至没有时间去反省个人工作结果。因此,作为一个经理,要学会授权,从而使自己能够“坐”下来,理清工作的发展思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检讨组织流程、根据可供使用的资源有效分配,通过有效的激励保证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确保部门实现预定的目标。

但是仅仅会授权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些部门经理通常只知道给员工安排工作,而不考虑职责和权限是否匹配,所以还需要达到“有效”,如何做到“有效”?我觉得就是会安排人,把不同的事情安排给最合适做这个事情的人去做,这就要求部门经理“知人善任”,在安排工作时,要用合适的人、进行合情的安排,通过有效授权把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使之发挥综合效力,从而使领导的工作安排得到有效的落实。
2、人性化管理

“管人”是部门经理的重要工作,好多经理对员工的管理突出一个“严”字,一旦员工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大发雷霆,导致员工的势气低落,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很有培养前途的员工流失了。现今社会,人才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如何留住人才已经是一个课题,若采用高压手段,岂不是加速人才流失?因此,应对员工采取人性化管理,靠实力让其主动工作而不是靠头衔迫使其工作。至今我仍记得南风和北风的寓言,说的是南风和北风打赌要让一个人脱掉外套,结果北风刮得越猛,那个人的外套裹的越紧,反倒是南风让那个人慢慢脱下外套。由此可见,暖风更有威力,温情更有效果。记得古代有句话“乱世用重典”,如今和平时代,共建和谐社会,而且如今的人才个性十足,不爽就走人,过去的一套已经不适用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大趋势。

3、成就下属

成就下属,是我在看唐骏的《做最有价值的经理人》一书中学习到的,并且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其实已经在运用了。因为经理一个人埋头苦干是不够的,带领下属一起做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开展传帮带,亲自示范,提高员工的水平,规范员工行为,解放自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宏观和策略性的思考。经理们往往拥有较高的技术、业务水平,但不能狭隘地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藏起来,以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经理必须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自己的下属,要锻炼培养下属,成就下属,只有整体水平提高,公司才能得到更好的业绩。

我觉得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成就下属:

1)锻炼下属做强者。激励缺乏信心的员工,对自视过高的员工也要进行辅导性鼓励,失败时不要过分责怪,作为经理要保持公正的平常心,正视下属的努力,使其得到满足感,要直面下属的失败,每个人难免会失败,不能一味刁难或打压,做到就事论事,要积极承认并肯定员工的阶段性努力。

2)信任下属。用人不疑,要给予下属一定的信任,发挥其积极性。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利用别人的智慧,而不是怕别人超过自己而一味的压制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压制的结果不仅会失去员工的信任,也会令企业失去了发展的源泉。

3)尊重下属。避免俯视角度高高在上,主张人人平等,下属只是暂时的下属,只意味着暂时没有做到经理或老板的位置,并不能证明其能力、尊严、人格的低下。要鼓励员工发言,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发展自身管理能力

1、持续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知识更新加快。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部门经理,就必须结合本部门工作的特点,不断补充丰富专业知识,不断学习借鉴同行经验,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应补充学习一些管理知识,比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绩效管理、团队管理、项目管理等。

“圣贤由学而进,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进”,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动力,经理应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要带动员工学习,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到的知识或思路延伸到工作中,举一反三,让知识成为穿越障碍的利剑,而不是教条。在有限时间内比别人吸纳更多,掌握更多先进方法,知识面更宽阔,从而保持与时代同步并具备的前瞻性,创造比别人更大的价值。

2、胸怀宽广,集思广益

不仅仅是高层管理者,作为中层管理者,也应胸怀博大,目光长远,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用人才,且用人用长处,对其短处或者不合理之处能容忍,能重用水平高的人。以前,有的领导因为怕影响自己都不愿意重用超过自己的人,导致企业发展一代不如一代。其实,我觉得一帮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下属,丝毫不会影响自己的声望,反倒会锦上添花,如虎添翼,并能展现出一份从容以及对自身的一份自信。

 所以,作为经理应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人才,用宽广的胸怀去笼络人才,“宽以待人”,“用人长,抑其短”, 将那些有个性的人才调整好,将其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公司发展的轨道中,成为公司的有用之才,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同时,在工作中,部门经理要以从善如流的心态,倾听员工心声,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并对合理的建议进行鼓励和肯定,这样,我相信将会形成上下一条心,全公司一盘棋的局面,公司发展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公司怎能不蒸蒸日上?

3、树立个人品牌和职业口碑,形成自身的管理风格

作为部门经理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树立个人品牌和职业口碑,我接触过一位领导为人庄重而不失和气,为人正直,信守承诺,时间观念强。有次我听一个同事说到他在某合资公司当总经理时候,有供货商送了个小礼物(不足百元)给他,他也让他的助理登记(规定超过200元要登记),他的助理很吃惊同时也更敬重他了。以小见大,可见这位领导的品德如此高尚。他的个人品牌已经树立,同事们和我的评价一样,都很敬重爱戴他。

个人的品牌和职业口碑,就像是个人的名片,也像是信用记录。身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永远记得先公司后自己的理念,不该得的利益不能得,因为这是牺牲今后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换取目前的短视利益,孰重孰轻?我想人人心里有数。只有公司的整体利益得到保障,企业价值得到彰显,个人才能有所收获。

至于管理风格,我认为这和个人的性格有关,无所谓好坏,只有适合与否,但如今高压和强硬管理显然是不适合的,尤其对于已经成熟的企业更应该实行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与人为善,重视发挥团队力量。我想,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尚且如此,作为中层管理者更应该以这种理念作为自身管理风格的基调,以保持公司上下的一致,也保持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一致。

管理确实是一门艺术,不是简单的几条就可以罗列出的,以上是我在工作过程中以及和一些领导接触中的一些感想和领悟,借此开头条的机会将这些感悟汇总起来稍加整理,这也印证了我所写的其中一条“积极接受任务和挑战”,因为这确实对自己也有好处,这里面蕴藏着机会,因为没有这个机会,自己很难去主动花时间思考和梳理。

我们应主动训练自己具备管理思维,管理好自身,管理好下属,做一个合格的经理,让公司的发展、员工的发展、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价值、彰显价值。


怎样才是一位好的中层管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层管理者)(1)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层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