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节目制作精良,立意新颖,主持人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对话,探寻经典古籍背后的故事。

那些传颂千年的名家史记被优秀的演员们搬上舞台,凭借扎实的演技再现古老文明,能够参与录制这样重量级的节目,都是一些名副其实的老戏骨。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1)

王学圻在第三期《史记》单元中扮演司马迁,仅仅凭借一个眼神,一个神态,加上寥寥数句台词,就把一代史学家,忍辱负重,穷其一生编撰史记的丰功伟绩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王学圻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在荧幕上活跃多年,观众对他甚是面熟,可是却总是不温不火,总也红不起来。

虽然不红,但他的清醒不知让当代多少演员无地自容,也不知打了多少偶像的脸。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2)

38岁出道,老干部形象深入人心,却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王学圻原本喜欢音乐,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个歌唱家,可惜赶上特殊时期,父母被打压,他也进入部队成了当了一名文艺兵,起初的几年也没有什么正经的演出就是到处宣传,偶尔在一些话剧中跑腿打杂或者演一些小角色。

一个偶然的机会话剧《战火之歌》的男主角崴了脚,王学圻临时顶上才算是正儿八经的第一次上台表演,但是因为表现出色,被领导关注,后来的演出机会也逐渐多了起来,后来还有机会去电影里客串。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3)

1984年,陈凯歌开拍《黄土地》,这部作品被称之为第五代导演崛起的里程碑,把陈凯歌送上了快速成名的高铁,陈凯歌看过王学圻的几次话剧,觉得他非常符合电影男主的感觉,于是当年已经38岁的王学圻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出道了,饰演文艺青年顾青。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4)

两年后,王学圻跟陈凯歌再度合作,拍摄了时代片《大阅兵》,王学圻在片中饰演方队里的小队长李伟成。

因为这两部作品里出色表现,很多导演开始关注王学圻,1989年跟葛优合作拍摄了动作片《代号美洲豹》,在那之后王学圻保持着稳定的高产输出,每年都会有两到三部作品。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5)

因为外形和气质颇为正派严肃,老干部老党支书的形象深入人心,可是却一直不温不火,观众脸熟但却并不认识他。

为了改变这种既定的形象束缚,王学圻在《天地英雄》和《湘西往事》中演过土匪头子,在《武林外传》里客串过郭芙蓉的父亲郭巨侠,但是也都没能让他真正的红起来。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6)

他身上有老艺术家的风骨,敬业爱业无论角色大小

王学圻第一次拍电影的时候就深切地体会到这个活不好干,他此前一直演舞台剧,表演环境都在室内,不管火不火起码是不用风吹日晒,可是拍摄《黄土地》第一个镜头的时候,王学圻来来回回地在荒山上跑了好几圈,险些没跑吐了,当即觉得这拍电影真不是人干的,要不完事儿了还是回去演舞台剧吧。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7)

但是在跟陈凯歌逐渐接触的过程中,王学圻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看到了电影人幕后的辛苦付出,以及在杀青时强大的满足感。

2008年,陈凯歌再度找到王学圻,邀请他出演电影《梅兰芳》中“十三燕”一角,当时王学圻和陈凯歌都顶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当时很多人对王学圻抱怀疑的态度,认为他的形象太正,不适合“十三燕”,唯独陈凯歌坚持。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8)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大年初四王学圻就进了曲艺班从零开始学唱戏,班里都是半大的娃娃,经常趴门缝看他一个年近六十的老爷爷笨拙地学着基本功,耍大刀差点砍着自己。

就这样,王学圻在戏曲班闭关了四个月,在学成之前连剧本都不看,因为他觉得要是不能深入地了解戏曲,剧本看了也是白看,还容易产生误解。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9)

可即便如此,第一天进场拍戏依旧不顺利,拍了二三十条都没过,用陈凯歌的话说,“怎么演都还是你啊!”。

王学圻就反复变换腔调找感觉,最后成了的时候,他跟陈凯歌都松了一口气。

而事实证明,王学圻的拼劲儿没白费,这部影片让他成功摆脱了老干部的固有形象,打开了更宽的戏路。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10)

三十年磨一剑,大器晚成需得耐得住寂寞

电影《梅兰芳》上映之后,王学圻凭借刚柔并济的演技,精准专业的招式,把“十三燕”这个角色演绎得饱满鲜活,虽然是个配角,但是却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观众特意上网去重新认识和了解王学圻。

凭借这部作品,王学圻一口气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亚洲电影大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四大奖项的最佳男配角奖,一时间风头无两。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11)

2009年起,王学圻的事业进入快速上升期,开启霸屏模式《禁区》、《建国大业》、《金大班》、《十月围城》等七部作品接连上映。

最后还凭借《十月围城》中饰演的李玉堂一角,斩获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影帝殊荣同时摘得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12)

而这一年,王学圻已经年满61周岁,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面对走红,王学圻有自己的理解,他坦率地承认,演员都希望自己年轻时候就能红,可惜自己没赶上好时候,但是他们这一代人吃苦受累已经习惯,有委屈也都自己咽,好不容易有了些许成就,就很珍惜,这些珍惜积累起来,就有了名气,但是积累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

成名之后的王学圻也一直很清醒,他把这种状态形容为“轮到我忙活了”,在他看来谁都有会有得意的那么几天,起起落落是常态,红了自然有很多好的作品找到自己,那就更要认认真真的去完成,自然就要忙活起来了,归根结底演员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王学圻的实力(王学圻虽大器晚成)(13)

电影《十月围城》上映的时候,王学圻曾经偷偷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结束的时候前排有个观众跟朋友说,“那里面那个叫王什么的,演的不错”。

虽然那个观众连他的名字也叫不全,但就是这么一句话,却给了他莫大的成就感。

如今的王学圻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叫不出名字的演员,虽然年过七十,但实力依旧稳定在线,观众也期待他未来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