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程砚秋的艺术造诣(大家程砚秋)(1)

作为京剧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旦角艺术家,程砚秋的声腔艺术、表演手段以及艺德人品久为圈内外赞誉。程砚秋特有的演剧风格,经几代演员传承发展,成为云蒸霞蔚、广大发展的程派艺术。程砚秋成名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造就其艺术地位的诸多因素中,新剧创作演出可谓厥功甚伟。本文中就来聊聊程砚秋创演剧目的特色与价值。

程砚秋创演的新戏,尤其是其中能显示其艺术追求的一些剧目,在同时期的戏曲新戏中特色独标,有三点尤为珍贵和难得:

其一,程派创演的新剧,具有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尤其是对战乱社会的真实比照。和五四以来“新文学”产生环境不同,京剧是通俗艺术,直接面向大众市场,卖座与否,决定了一个演员及其团队的发展前途。商业化的属性要求京剧新戏尽量照顾观众的娱乐需求与赏玩心态,追求严肃的主题思想与娱乐化心态不免时有参商。为了拓展市场,大多艺人与创作者会尽量适应观众审美心理,挖掘并放大一些观剧亮点,以期吸引更多观众。当然,有追求的编创者会在作品中尽量提出严肃认真的社会话题或更深的人生意味,但深刻与热闹的尺度要好好把握。程砚秋不甘心只为迎合市场创演新戏,爱情悲剧《鸳鸯冢》的创作就更多来自创作者内心的激情,他曾经不顾一切地写了一个《鸳鸯冢》,向“不告而娶”的禁例作猛烈的攻击,尽量暴露了父母包办婚姻的弱点,结果就完成一个伟大的爱情悲剧。

程砚秋的艺术造诣(大家程砚秋)(2)

青年程砚秋

即使是以喜剧面目呈现给观众的程派名剧《锁麟囊》,也并非肤浅的大团圆套路,而是对社会问题的戏剧性挖掘并由之产生的喜剧效果。如翁偶虹回忆程砚秋命题时的双方探讨:“程先生需要的‘喜剧’,并不是单纯地‘团圆’、‘欢喜’而已,他需要的是‘狂飙暴雨都经过,次第春风到吾庐’的喜剧意境。在喜剧进行的过程里,还需要不属于闹剧性质的喜剧性,以发人深省,所谓发人深省,不外于针砭时弊,揭示人情,揭露人情,暴露和批判一些应当讽刺的社会问题。”可见,无论是悲剧,还是《锁麟囊》式喜剧,社会问题才是程砚秋创演新戏真切关注的焦点。

程砚秋的艺术造诣(大家程砚秋)(3)

其二,程砚秋新剧不但关注现实,更重要的是怀有强烈的悲悯情怀,对底层弱势人群尤其是妇女的悲惨遭际,给予极大关注和慈悲观照,观看他的这些剧目,映上观者心间不会是一般猎奇、有趣的心态,而是感动、悲愤,乃至思索。以《荒山泪》为例,将张慧珠一家由乐享天伦到家破人亡过程层层剥笋、穷形尽相,真实残酷地揭示了纷乱时事、苛捐杂税给予善良百姓的致命打击。前场时张慧珠一家犹为老人做六十大寿,虽然家境贫困,但家人之善良和谐却仍温馨可喜。随后剧情急转直下,父子因官吏们强逼苛捐杂税,无奈前往深山采药,张慧珠夜不能寐,守候独叹的场景,因秋风扫叶,击打家门,误以为是父子二人夤夜而归,急忙开门,满心欢喜却落得失望,大段唱念与表演,哀楚细腻。

父子二人被猛虎吞食,差役仍来逼交剩下的两贯钱,张慧珠拿出丈夫衣衫遗物冲抵钱两,儿子前来抢夺,张慧珠悲难自禁。最后儿子被抢去从军,其余亲人纷纷丧生,仅存善良无助之慧珠,为躲捐税,不得已逃亡深山,而差役们仍然逼索前来,问温婉如慧珠者,不得不以刀相抗,其情哀哀,其愤洋洋,最后不得不自刎深山,临死前唱出“我不如拼一死向天祈祷,愿国家从此后永久和平”美好遗愿,则如石破天惊,让人唏嘘难已。《荒山泪》一剧以满怀的悲悯同情,把一个孝顺公婆、相夫教子的贞淑少妇,累遭勒索,由畏惧、忍让,而怨恨、愤怒,以致疯狂的心理过程,都刻画得层次分明,历历如绘。

程砚秋的艺术造诣(大家程砚秋)(4)

其三,程砚秋新戏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段结合巧妙,带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程砚秋创演新剧固然追求主题意义与思想内涵,但以往有些追求“意义”的新戏常因主题过于表露、内涵过于外化而艺术性薄弱,感染力缺失。尤其是清末民初上海的一些时装戏与借古讽今的历史剧,剧中人甚至抛开历史情境大谈现代意识,剧情上单薄浅陋,而所有急于表达的意图因之失于粗疏直白,难以打动观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京剧新戏剧目的艺术性大有改观,尤其是北京梨园的艺人,都把表演形式创新尺度良好把握,但在戏剧内涵与思想上创新不多。程砚秋则不然,其后期的作品虽演古装,却强烈关注现实,更具悲剧震撼性,而这震撼主要来自其新戏创演令人激动的艺术创造力与感染力。

程砚秋的艺术造诣(大家程砚秋)(5)

四大名旦

《梅妃》、《荒山泪》、《文姬归汉》、《锁麟囊》等都是中规中矩、严丝合缝的京剧样式,观众首先是从剧情结构、人物塑造、唱念做舞等处进入戏剧情境,为人物命运打动,其内涵力量是随剧情、人物逐渐渗透出来,少有主题先行、貌合神离的艺术安排。《锁麟囊》表现世态炎凉,用的是大小傧相插科打诨的闲笔,谐趣中意味无穷;写人生之数难以预料、互为因果的苍凉,则从薛湘灵的前后遭际之变自能体现。

程砚秋的艺术造诣(大家程砚秋)(6)

不一味迎合一时的市场,有独立的思想见解,更追求在现实呼应的戏剧情境下去观照普通民众,尤其是妇女的命运情感,这样的现实意义与悲悯情怀使得程派剧目放诸今天舞台,仍能让观众怦然心动。因而,程砚秋八九十年前创排的许多本戏,如《梅妃》、《春闺梦》、《文姬归汉》和《锁麟囊》等剧,至今仍能流行于舞台,被今人一次次搬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内容节选于颜全毅《现实精神与悲悯情怀——略论程砚秋创演剧目之特色与价值》,《艺海》2014年0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