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大概知道三国时代的那几件闻名天下的神兵首推自然是吕布吕奉先的方天画戟,再即是关云长与张翼德二人的冷艳锯与丈八长矛并称继续排下来,乃是黄忠的射日弓之后的排名就不太好说了,名目繁多却又不易辨出高下,在此也就不再列举以上的四件神兵,却是有三件被当时西南方那个势力不大的国家所有,而吕布死后,方天画戟也不知去向但最终这几件神兵并未给拥有者带来什么决定性的力量只是有一件神兵,因几乎未曾饮血,故而名号不如前面几个为人知,但却着实给拥有它的那一方带来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件神兵叫倚天剑,是曹操的佩剑,后来不知何故流入司马家也单单是因为这柄剑,经过了曹家、司马家数代人的征伐,天下经历数十年的动乱后终于一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曹操佩剑倚天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曹操佩剑倚天剑(曹操的武器之倚天剑)

曹操佩剑倚天剑

后人大概知道三国时代的那几件闻名天下的神兵。首推自然是吕布吕奉先的方天画戟,再即是关云长与张翼德二人的冷艳锯与丈八长矛并称。继续排下来,乃是黄忠的射日弓。之后的排名就不太好说了,名目繁多却又不易辨出高下,在此也就不再列举。以上的四件神兵,却是有三件被当时西南方那个势力不大的国家所有,而吕布死后,方天画戟也不知去向。但最终这几件神兵并未给拥有者带来什么决定性的力量。只是有一件神兵,因几乎未曾饮血,故而名号不如前面几个为人知,但却着实给拥有它的那一方带来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件神兵叫倚天剑,是曹操的佩剑,后来不知何故流入司马家。也单单是因为这柄剑,经过了曹家、司马家数代人的征伐,天下经历数十年的动乱后终于一统。

延熹四年,曹操七岁。

曹腾从众多礼品中好辛苦地选了一件合适的给自己年方七岁的小孙子。是柄剑。剑身上刻着两个字:倚天。曹腾感觉这两个字还是很霸气的。剑还没有完全开刃,也不会伤到别人——当然后来发生的事说明曹腾想得太简单了——送给七岁的阿瞒正合适。对于自己的养子曹嵩,曹腾并不满意。但曹嵩的儿子曹操却深得曹腾喜爱。这孩子十分伶俐,虽不仔细学诗书却可以融会贯通。曹操七岁生日,这柄名为倚天的剑就作为祖父给的礼物交到了曹操手上。

第二天,就出事了。

曹操与一班世家子弟玩儿得很开,而他脑子聪明,经常成为小伙伴们玩耍的领头人。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承认这个所谓的“头领”,至少另一位世家子弟袁绍就不这么看曹操。

袁绍是洛阳城公认的天才,家世也比其他子弟显赫得多。同样,袁绍也是小伙伴们玩耍的中心,而且比起曹操,袁绍还有一个天生的优势:他长得比曹操更符合当时人的审美标准,俗称比较帅。

袁绍是会认认真真读书认认真真守规矩的,因此即使曹操无数次向他建议,即使小伙伴们都已经习惯了曹操的小字,袁绍还是管曹操叫他那时的名字吉利,不叫他阿瞒——在袁绍看来这么小就拥有的这个表字是不合礼仪的,不应该叫。

曹操生日第二天,不知为何,曹操与袁绍在玩耍时发生了口角。争论之下没有结果,于是小伙伴们决定用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比剑。当然小伙伴们还是很有安全意识,比剑是不能用有刃的剑的,即使这样也有时候会发生砸伤事件。曹操和袁绍是小伙伴中剑术最好的两个,却从来都没有机会好好比试过,因此也分不出高下。曹操倒是一次又一次挑衅,可袁绍死活不答应。在外人看来袁绍不图名号不争第一,反倒是曹操太过分了,毕竟追着人家打架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其实曹操和袁绍都清楚,这根本就是袁绍害怕比不过曹操为人耻笑——虽然他未必就比不过。对此曹操则是不怕的,他只是想见识下袁绍剑术到底是怎样,输赢并不在意。

但无论袁绍如何推脱,这次都没办法了。面对着两个人在玩闹方面无可调和的分歧,不答应就说明自己害怕了,于是定了定神,答应下来,二人就开始了一场比试。

曹操七岁生日后第三天,曹腾费尽周折花了不少钱甚至利用职权放出了一些方便给袁家才总算把上门讨说法的袁家人打发走。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曹操拿到那柄剑,转身就给它开了刃,在比剑中甚至根本就是奔着袁绍的脖子去的。幸亏袁家那小子还算机灵,躲了一下。然而曹操却不为自己行为感到后悔,竟也没有因为没能砍到袁绍脖子而懊恼。因为自那之后,“玉面袁绍”这个称号再也没有在洛阳城中被人听到过。每当想起这件事,曹操总会不怀好意的偷笑,毕竟再怎样的玉面也抵不住一道剑痕啊。

中平元年,曹操三十岁。

三十岁前的曹操其实想过吃老本。单凭曹腾和曹嵩几十年的打拼,曹操是可以混一个不错的职位然后安安稳稳就这么下去的。可惜曹操安稳张角不安稳,天下不知多少百姓也不安稳。于是曹操就不安稳了。

其实曹操不安稳的直接原因还不是张角闹事,而是他自己太……总之他在洛阳任北部尉时杀了一个权贵的亲戚,这个所谓的权贵是和曹腾地位相当的人。曹家又是不知道花了多大功夫才把他护住总算没有丢了命,把他打发到鲁地做县令。偏偏那是个民不聊生的破地方,却不曾想曹操去了两年,就快把那里整治地像盛世时的长安了。这么犀利的举动在整个大汉也难找到第二个,而在此过程中他又是毫不留情的处置地痞乡绅,自然也就又触动了某些当权者的某根神经。这次他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曹腾那时已经死了,曹嵩也在几个月前告老还乡。于是曹操解职归乡回到谯县——真的吃起了老本。

但七岁时由自己开了刃的那柄名为“倚天”的宝剑,曹操一直随身携带。

黄巾暴乱的消息传到他耳中时,正午的阳光照在倚天的剑身上,把曹操的屋子映的刺眼。

四月,都骑尉曹操率两千人众破黄巾逆贼于陈留。受东郡太守任不赴,复归谯县。

曹操看着倚天剑,方知而今天下,并不比曾经那时安定。

官场已经成了血坛,曹操实在不愿意以血祭之。

数月之后,董卓以大将军名召曹操为都骑校尉,但得到的回应却是曹操逃走了。

曹操逃到了陈留。那里有他的部下。

用以反董卓的部下。

倚天光寒。

建安五年,曹操四十六岁。

官渡这个地方就这么无辜而又幸运地永载史册。这一天,倚天剑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之前十几年它一次又一次证明了的自己的神力。袁绍很有幸也很悲哀,第二次成为倚天剑的受害者。

大战之前,袁绍方可算是胜算在握:十倍多的人数,十倍多的粮草,由此带来的还有高涨的士气。曹操只不过有一个傀儡皇帝,兵少粮缺,以什么来战?至于那个所向披靡的倚天剑的传说,其实根本是开玩笑吧?袁绍想到,毕竟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啊。

抱着必胜的决心,袁绍在决战前夜重新确认了一遍自己的部署。就在这个时候,跟在身边的郭图突然问了一句很奇怪的话:“主公,您的脸上……似乎有血渗出……”

两年后袁绍将死之时,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回响,少年时剑刃划破脸的那股冰凉感笼罩全身。

官渡大战,曹操军以一敌十,力克袁绍军。袁绍败退,曹操占领冀州。自此北方势力最大的袁绍集团被曹操打垮,不久覆灭。

在官渡的战场上,曹操的剑一次又一次挥动——虽然并不是要杀敌。倚天剑没有辜负诸侯们对它的恐惧,在惨淡的躲在薄云之后的太阳的光的照射之下,倚天剑显得如此煞人。

曹操从此成为了倚天之人,成了背负天命之人。

建安十三年,五十四岁。征刘备讨孙权,兵败于赤壁。

建安十七年,五十八岁。征马超,战孙权于濡须口。

建安廿三年,六十四岁。战刘备于汉中。

一生征战,无所停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魏武有剑,号曰倚天。少年机缘而得,遂不离身。剑有王霸之气,以助魏武征伐。虽有败绩,士众死伤,而魏武皆无恙。至于征战江北,称霸一方,皆此剑所为也。魏武薨,司马宣王得之,后予文王。宣、文二人奇功至伟,皆缘于此。文王薨,剑遗晋武帝炎。炎先时南征孙吴,身佩此剑。后天下既定,剑无故而失。故晋之倾颓,自晋武始。后不曾见。”

——《奇闻刀剑录》宋•苏辇

……然而这并不是结局。

建安廿五年,曹操六十六岁。正月。

曹操懒懒地睡在床上。厅中立着司马懿。司马懿知道魏王最近在闹头疼,因此不想打扰他休息。在厅中立着,他的目光被桌上放着的那把剑吸引去了。那就是倚天。扫荡了诸侯的倚天。他不由得走进几步,想要更近的看一看这把传说中的剑。

“仲达何为!”曹操的声音忽然传来,原来他因司马懿的脚步而醒了过来。

“丞相,”司马懿向后退了一步,眼神却无法从倚天剑上离开:“卑职来找丞相述职,见丞相……正休憩,于是在此等候。”

曹操道:“怎么,要看这把剑么?”

司马懿慌张道:“不,卑职并不是……”却只见曹操拿起剑,丢给了他。“看去吧!”

于是司马懿抽出剑来,战战兢兢看着。不一会儿,他把剑送回桌上,脸上却满是因想要掩盖而更加明显的疑惑。

曹操看着他的表情,呵呵笑问:“看出什么问题了?”

司马懿说:“不,没有,当真是神剑,不同凡响。”

曹操哈哈大笑道:“少同我说这种敷衍之语!到底看出了什么,说吧!”

司马懿迟疑了一会儿,终于说到:“喏,那卑职……那卑职便说了,还望丞相勿要怪罪。”

“恕卑职眼拙,以卑职看来,这剑……及其寻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剑刃已钝,剑身已老,而且剑身所用……不过是一般的铁石……所以卑职看来,此剑……乃是凡品,还望丞相恕卑职无知。”

曹操笑道:“你哪里眼拙!你眼尖得很,也敢同我讲真话,很好!事实正如你所说,这柄剑不过是在剑身上刻上一个‘倚天’,妄用了这个豪气的名字罢了。还在陈留的时候我就请人鉴别过,这就是一把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剑,甚至我帐下兵士的佩剑也要好过这柄剑,就连上阵杀敌,此剑都难以承负,又何来什么天命所归呢?所以所谓的‘倚天剑乃王者之剑’这种说法,实在是不知何处来的笑话。”

司马懿仿佛呆住,却只听曹操笑着又将剑丢给他,道:“这剑,就赏给你了。”又道:“曹孟德征战几十年,怎么可能是靠天神庇佑!不过一股执拗,一腔热血,一颗雄心罢了。”

是的。所以这个故事要讲的曹操的武器并不是倚天剑,而是雄心。

“司马文王崩,以魏武之倚天剑予司马武王炎。未几,武王称帝。东吴既定,武帝寻天下奇兵,得万件。与倚天较,以为最次,又寻剑师细勘,乃知凡品也,遂弃之。而武帝奢靡,由此而始。晋不四代,五胡乱华,乱世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