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杜牧这首妇孺皆知的《清明》诗。小杜的这首诗平白如话,就像是在那里自言自语,脱口而出。诗中没有柳永词须有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含情脉脉,娇婉细腻,也不见苏轼词那种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情万丈,睥睨天下。人们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它表达了清明这一天人们普遍存在的对故去亲人缅怀思念的情感。这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现实,自然就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千百年来为后人所传诵。
的确,清明是一个令人“欲断魂”的日子,“欲断魂”饱含着人们对故去亲人的刻骨思念。这种思念是深切的、真挚的,是滴着血、和着泪的内心真情的体现,是天人永隔、阴阳两界的无尽缅怀,是啼血化蝶,刺骨锥心的切肤之痛!这种痛,不是一个“欲断魂”所能穷尽。
一年一度,又逢清明,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母亲离开也有八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清明必上坟。父母的安葬之处在城市西部的龙山公墓。墓地坐落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间的半山坡上,是个幽静清雅的所在。
今年与往年一样,清明前夕扫墓,都是我们兄妹三人相约结伴同行。在坟前我们会把家里发生的变化讲给父母听。不同的家庭总是有着各自的酸甜苦辣,我们家也不例外,有喜有忧。先跟父母说说高兴的事吧,他们疼爱的孙辈们工作都很努力,阳光向上,表现出色。如今他们的孩子一个要上幼儿园,一个要上小学了。这两小家伙都非常聪明可爱,晚辈们的事可都是父母生前最惦记的事。
有一件不好的事情,虽然不是发生在我们家,但也有必要告诉父母,咱们家的老邻居张婶去世了。张家与我们家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相处如亲人,他们家的事必须要告诉父母。张婶前几年摔伤后,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后来卧床不能自理,她的两个女儿小波小晶昼夜服侍,也都尽心尽力了。
回想起50多年前,在胜利桥北烟台街7号那所破旧的二层日本房,我们两家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在那种脏乱差的居住环境里,两家人和睦相处,相互帮助的情景,恍如昨日,历历在目。父母常对我们说,张家帮过咱,不能忘了人家的好。最难忘1968年,不到17岁的哥哥,要去偏远的北票农村插队当知青,缺少一个装衣物用的柳条包。张叔张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家正在使用的柳条包送来,救了我们家的急。这份情父母记了一辈子,时常跟我们提起。这么多年,我们兄妹春节都要去张家看望张叔张婶。做人一定要讲个“情”字,不能无情无义,父母的话,我们兄妹不敢须臾忘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人这一辈子要对得起天地,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们扫墓时的祭奠仪式简短而简朴,一炷香,两束花,三个伤心人。清香缕缕,飘上九天,带去我们兄妹三人对父母的殷殷思念。香尽人去,徒步下山,乘车返回家中。
坐在时走时停、人下人上的公交车上,常常会想起故去的父母,想起他们生前平凡生活中那些平凡而细微的点点滴滴。这时,犹如时光倒流,仿佛看到父亲出院第二天,痰中还带着血丝,清晨向单位蹒跚而行的孱弱背影。
似乎又听到家中孩子们奶声奶气,牙牙学语,父亲正在将孙儿们搂在怀里,教他们背古诗讲故事。
母亲在家里面总是不停地忙碌着,好像家里有永远干不完的家务,她这一忙就是一辈子。这会儿满头白发的母亲,站在阳台上,向渐渐远去的儿子依依不舍地招着手,满眼透出慈爱的目光,那目光中分明带着孩子般的依恋……
这些场景就像电影在脑子里一幕幕地闪过。望着眼前外川流不息的车辆,摩肩接踵的行人,日新月异的街道,还有父母曾经去过的地方,触景生情,心有所动,有时就会默默地凑出几句打油诗:
清明.无题
双亲坟前我苦悲,
心痛难平泪欲飞。
放眼群山皆绿意,
纸钱烧罢下翠微。
(2015.4.4)
明前口占
兄妹明前结伴行,
龙山依旧起相迎。
家有喜事堪可慰,
祭告双亲热泪盈。
(2017.3.24)
龙山扫墓
春雨惊春天欲明,
露寒风冷龙山行。
年年此地祭双亲,
悲中有喜慰英灵。
(2019.3.29)
为清明因故不能去墓地祭奠父母所作
疫侵庚子寒意凝,
春锁陋室心洞明。
西望龙山不得去,
悠悠白云传我情。
(2020.清明前家中)
清明前登龙山
草木无言鸟啾啾,
龙山风冷添悲愁。
疫情去岁难探看,
今祭双亲念常留。
(2021.3.22)
明前祭双亲
石阶蜿蜒缓步攀,
祭奠双亲心黯然。
慈恩化作春风暖,
明前好个艳阳天。
(2022.4.3)
既然讲明是打油诗,就大可不必过于苛求格律。诗言志,只要能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就算达到目的了。不难看出,清明节这天的心情是悲伤和压抑的。亲人故去,悲伤难过乃是人之常情,纪念缅怀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一切还要向前看。只要活着的人把日子过好了,故去的亲人才会在那边感到欣慰。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古人往往要比我们现代人达观,要比我们看得明、想得开、做得好。
宋朝诗人高翥写过一首诗《清明日对酒》,虽然没有杜牧的《清明》诗有影响,但是读来也别有意味,耐人咀嚼。诗是这样写的: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他把清明这一天,分为上下午两部分,犹如舞台上演出话剧,上午演出的是悲剧,在墓地前的小舞台前,儿孙们烧香磕头,肝肠寸断,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纸灰飞作白蝴蝶”。在诗人看来,祭奠亡灵,仅仅是“欲断魂”那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泪血染成红杜鹃”,要做到把眼泪哭干,哭出血来,这才是至亲至孝的应有表现。可是,他又不赞成人们把这种悲痛带回家里,带到以后的生活中。上午这些节目都表演结束,感情亦得到了极大宣泄。晚上开始就要转换场景,与白天在墓地前的表现截然不同了。
晚上回到家中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说笑就说笑,不必让悲伤的情绪继续下去。这天如果有谁家“夜归儿女笑灯前”,人们不应该被视其为不孝。高翥是主张及时行乐的,他在诗中的“人生有酒须当醉”,用现在时兴的话说,大概就是要过好生活的每一天吧。因为他知道,百年之后,“一滴何曾到九泉”,再好再多的酒,在地下一滴也喝不到了。
他说得是大实话,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颇有相似之处。在他们这种潇洒超脱面前,我等俗人只能是自叹弗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