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鲁哀公问道:“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放在不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则百姓不会服从。”

论语中中庸之道的理解(理解论语第二篇第19节-举直错诸枉)(1)

逐句解释: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将,鲁定公之子,“哀”是谥号。其在位时,权力被三桓架空。

鲁哀公虽是国君,但实际权力掌握在三桓手中。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民众。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错:同“措”,安置。诸:“之于”的合音。枉:弯曲、不正。

将正直的人放在不正直的人之上,则民众服从。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将不正直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之上,则民众会不服从。

心得总结:

本篇是关于如何治理百姓的探讨。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理政的方法,孔子告诉他选贤任能,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很好理解,就是“亲贤臣,远小人”的意思。即把那些正直无私、天下为公的人提拔起来,把那些自私自利、相互勾结的人打压下去。

治理天下,首先在于选贤任能。作为领导人,选拔人才非常重要。哪个君王不愿意任用正直无私的君子,而愿意任用自私自利的小人呢?

企业治理也是一样,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选对了人,事情成功了一半,如果选错了人,就会越错越远。

因此,如何才能区分出贤人和小人呢?怎么知道自己选对了人呢?孔子的意思是,正直无私即为贤臣,邪曲不正即为小人。孔子很看重人品,人品端正则是可用之人,人品不端能力再好也不用。

历朝历代,忠诚正直的良相很多,奸佞自私的乱臣也很多。忠臣当道,则朝代兴旺,奸臣掌权,则国家颓败。企业也是一样,企业管理层如果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大搞官僚主义,那么企业迟早会败亡。如果企业管理者廉洁自律、正直无私,那么企业就会生意兴隆,蒸蒸日上。

在孔子看来,让百姓臣服于君王不在于强权压迫,而在于选贤任能、以德服人。贤臣治理国家,是为了民众利益,百姓自然地顺从。奸臣是为了一己之私,百姓自然怨声载道。

总之,无论治理国家还是企业,人才很重要,而人才首要是人品,即正直无私。

附图:

论语中中庸之道的理解(理解论语第二篇第19节-举直错诸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