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明节,相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1)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发生骊姬之乱,重耳被一众臣子护送,走上逃亡之路。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重耳饥病交加,奄奄一息。

为了让重耳活命,随行的介子推走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熬成汤给重耳充饥,从而保全了重耳的性命。

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后来,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成为晋文公,当他大肆犒赏流亡期间帮助过他的人时,却唯独不见介子推。问身边的人才知道,介子推已带着他的母亲,去深山隐居起来了。

晋文公苦找介子推未果,于是有人建议的放火烧山,只留下一条道路,逼介子推出来。可是,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介子推都没有出来。

后来,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体。晋文公悔恨不已,下令将二人厚葬在柳树下,还下令介子推蒙难的那个月,全国上下家家禁烟火、吃冷食。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2)

但我翻看资料发现,这种说法并没有史实佐证。

比如,最早记载介子推事迹的史书《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就没有记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事。

原段是: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

意思是说介子推认为晋文公成为君主是天意,如果向晋君邀功就是跟上天请赏,跟不仁不义的盗贼没什么两样。

于是介子推就带母亲隐居深山,直到死亡。晋文公没有在山里找到介子推,就把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封给了他。

因此说,介子推割肉奉君这事很有可能只是传闻

寒食节的起源,应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3)

《周礼·官·小司寇》记载了这样一句话:“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意思是在仲春二月,当天上的火星行将出现之日,宫廷中负责掌管用火的官员要敲着木铎走街串巷,提醒百姓防患火灾。

而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当时北方中原一带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改火?

以前不像现在,有火柴、打火机这些工具可以取火,人们取火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在家里保存火种。

但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还有春雷发生容易引起山火。

所以,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谓之“禁火”。然后载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就是“改火”。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4)

在禁火与改火这段时间,人们就靠提前准备好的熟食度日,于是就有了寒食节。

所以说寒食节的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节合一

在我国,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清明祭祖的习俗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而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最早在周代就已有了记载,可以说是非常久远。

但经过历史的演变,我们现在的清明节的习俗,项目已经非常多了,比如:

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插柳、斗鸡和扫墓祭祀等。

其中,最隆重的就属扫墓祭祀了。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5)

人们一般在清明节上午,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还有的会折几枝新枝或是花束插在坟上,最后再叩头行礼祭拜。这便是扫墓了。

除此以外,清明节的其它很多习俗,则是吸收了其它两个节日的内容,一个是寒食节,一个是上巳节。

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和冷食,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使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禁火、冷食、蹴鞠等,也被清明节吸收了。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习俗——上巳节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6)

上巳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后代沿袭下来,逐渐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清明节踏青春游的习俗正是由此而来,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7)

【end】

注:图片源自网络、内容参考搜狗百科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欢迎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