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流浪地球2》正在热映,影片探索融入工业电影的制作理念,从生产流程上大胆创新,大量运用新技术提升影片质量。一起看幕后故事↓

邀请20余位科学家组成顾问团队

用科学推演让电影剧情形成合理性

拍摄《流浪地球2》时,导演郭帆等创作团队在科影融合方面进行探索,邀请20多名科学家组成科研顾问团队,深度参与科学观念构架和剧本创作,以求在保护影片想象力的同时,用科学依据推演影片幻想世界的合理性,最大程度给予观众真实感。创作过程中↓

这是我见过最朴素的回归预告(这些画面几乎全部预演过)(1)

创作团队引入“全程预拍摄”概念

在拍摄流程上,创作团队也大胆创新。

《流浪地球2》引入“全程预拍摄”概念,所谓预拍摄就是“提前模拟拍摄”。创作团队通过分镜绘制9989张图文、动态预演832个镜头、虚拟拍摄2114个镜头的方式,在影片正式开拍前完成部分影片的模拟拍摄和剪辑制作。通过增加这一流程,优化实拍方案,大幅节约筹备、调度和拍摄的时间。

这是我见过最朴素的回归预告(这些画面几乎全部预演过)(2)

导演 郭帆:我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拍摄整部戏。演员全部穿着动作捕捉衣,从头演一遍,所有调度也都彩排一遍。在画面中,可以看到景是大是小,从而进行调整。

《流浪地球2》中的道具制作大量运用3D打印、数字车床、激光雕刻等新技术,使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郭帆:希望能为科幻电影蹚一条路

为尝试电影生产的流程化改造,创作团队和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成立“电影工业化实验室”。实验室对标好莱坞,致力于为中国电影工业梳理出一整套适合我国特色的制作标准。

这是我见过最朴素的回归预告(这些画面几乎全部预演过)(3)

导演 郭帆: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航天员出舱、玉兔登月、建立天宫空间站的消息。国力强大就是对科幻电影最好的背书,我们如果能通过几部影片逐渐蹚一蹚这条路,哪怕我们蹚不出来,但我们能留下一批错误让别人去借鉴,还能继续蹚,这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焦点访谈》

监制/徐冰 主编/杜显翰

编辑/秦静 校对/高少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