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简析评论教材简析:测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测量的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学生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这是理解测量的第二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

1教材简析评论

教材简析:测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测量的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学生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这是理解测量的第二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教学内容评论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这课时是在前面用6课时学习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之后进行的一个整理复习。

3教学目标评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指导学生梳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初步形成知识网络,更牢固地建立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概念,理清单位间的关系,增强空间观念。

2、运用长度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已学单位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练习中的数学活动,在回顾梳理、查漏补缺的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积累复习知识的经验,感受复习的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

难点:对长度单位知识中的错例,能正确找到错误原因,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

5教法与学法评论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归纳总结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6教学准备评论

教学准备:学习单、微视频

7教学过程

7.1复习课

7.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评论

1、课前指导学生完成知识图和摘录长度单位中典型的练习题,完成“我的盘点”版块内容。

2、引言:昨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完成了有关长度单位知识的整理。这两份作业的完成,你有什么感受?(生汇报)

3、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昨天的整理过程,师结合视频板书。(播放微视频)

4、大家在“我的提醒”中写了哪些在解题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生汇报)

5、在“我的盘点”中,你摘录了什么样的题型?(生汇报)

[设计意图: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活动2【活动】二、辨析比较 弄清疑点、难点评论

二、辨析比较 弄清疑点、难点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建议和题型进行了一个归纳。下面请大家充当一下医生的角色,完成这份诊断书。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巡视,检查完成情况,给予指导。

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可以适时归纳。

第1题

诊断:没有正确建立分米、米等长度单位的表象。

处方:(1)、牢记生活经验。(2)、找自己熟悉的事物参照。

第2题

诊断:只看终点刻度,没看起点刻度。

处方:(1)、如果尺子上有“0”刻度,尽量从“0”刻度开始。

(2)、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那么物体的长度=终点刻度-起点刻度

第3题

诊断:错把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当成了10。

处方:记清米和厘米单位间的进率,1米=100厘米。

第4题

诊断:没有统一单位就直接比较数据的大小。

处方:(1)、比较长度时,数字和单位都要看,单位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

(2)、在要换算的单位下面画横线,标出数字,是个好习惯。

(3)、如果单位一样,就直接比较数字。

(4)、如果数字一样,那就看单位比大小。

第5题

诊断:没有注意到结果与算式的单位不同,结果没有换算单位。

处方:算出结果后,还要换算单位。

第6题

诊断:没有注意到单位不统一,就直接把数字相加减了。

处方: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刚才很多题,都涉及到了进率,现在我们来看看五指表示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易错的题型,首先抓住错误的原因,再者是对错误原因的分析,这样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很大的作用。]

活动3【练习】三、知识应用,巩固提升评论

师:为了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我们走进今天的练习。

1. 判断。

(1)、衣服上的一个纽扣厚约3毫米。 ( )

(2)、汽车每小时行驶120米。 ( )

(3)、一支蜡笔长15分米。 ( )

(4)、1米和300毫米加在一起是400毫米 ( )

2、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将数学还原于生活,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活动4【活动】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评论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对你们的表现给予赞赏。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收获也就会更多。

2、老师将今天的知识点在学习单上进行了小结,请同学们下课后进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