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 小怪物的战争---美国M50/56坦克歼击车小传
原作者 子迟
朝鲜半岛初期的战斗中,战后一度松懈的美军遭遇了太多的惨痛挫折。朝鲜战争大量暴露了二次大战时老式装备的严重缺陷,武器装备的发展研究工作,必须刻不容缓地持续进行下去。而在这其中关于现有应急反坦克装备战斗效能不足的问题最为迫切。朝鲜人民军凭借仅有的1个半装甲旅、150辆T-34/85和少量SU-76便几乎将美军赶下大海,其间发生的几次坦克遭遇战,美军先遣队的少量M24轻型坦克不但没有讨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无论是M22“超级巴祖卡”还是M24“霞飞”都不足以阻止T-34/85坦克群推进的残酷事实,这对于美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当面对的对手是有坦克引导,得到数十门火炮支援,并在空军掩护之下的现代化军队,而已方的重装备却在慢吞吞的船上,自己手中现有的家伙又被证明是烧火棍和薄皮车时,一线官兵开始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绝望感。结果,朝鲜战争尚未结束时,美国人便首先开始了这样一种反思-----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应急反坦克装备?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教训的反面通常也就意味着收获。在朝鲜,血淋淋的教训清楚的告诉美国人,步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终究难堪大任,而M24这类传统的轻型坦克用于反坦克作战的价值同样有限,或许只有为一辆比M24更轻更快火力更强的坦克歼击车,才是理想的应急装备-----无论在亚洲还是在欧洲,只要这样的东西能在战争的最初阶段阻挡住苏军装甲集群的推进,都将是极为有效的遏制工具。也正因为如此,一度令美军失去兴趣的坦克歼击车概念又被重新拾起,只不过这次的定位完全不同于二战中的“快速坦克”,而是被重新定位为一种用于应急反坦克的快反装备。
博物馆中保存的M56自行反坦克炮实物(值得注意的是,该炮的炮口制退品并不是定型时的标准式样)
过渡性的应急产物
尽管在大田防御战中,因为人民军苏制坦克而倒了大霉的是迪安将军的第24步兵师(从史密斯支队与人民军接触到大田战役结束,负责阻滞行动的美24步兵师损失过半,据美方统计损失了7305人,师长迪安少将被俘,34团团长马丁上校阵亡),但实际上对于轻型坦克歼击车的需求也最为迫切的,却是美国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美国人从二次世界大战中学到的诸多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要为陆战队或是空降兵这类精锐步兵配发一些自行反坦克炮或是类似的轻型机械化装备,而朝鲜战争又加深了这种印像。已经有足够多的经验表明,作为精锐步兵,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独自面对敌人坦克的机会要比陆军多得多,一旦与苏联全面开战,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中。尽管坦克是对坦克进行防御的最好手段,但精锐步兵们往往没有这个福份。陆军的那些铁壳子不但在设计上有欠斟酌,而且过于笨重的身躯也往往使它们在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点成了缺席的常客,很多情况下,战场上所能见到的,只有美利坚精锐步兵们孤单的身影,他们通常所能依靠的只有手中的M1步枪、60mm迫击炮,最多还有一辆威利斯吉普。于是,在朝鲜战争尚未结束的1952年6月,为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研制一种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便被提上了日程。
M3系列90mm坦克炮在战争末期广泛装备了包括M36坦克歼击车与M26“潘星”重型坦克在内的大批装甲战斗车辆
从精锐步兵自身特点来看,披着厚重的装甲与对手玩“穿透穿不透”是重型坦克的游戏,讲究“一炮毙命,全身而退“才是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的本份-----这种装备既要以为精锐步兵们提供一定限度的机动、装甲防护和火力支援(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反坦克火力)为目的,同时又一定要尽量轻便,在火力、战略、战术机动性等方面均要高于传统轻型坦克(与传统轻型坦克相比,唯一可作牺牲的地方就是装甲防护),否则一切就失去了意义。为此,卡迪拉克公司设计了一个细节处颇有新意的全新轻型装甲通用底盘。与二战时代的M22空降坦克相比,这个底盘拥有一些战后时代技术进步条件下的鲜明特点。整个底盘采用了滚轧结合并经热处理的内柔外硬双硬度铝合金全焊接结构,车体首上装甲板为弧状结构,可防12.7mm机枪弹在200米内的水平攻击,而车体侧后装甲则能够有效防御7.62mm机枪弹和炮弹破片(铝合金装甲焊接容易,厚度较大,车体坚固,省去了部分加固结构件,重量较具备同等防护性的钢装甲轻6%,这是该底盘能够实现轻型化,全重仅仅4.1吨的关键)。同时,底盘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被划分为动力舱和战斗室两大部分,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驾驶员有1个单扇舱盖,装有1个广角潜望镜),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冷却系统的整个动力装置布置在驾驶员右侧(动力/传动系统安装在车体支架上。维修和更换时可由车体前上装甲板中间的大窗口分别吊出),战斗舱在后部。战斗舱和动力—传动舱之间用5mm厚的防火装甲隔板隔开。这种动力一传动系统前置的设计,不但可以使车体后部的战斗室拥有较大的空间,便于车辆变型,也有利于安装大口径火炮和增强战斗室的正面防护能力(动力/传动系统起到了附加装甲的作用,这对于提高轻型装甲车辆的乘员生存力)。另一个设计上“出彩儿”的地方在于底盘的行动部分。该底盘的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有4个大直径挂胶铝合金负重轮,无托带轮,但与众不同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重量,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大履带的接地面积,提高底盘大口径身管火炮射击时的承载力,该底盘的全部4个负重轮都安装有液压杠杆式减振器,在火炮进行射击时,这些减振器的杠杆位置可以锁定。至于履带虽为猛钢制但重量仍然较轻,而且带橡胶衬套和衬垫,在公路和越野行驶条件下寿命高达5000千米。
除了整体设计之外,该底盘动力/传动方面的细节也非常值得注意(西方有句谚语叫作“细节处见魔鬼”,我们中国也有句老话叫“见微而知卓”)。比如动力装置选择了
大陆
A01-403-5汽油发动机就很能说明问题。这是一种4冲程直列6缸水冷非增压汽油机,排量为4.23L,在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能够提供200马力的驱动力,而且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单位体积功率,散热量较少(因此冷却系统较小),加速性和扭矩特性较佳,可维修性好等等优点。不过这种汽油引擎真正特别的地方却在于,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双腔下吸式汽化器,汽化器上装有以海拔高度进行自动调节混合气的气压膜片式传感器。由于压缩比很低,因此允许燃用宽范围辛烷值的燃油-----发动机使用91RON汽油既可令人满意地工作,而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对于接近85RON的高含铅量汽油也能应付。此外同样由于压缩比低,该引擎还拥有在不利的条件下用手动或拖动起动的能力。显然,这些似乎不起眼的性能特征在战场上却具有非常实用的现实意义。至于与大陆A01-403-5汽油发动机配套的艾利逊-150-4传动装置也同样是基于实战经验考虑的结果,这种传动装置和发动机直连在一起,动力经过车前两侧变速箱从传动装置传递到车前中央的双速分动箱和可控差速器,转向和制动通过可控差速器中的湿式鼓式制动器完成。差速器通过万向节把动力最后传到主动轮。可控差速器使该车能快速转向,但不能原位转向,3档变速箱拥有2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结构异常简单,可操纵性和可维护性都甚为理想。在搭载1.5吨配重的机动性试验中,这个底盘跑出了45千米/小时的最大公路速度。
然而,尽管底盘得到了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双方的共同认可,但在火炮的选择上却不尽相同。在空降兵看来,最小的底盘与最“大”的火炮是这种超轻型坦克歼击车的核心设计原则。因此,首先想到的就是M26”潘星“上的那门M390mm坦克炮。事实上,由T790mm高射炮发展而来的M390mm坦克炮及其洐生型号,是从1944一直到1959年3月M60坦克定型前,美国陆军手中威力最大的反坦克武器(M60系列除了A2型外,全部采用了英制L7 105mm坦克炮的许可证仿制版M68 105mm坦克炮)。其身管长52.5倍口径,配用曳光被帽穿甲弹、曳光高速穿甲弹、曳光穿甲弹和曳光榴弹。其中被帽穿甲弹的弹丸重11kg,在914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22mm,在1829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06mm。高速穿甲弹的弹丸重7.6kg。914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99mm,1829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56mm。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3 90mm坦克炮得益于精良的制造工艺,在威力不俗的同时,射击精度也极高,稍加训练的炮手在使用穿甲弹射击时,对1000米距离上2×2.5米的目标(与普通坦克正面面积接近)均可首发准确命中(实战命中率为85%)。在二战中,M3 90mm坦克炮广泛装备了M36坦克歼击车和M26”潘星”重型坦克(1946年5月改划为中型坦克),并且有着不俗的表现:实战中M36歼击车曾凭借M3 90mm坦克炮猎杀德军”黑豹”的最远距离达到了创纪录的2700米,M26更是”手持”M3 90mm这杆”长矛”,成为了大战末期大爆冷门的”驯虎者”。而在二战结束后,M3 90mm炮及其洐生型M3A1/T15E2又在朝鲜战场续写着自己的辉煌(M3/M3A1/T15E2两者都是T7 90mm高炮的改进产物,这与德国坦克炮发展思路相似,起因无非是高射炮具有与坦克炮同样的高初速特征)。在长达3年的朝鲜战争中,虽然M26/M46与T-34/85乃至IS-2的交手次数有限,但M3/M3A1(T15/E2)90mm坦克炮却还是总计摧毁了多达51辆T-34/85和IS-2-----这份战绩足以表明作为美军最有效能的地面反坦克武器,仍然宝刀未了。所以,如果单从反装甲性能考虑的话,将M3或是其洐生型90mm坦克炮用于计划中的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会是一个明智之举(面对装备M3系列90mm炮的两型美军坦克,曾经在朝鲜战场创造过无敌神化的T34/85与IS-2又似乎回到了在欧洲面对德军“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时的悲惨命运)。不过,考虑到M3系列90mm坦克炮的装车对像战斗全重一向非常可观-----比如M26重达 41.9吨、M46更是重达44吨,既便较轻的M36坦克歼击车也有29吨重,这种坦克炮显然是一种非常重型化的反坦克武器。而美国陆军对于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的要求却是,在保证对主流苏制坦克拥有足够毁伤效能的前提下,战斗全重必须严格控制在6吨以内,以满足可装机空运/空降进行快速部署的战术需求……
搭载M3 90mm坦克炮的M26“潘星”重型坦克侧视图
显然,M3系列90mm坦克炮与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合的矛盾。M3 90mm坦克炮是为了30吨级以上车辆设计的,其后座力远远超出了6吨的范畴(标准型M3 90mm炮的后座距离为650mm,后座力
28千牛)。如果要将M3系列90mm坦克炮用于一辆不超过6吨的伞兵用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那么不但无炮塔方案是唯一的选择,而且还必须将之彻底简化为敞开式设计。不过既便如此,如此小车架大炮的设计依然会是困难重重。为此负责研制底盘的卡迪拉克公司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如愿以偿。首先,为了减重,工程师们先去掉了M3 90mm坦克炮的一切冗余部件,只保留了身管以及包括鞍型部(有时也叫上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摇架在内的基本炮架组件(但横楔式炮闩被改为立楔式炮闩,以为装填作业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这些措施显著的降低了火炮的整体重量(标准型M3 90mm炮的身管重约1.109吨,改进型M3A1或是T54采用了70倍径的超长身管要略重一些)。其次,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后座力。比如,利用整车采用敞开式设计的有利条件,将火炮的后座行程由原先的385mm加大到850mm(坦克炮必须在有限的炮塔空间中将后座距离保持在最低限度内,而敞开式设设计的自行反坦克炮则受限较小);对反后座装置进行了改进,由原先的下置式杆式反后座装置改为上置式液压同心筒式反后座装置(下置式反后座装置,虽然能够降低炮塔高度,但在敞开式设计中用处不大。而上置式反后座装置则对摇架、炮尾设计有利,部队使用维护也比较方便),而且将驻退机和复进机合到了一个筒里,不但提高了反后座效率还简化了结构;不过,对于卡迪拉克的工程师们而言,最后也是重要的反后座措施,则是设计了全新的炮口制退器。当然,使用炮口制退器是一个既有利又有弊的博奕问题。在火炮发展史上,炮口制退器的发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它对解决火炮威力与机动性的矛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原理是减小后效期火药燃气能量对火炮后坐部分的冲量,以减小后坐长度和作用在炮架上的力)。但炮口制退器又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效率越高,危害性就越大----在战场上,炮口制退器效率越高,它的炮口冲击波就越大,噪音就越大,对战场上的人员、火炮的配套仪器设备、临近的防御工事等都有很大的伤害或损害,而且炮口上加了这么个大铁家伙,身管挠度加大了,还会影响射击精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安装M3系列90mm坦克炮(既包括基本型的M3、也包括M3A1(T15E2)、T54等洐生型号)的M36坦克歼击车(M3)、M26“潘星”(M3)、M46“巴顿”(M3A1(T15E2))、M47/48“巴顿”(T54)等装甲作战车辆中,有些加装了炮口制退器,有些则没有加装的原因所在(甚至于在战场上,有些经验老道的车组乘员还会自行拆掉加装的炮口制退器)。不过,对于6吨重的90mm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而言,在炮口制退器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安与不安的问题,而只存在安装何种结构、何种效率的一种炮口制退器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敞开式结构的M56坦克歼击车实际上是一种设计简陋的过渡性装备
卡迪拉克的工程师们最终在M3的改进型
T54 90mm坦克炮上所安装的,是一钟全新结构的“冲击-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朝鲜战争末期,新生产的M46改进型M46A1(后来改称M47)开始换装M3A1 90mm炮的最新改进型T54,而后来的M48系列也同样使用T54,这使T54成为了事实上美军中型坦克的标准坦克炮,所以为了实现通用性,美国陆军重新要求将T54而不是基本型的M3用于伞兵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项目)。这种炮口制退器的特点是拥有一个1.3位径的小型膛室以及分散的圆形和长条形的侧孔,设计亮点在于火药气体在进入炮口制退器膛室后进行第一次膨胀加速,虽然由于膛室面积较小气体不能直接膨胀至极底的压力,但侧孔仍然起到了第二次膨胀加速和分配流量的作用,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冲击式与反作用式两类炮口制退器的优点,重量较轻,能够使用整个M3系列90mm坦克炮的所有弹药(包括M82曳光被帽穿甲弹,XM581E1曳光杀伤弹,M77曳光穿甲弹,M318曳光穿甲弹,M394空包弹,M336和M337榴霰弹,M12模拟弹,M71和M71A1榴弹,碎甲弹,M348A1尾翼稳定破甲弹,M431破甲弹,M304、M332A1、M333A1和M317曳光高速穿甲弹,M353教练弹,M313黄磷发烟弹),而且成功的将制退效率控制在65%。不过,虽然将制退效率控制在65%左右是保证M3 90mm坦克炮能够用于4吨底盘的关键所在(并且能够提供左右各15度的方向射界),但也为超轻型自行反坦克炮的整体设计带来了一个难题。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安装此种炮口制退器的T54进行射击,造成的侧后方冲击波超压超过了20磅/平方英寸,这对于需要在一个开放战斗室环境中作战的炮手来讲是个灾难(按分贝计,20-30磅/平方英寸相当于173-200分贝,不但能造成某种程度的永久性听力损伤,还会损伤人的肺部)。结果,作为不得已的一种措施,只能将火炮身管截短到50.4倍径,并安装了一块长1.45米,宽0.6米,厚度达35mm的大型装甲钢板防盾。然而,这不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还造成了战斗全重超重750千克(最终制成的样车因此战斗全重达7.1吨)。
M56自行反坦克炮主要数据:
战斗全重 | 7.1吨 |
车长 | 4.55米 |
车宽 | 2.57米 |
车高 | 2米 |
乘员 | 4人(车长,炮长,装填手,驾驶员) |
主炮 | M54 90mm高膛压坦克炮 |
弹药基数 | 29发 |
发动机 | 大陆 A01-403-5 4缸汽油机 200马力 |
传动系统 | 埃利逊 CD-150-4 (2个前进档,1个倒档) |
最高公路速度 | 45千米/小时 |
载油量 | 210升 |
最大行程 | 230公里 |
虽然略有超重,但如此设计终究实现了T54(M3) 90mm坦克炮(尽管被截短了炮管)与4.41吨超轻型履带式装甲底盘的结合。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件设计简陋但细节处又不乏精妙之处的矛盾混合物,更是小车架大炮的典范----以区区7.1吨的战斗全重,便拥有了M47/48“巴顿”主战坦克的火力(车长4.55米,车宽2.57米,车高2米),而且火炮在炮床上的平衡性能特别妤,火炮与炮床之间的轴承系统也非常好,在转动方向时非常轻便、灵活。在时代技术条件下,这已然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了。当首辆样车于1953年9月国家试验一经完毕,便被授予M56的制式型号投入生产,随既开始装备美国陆军和空降兵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