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甲骨文造字者该如何表达“神”这个字

申是神的母字,申的甲骨文字形,其实是两个“卩”合体,一个是正的,一个是倒的。

甲骨文是怎么被解读的(解读甲骨文神)(1)


将两个结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字,是甲骨文的一种典型造字方式。这就是后人所称之为的“合体字”,即由偏旁部首所组成的字。只是后人所不知的是,在甲骨文造字中,还存在一种独特的合体,就是将两个结构重合,组成一个看似“独体”的新结构,“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申”是两个“卩”的合体,但是,两个卩的结构则是部分重合在一起的,以致于如果不仔细而深入的地研究,还真发现不了这是一个合体字,会误以为是个独体字。

学界对申的字形解读,唯有徐中舒比较接近真相,他认为象两绳的相合。但是,他并未意识到绳子不是一般的绳子,而是作为契约的结绳。

甲骨文是怎么被解读的(解读甲骨文神)(2)


卩是结绳之右绳,卩和倒卩合成一个一体化的对称且优美的结构,是在表达,结绳关系的理想状态,双方达到完全的相通、相同状态,合二为一。

申是神、呻、电,以及现代的申的母字。我此前表达过一个观点,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甚至与春秋之后所出现的文言文有本质不同,甲骨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字,文言文和白话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字。甲骨文叫做“母字”或“字母”,比较合适。但是鉴于“字母”现在已经被用来指称拼音文字的基本发音单元,因此就称之为“母字”。

从根本上来说,甲骨文是从契约符号演化而来,在字形结构上,直接继承了契约符号,包括结绳符号、书契符号、大人符号。契约符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甲骨文是从“文”到“字”的第一个阶段,即“母字阶段”,兼具“文”的特征和“字”的特征,但是“文”的特征更强。因此,作为字的初始阶段的“母字”,甲骨文更是“文”而非“字”。

“文”和“字”的主要区别在于,字是用来表达语言的,其意义需要整句或整篇的系统化的语言才能呈现和理解,但是文并不用来表达语言,其意义是通过单个的符号来呈现,每一个符号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甲骨文最重要的价值,并非由语句所承载的信息,而是由单个的字的字形结构所承载的信息。语句篇章的基本单元是字,而字形结构的基本单元则是“文”,是契约符号。唯有读懂这些契约符号的含义,才有可能解读甲骨文造字者使用这些契约符号所设计的甲骨文字形的含义。而这种设计则是独具匠心的,承载着中国文化最原始、最正宗、最震撼的义理。

现在,一提中国文化,就会想当然地将源头放在《五经》上。《五经》当然包含着中国文化的核心要义,但是,《五经》系统的成型非常晚,是两汉的事。因此,《五经》是包含着大量杂质的,非常不纯粹。而甲骨文字形结构的义理,则是直接继承自更古老的结绳时代,其义理更纯粹。

回到“申”这个字。甲骨文“申”,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的母字,其内涵比任何文言文和白话文中的任何一个字都要广泛,因此,不能将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任何字直接对应,尽管,在字形上一致或相关。

因此,甲骨文“申”,与现代汉字的“申”有本质不同,现代汉字申的内涵比甲骨文申也狭窄很多。

甲骨文“申”所表达的是结绳关系的最理想的状态,也是契约关系的最理想状态。而契约关系,实质就是二人关系,二人关系就是整个社会关系,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单元、基石。结绳关系的理想状态,就是二人关系的理想状态,所有的二人关系都处于理想状态,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也处于一个理想状态。而这个理想状态就是“申”,就是“神”。

就中西文明而言,“神”都是对理想社会的表达。但是,中西文明的分野是,中国文明认为理想社会,或者社会的理想状态,就是在自己的社会之中,是在自己的社会中实际存在的。即理想的契约关系、二人关系状态,即“申”的状态,也是“神”的状态。但是,西方文明却认为理想社会,后者社会的理想状态,是远远超越人类社会本身的,甚至是永远不可能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而只是在神的世界存在,由此,他们设计天堂、上帝之城的概念。

“申”是理想的契约状态,也是理想的社会状态,那么这种理想的状态,究竟是指什么?就是契约双方的意志、意愿都得到了充分的伸张。也就是说,在双方意志、意愿都得到充分伸张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契约条款。

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后来孔子所总结的“仁”的状态,“申”就是“仁”,“仁”就是“申”。“申”是用两个合体的卩,来表示契约双方,表示两个人。而“仁”则是直接用“二人”来表达。

孔子为什么选择用直接的“二人”来替代“申”,原因可能在于,结绳和书契制度的破坏,这是“礼崩乐坏”的结果。“礼乐”是三代的制度形态,而礼乐的内核就是契约,甲骨文“禮”、“樂”都是契约文字,以后我们将对这两个字做出专门的解读。

甲骨文是怎么被解读的(解读甲骨文神)(3)


当结绳制度和书契制度逐渐被边缘化后,就需要在形式上去契约化的,去结绳化的文字和说法,来表达社会的理想状态。孔子的伟大之处是,实现了这一过渡,创造了“仁”的概念,在契约制度消失的同时,却完美地继承了契约精神,即“申”的精神。让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得以在制度范式发生变革的情况下,得以继续存在和延续。

这是儒家比道家的高明之处,道家出现的远比儒家晚,但是,却对此前的结绳秩序、结绳时代念念不忘。《道德经》《庄子》都表达了结绳时代的讴歌和怀恋,《道德经》甚至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枉顾契约秩序已经崩溃的基本事实。较之儒家,道家太机械、太肤浅。


最后指出的是,甲骨文“申”的字形结构,也是契约符号、结绳符号,是太极图的前身。也就是说,太极图也是源自结绳符号。这一问题以后将专文论述。大家可以先比较一下最原始的太极图与甲骨文申之间的相似性。


甲骨文是怎么被解读的(解读甲骨文神)(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