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1)


▲ 传说中的独弦小提琴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2)

▲ 黄色那根就是G弦


我们都知道,小提琴有四根弦,除了给初级学者练习用的特定曲目外,大部分音乐会曲目都要用到四根弦,但有些炫技曲,偏偏要求演奏者只用一根G弦!


为什么偏偏是G弦呢?一方面,G弦相对来说最不好驾驭;另一方面它声音饱满洪亮,既能发出厚重浓郁的低音,也能奏出轻巧明亮的泛音,非常戏剧化,在抒情段落能发出歌唱般的音色。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3)


G弦演奏时,音准是一大问题,音调的高低起伏都由一根弦展现,因此手指需要在高低把位间频繁跑动。


把位越高,音与音之间在指板上的距离越窄,音准越难保证。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4)


在拉G弦的高把位时,左手大拇指要别扭地托着琴颈,揉弦更加困难,没有控制好很容易发出枯涩嘶哑的声音。


小提琴的四根弦里,G弦最粗也最不敏感,在控制音色的变化时,对揉弦和运弓技术要求更高。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5)


关于只用一根G弦演奏的奇妙魅力,海涅曾在《佛罗伦萨之夜》中有过生动的描写:


「只见帕格尼尼不动声色的又把提琴夹在下巴底下,将弓往上一搭,便奏出来了另外一种奇妙的旋律;它不再奔放热烈,而是平稳淳厚,慢慢的在空中回荡开去,犹如大教堂中的管风琴一般庄严、雄浑.......」



01

>>> 关于帕格尼尼的3个传说 <<<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6)


有人说独弦演奏的首创者是克莱门特,据记载他在1806年首演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的那场著名音乐会上,用一根弦拉了一首奏鸣曲。


但如今大多数人相信,帕格尼尼才是G弦独奏真正的首创者。关于他与这种特殊炫技方式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较为普遍:在一场独奏会上,帕格尼尼的前三根琴弦依次崩断了,于是在仅剩的G弦上使出浑身解数,以超凡技巧惊艳全场。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7)


第二种说法颇为诡异:他杀死了不忠的情人,用她的肠子做成了G弦(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据说,这根弦的音色异常瑰丽迷人,帕格尼尼锒铛入狱期间,这根琴弦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灵感。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8)


第三种说法是:1907年,他创作了一首《爱情场景》,演奏时去掉了中间两根弦,用厚重深沉的G弦和明亮轻快的E弦表现男女热恋的情景。


演出结束,拿破仑的妹妹问他能否只用一根弦演奏。几周后,他便创作了那首著名的《拿破仑奏鸣曲》。


02

>>> 帕格尼尼的4首名作 <<<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9)


帕格尼尼生前创作过大量G弦独奏作品,但如今大部分手稿已被他销毁,流传下来的极少,《摩西主题变奏曲》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摩西主题幻想曲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M.S.23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深受当时的意大利美声歌剧影响,罗西尼是他一生的挚友。


这首《摩西主题幻想曲》的主题旋律取自罗西尼歌剧《摩西在埃及》中的一段咏叹调「Dal tuo stellato soglio」。


引子部分犹如歌剧轮唱,小提琴在G弦上以低音、高音、泛音依次吟唱出一段抒情旋律。接着运用了滑音、连跳弓等多种手法奏出带有谐谑意味的主题。


第一变奏是一连串如山涧溪流般欢快奔涌的十六分音符;第二变奏有着进行曲风格,以泛音收尾;第三变奏模仿二重唱风格,两种音色如影相随,在激荡热烈的尾声中结束。



拿破仑奏鸣曲

Sonata Napoleone M.S.5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10)


帕格尼尼曾经是拿破仑妹妹的御用宫廷乐师,这首作品是史载第一首只用G弦演奏的曲子,为庆祝拿破仑命名日而作,据说首演时轰动了整个欧洲乐坛。


乐队庄严威武的前奏,宛如君王驾临,小提琴奏出一首深情的咏叹调。接着独奏与乐队依次奏出宫廷舞蹈般华丽欢快的乐段,并紧跟着一段精灵群舞般活泼的变奏。


小提琴以月光般轻盈透薄的泛音与醇厚的低音交替,模仿男女二重唱般奏出开头的咏叹调,在一段热烈的变奏后恢弘结束。



玛丽·路易丝奏鸣曲

Sonata Maria Luisa M.S.79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11)


在拿破仑与第一任妻子约瑟芬离婚后,为了巩固法兰西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关系,他于1810年3月迎娶了第二任妻子玛丽·路易丝。


这一年,帕格尼尼为新任的法兰西帝国皇后创作了这首用G弦演奏的《玛丽·路易丝奏鸣曲》。


这首作品的风格、结构甚至每个部分使用的演奏技法都与之前的《拿破仑奏鸣曲》高度相似。



壮丽而感伤的奏鸣曲

Maestosa Sonata sentimentale M.S.51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12)


这首创作于1828年的《壮丽而伤感的奏鸣曲》相比之下较为冷门,但论其美妙精湛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帕格尼尼的任何一部作品。


开场像一首歌剧序曲一样,乐队奏出充满紧张感的动机,接着小提琴如诉说般奏出一段气息悠长的旋律,情绪愈发激动,引出一段由泛音和低音交替的二重唱。


乐曲的后半部分是一首华丽的变奏曲,由主题,三段变奏和主题再现构成,主题旋律源自海顿创作的《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它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及奥匈帝国的国歌。


除了上述四首外,帕格尼尼为G弦而作的流传下来的曲子,还有一首以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不要再做有情郎」为主题创作的《军队奏鸣曲》,以及《三首咏叹调变奏曲》。


此外,帕格尼尼的许多变奏曲中,都会有专门用G弦演奏的抒情段落。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13)

▲ 亚伦·罗桑修订的《三首咏叹调变奏曲》



03

>>> 维尼亚夫斯基的「祈祷」 <<<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14)



继帕格尼尼之后,曾有过一阵子用G弦演奏的风潮,那些作品如今已被人遗忘了。在炫技功能之外,G弦的歌唱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维尼亚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祈祷」,全靠一根G弦吟唱。在乐队的深情铺叙下,小提琴如圣咏般唱出一个纯洁、伤感、高贵的旋律。


弦乐队闪烁颤抖的震音和长笛的银辉中,这个风霜高洁的旋律让人仿佛有种置身天国的幻觉,然后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消散褪去。


维尼亚夫斯基一生创作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上演频率极高的杰作。


相比之下,他17岁时创作并题献给腓特烈·威廉四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较为冷门,但也不乏吉特里斯、拉宾、沙汉姆、宓多里、威克斯等名家的演绎版本。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旋律极美,但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极高,远超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这也许是造成它长久以来被束之高阁的重要原因。


G弦音色低沉偏暗,浓郁深沉,特别适合表现那种朦胧的、充满虔诚与敬畏的、具有沉思意味的抒情乐段。


譬如,勃拉姆斯《第二小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头那雨雾蒙蒙般的忧郁情绪:


还有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第二乐章开头,那犹如历经漫长人生苦旅之后蓦然回首的平静回忆

以及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开头,那如同北欧冰山般壮丽萧瑟的咏叹:


再比如海菲茨改编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中,那种从内心深处洋溢出来的幸福感:



04

>>> G弦上的咏叹调 <<<



一根弦速弹(一根琴弦上的超技绝活)(15)

▲ August Wilhelmj



说到只用一根弦演奏的小提琴曲,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G弦上的咏叹调》。


这首作品原本是巴赫的《第三乐队组曲》第二乐章,是一首有着宗教礼赞风格的「咏叹调」,宁静悠远,包蕴着无限的虔诚与圣洁。


十九世纪的小提琴家August Wilhelmj将这个神圣的旋律移植到小提琴上,只用G弦演奏,成为了如今广为流传的《G弦上的咏叹调》。


但当今的小提琴家为了演奏方便,大多不会真的仅用一根弦演奏。下面这个米尔斯坦的演奏版本,是少数只用G弦演奏的录音。


有一些经典的小提琴练习曲,专门训练G弦演奏技巧,其中不乏具有艺术性的、旋律优美的作品,比如马扎斯练习曲第35首《G弦之歌》:




05

>>> G弦上的吉普赛风情 <<<



瓦克斯曼《卡门幻想曲》片段 | Antal Zalai


也许你对美籍德裔作曲家弗朗茨·瓦克斯曼并不熟悉,但你一定知道由他配乐的《日落大道》、《蝴蝶梦》和《后窗》等经典影片。他曾两度摘得奥斯卡奖。


在小提琴大师海菲兹的诚邀下,他创作了这部炫彩惊艳的《卡门幻想曲》。虽与萨拉萨蒂的名作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就演奏技术和华丽程度而言,瓦克斯曼的这首更胜一筹!


这首作品中有一段非常震撼的G弦演奏,取自《卡门》第三幕中的「纸牌之歌」。卡门用纸牌占卜预见了自己将死的噩耗,她以绝望而傲视命运的姿态唱出了这首悲歌。

瓦克斯曼将「纸牌之歌」安排在两首热烈的舞曲之间,作为对比的慢乐章,充分施展出了小提琴在G弦上的歌唱性,以其醇厚苍劲的音色模仿次女高音,深沉浓烈,催人泪下!


在许多吉普赛风格的作品中,常以音量充沛、磅礴有力G弦演奏先声夺人。譬如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开头,一种强悍而富有野性的力量感迎耳袭来……


还有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和拉威尔的《茨冈》的开头,大大阔斧的G弦演奏,悲壮雄浑,荡气回肠……

虽然,完全用一根弦演奏的小提琴作品并不多,但「G弦演奏」早已被作曲家们视为一种独特的炫技手法,有意识地融入到他们的不朽杰作之中了。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作妖少年进进,部分所载内容来源于各大网络平台,仅供参考、交流、学习等非商业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