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问题其实是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论人论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别说很多人都喜欢立场先行,只帮亲不帮理,只帮亲不帮远。在我遇到过的所有人中,无论所谓成功不成功的,或者线上线下的,不带任何主观喜恶、公正而又公平地说,人品毫无瑕疵的,几乎一个都找不出来。但是如果要宽容而又包容地说,很多人的人品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人品这东西,说你人品好,不好也是好;说你人品不好,好也是不好。谁是权威的评判机构呢?没有。况且,人品好的,又能怎样呢?以世俗眼光看,人品好的往往并不是那个混得最好最成功的。而多数人实际上只看一个人混得好还是不好,而基本不论他/她人品如何。除非他/她犯了举国皆知的大事,再也无法掩饰。

诗圣杜甫写诗给他的朋友——忘了是谁了,好像是画家郑虔,他夸赞郑虔说:“先生有德过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高一世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杜甫本人人品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至少也是大节无亏,不然“诗圣”的美誉也不是后人随便就愿意给的。但即便迂腐如杜甫也知道,人品这东西,其实也就是口碑,即便再被人夸如何如何好,也不能换来利禄的,反而是导致一个人怀才不遇的绊脚石。

人品这回事,在举世都只在乎你混得好或者不好的时代下,人品好反而成为了一种不知道变通、不晓事的代名词。当你混好了,成功了,你即便人品有问题,也会有人过来吹捧你“德行奇伟”“德高一世”;当你混得不好的时候,即便你两手空空、毫无污点,什么坏事都没有干过,照样会有人过来质疑你是不是前世没有积德,才导致今生如何坎坷的?照样会有人怀疑你偷了人家门前的柿子或者冬枣。

我说这么多,意思当然不是说人品不重要,做人完全可以不在意人品了。而是说,被人评论为人品好也罢,坏也罢,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能可以左右或者掌控的。被评价为人品不好的那个人,跟我实际中客观存在的这个人,可能完全是两个人。人品好也罢,坏也罢,我认为可能只是某个人的主观唯心之论,他自己人品也未必有多好,还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伪君子罢了。而被认为人品差或者坏的那个人,还有可能才是人品过硬的那个人。

总之,人品这东西,当然不是说完全不能鉴别或者鉴定。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的细节上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但是,往往你认为的人品问题,可能在人家那里基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一桩,甚至有可能会认为你小题大做。而你认为是小题大做的事情,往往在人家那里却是可以衡量你是不是靠得住、值不值得信赖和托付以及是否足够公平、公正、正直、光明磊落的人品问题。

长期看人品的美文(随笔人品问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