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永先 北京报道
“中止状态”三个月后,朗夫科技创业板IPO于2021年9月16日被深交所恢复审核,但一波三折的朗夫科技上市路依然不能平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收到举报材料称,朗夫科技上市申报材料被举报涉嫌弄虚作假,公司涉嫌滥用数据夸大集装箱液袋行业,误导投资者对行业发展预判,涉嫌虚假陈述公司专利,夸大公司技术含量及成果。
该不愿具名的举报人士声称,“朗夫科技无科技含量,招股书多处造假,自相矛盾。”
该人士还罗列了朗夫科技存在专利虚假陈述、核心技术人员职务涉嫌造假、资质证书夸大等多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致电朗夫科技求证相关举报内容,但截至发稿始终未能与公司取得联系,举报内容是否真实亦未得到公司方面确认。
技术含量存疑?
公开资料显示,朗夫科技成立于2007年10月,主要从事散装流体包装行业,主要生产集装箱液袋、内衬袋和中型散装容器、盒中袋等包装产品。
招股书中,朗夫科技认为,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创新,公司核心技术优势为公司持续保持在散装流体包装领域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朗夫科技表示,公司曾任集装箱行业国际组织集装箱箱主协会(COA)液袋管理委员会(FMC)常任理事,并参与编写国际液袋行业通用标准,被评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目前公司拥有 64 项专利授权,其中 2 项发明专利。
举报人士认为,集装箱液袋、内衬袋是根据 20 尺集装箱的尺寸制作而成的一种塑料包装袋,利用集装箱的承载盛装液体或者固体货物。集装箱液袋主要有PE复合膜、PP编织布、阀门三个部件组装而成,其生产工艺很简单,投资门槛比较低,整个工艺工序全靠人工来完成,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图说:集中箱液袋生产工艺流程)
据了解,目前,国内集装箱液袋行业以青岛、上海昆山、广州三个地区为主要生产区,全国有几十家同类型生产企业。
“年产3万套的生产线,单班每天可产 100 套,如果采用租赁厂房车间方式,仅需约 5 万元固定投资,6 个员工就可以生产,主要加工设备仅需要一台5000 元的热合机、一台3000 元的缝纫机和扳手、剪刀等工具就可以完成。”,一位行业人士介绍称,目前集装箱液袋生产工艺就是将整卷PE膜及PP编织布根据所需规格裁剪成片材,利用热合机将PE两端热合封口,用扳手将阀门安装在袋子上,用缝纫机将PP的两端缝纫,就可以包装成品。
有关举报材料指出,朗夫科技招股书显示有 2 个受让发明专利,实际是关于塑料颗粒料的,与集装箱液袋生产制造无关。朗夫科技原材料PE、PP、阀门均为外采成品,市场供应充足,其受让的发明专利跟生产没有任何关系,其他专利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此类专利同行业自 1995 年至今已注册有几百个,没有太高技术含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招股书中,朗夫科技认为公司技术水平优势在于颗粒料配方的研发,公司在产品结构技术、PE复合膜配方、阀门结构等设计上具有技术优势,但其又表示,公司的PE、PP材料均为外采成品。前后优势表达确实存在自相冲突问题。
举报人士强调,朗夫科技上述不实陈述有误导投资者嫌疑。其认为,相关设计技术并非朗夫科技独有,同行业都在用,行业内产品和设计严重同质化,朗夫科技把此类技术当成独家优势陈述,存在夸大成分。
同时,举报人还指出,朗夫科技招股书将必须具备的证书和资质陈述成其竞争优势资质优势,是有意夸大公司研发力量和科研实力。实际上根据COA行业协会要求,相关资质证书是液袋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技术。
另外,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掌握的举报材料显示,朗夫科技招股书还存在夸大核心技术人员的虚假陈述。公司享受股权激励的10名技术工程师,部分人员真实职务是销售员,冒充技术工程师,职务造假。
(图说:朗夫科技被指销售充当技术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此核实发现,截至 2021 年上半年,朗夫科技称,公司研发与技术人员为 28 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6.45%,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 3 名,分别为马文波、刘镇、程涛。但是公司三名核心技术人员均不具备液袋行业专业背景。
朗夫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马文波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EMBA;公司总工程师刘镇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技术主管程涛则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
朗夫科技是否真如举报人所言,存在夸大核心技术,误导投资者的情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致电采访公司,但始终没有取得联系。
市场前景被夸大?
据举报,朗夫科技在招股书中还存在引用不实行业数据,夸大集装箱液袋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的问题。
朗夫科技招股书引用咨询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数据称,集装箱液袋行业作为塑料包装新兴细分行业,近年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8.9%,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为6.13亿美元,2020 年市场规模估计在7.17 亿美元,到2027 年预计将达到24.41亿美元。据此,朗夫科技介绍称,集装箱液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持续性经营具有保障。
集装箱液袋行业的权威机构COA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液袋产量到达顶峰,为 130 万条,按照市场价格测算,市场规模约为17亿元折合 2.6 亿美元。2019 年后,集装箱液袋行业市场增长已出现拐点,2020 年市场规模与 2019 年持平,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行业竞争进入激烈阶段。
因此,举报人也认为,公司是在夸大集装箱液袋行业增长率和市场规模,误导行业发展预判,仅2020 年朗夫科技就把市场规模数据夸大了4.6亿美元,夸大了3 倍。
(图说:近年来液袋行业发展趋势)
“朗夫科技舍弃行业协会的数据,引用第三方不知名的小咨询公司数据,夸大行业增长率和市场规模,属于故意误导投资者。”举报人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查询发现,朗夫科技在招股书和监管层问询函中也多次承认,公司所处的散装流体包装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散装流体包装产品需要实现密封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基本功能,发展方向是绿色化、可复用、高性能。随着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市场竞争将加剧。
招股书显示,朗夫科技计划募资4.79亿元,用于新建集装箱流体包装袋、新建信息系统及数据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募投项目建成后,朗夫科技预计将新增液袋产能 60 万套、海包袋产能30 万套、IBC 内衬袋产能22万套、PP编织袋产能20万套,扩展规模将是2020年公司32.25万套产能的两倍。
在2018年至2020年报告期,朗夫科技披露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3%、82.01%和97.81,公司现有产能尚不能充分利用,在行业市场饱和和公司巨量新增产能释放的双重压力下,朗夫科技的经营增长目标能否实现让人心生疑虑。
重大环保风险隐患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证,目前集装箱液袋行业已被爆出现多个行业问题,集装箱液袋必须依附于集装箱,其本身是塑料膜和编织布,没有集装箱其就不可使用,但是使用液袋会对集装箱侧壁造成破坏。目前部分集中箱船运公司已限制运载液袋货物,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中国中集集团已极力反对集装箱使用液袋包装。
同时,集装箱液袋本身存在不可降解,其装载液体货物后液体残留在袋子内部不容易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举报人称,行业协会COA已经在 2021年3 月召开行业会议,讨论行业的环保发展方向。
(图说:物流公司对集装箱液袋提出高要求)
集装箱液袋目前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其回收利用和废弃处理面临挑战,行业目前依靠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处理的方式,被行业协会和环保组织指出不是负责任的回收形式。国内外均对此,不断出台限制和税收措施。
如欧洲议会已同意,从2021年起,对每公斤不可回收塑料包装垃圾征收 0.80 欧元的税。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支持和推动塑料包装行业向高性能、高质量、环保化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整个集装箱液袋行业随时可能面临被封杀退出市场的风险。
目前,国内外行业企业纷纷加大对产品材料的研发投入,寻找转型升级之路,同行业企业Hillebrand、利德、恒信、卓越等公司都在发展上游产品,研究生产PE复合膜、PP编织物、阀门等材料产品,以增加企业利润和竞争力。
但招股书显示,目前的朗夫科技产业链并不完整,其原材料PE、PP、阀门均为外采的成品,公司就是加工组装成集装箱液袋。朗夫科技仍处于行业的中下游市场,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举报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接指出,整个行业随时可能面临被封杀退出市场,而处于中游的朗夫科技却在大肆宣称市场前景广阔,是在严重误导欺骗投资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