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运动器械很受孩子欢迎,尤其是陈列在一角的脚踏车,孩子们最有兴趣,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实践。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

今天的晨间活动开始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

承宇:我喜欢这辆红色的车。谁来帮帮我,我拿不出来。

陈彧:我来帮你。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

崇文:哎呀,这个车很难取啊,上次是谁放的,都没有放好。

陈彧:我也来帮帮你。

梓毓:我们先把黄色的车挪开,这个红色的车就可以取了。

老师的话

晨间活动中遇到取车难的问题,成为孩子们交流合作的导火线,针对这一问题,教师有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拓展他们的感性经验,满足探究的欲望。

探索一:给车子上牌照

老师:今天晨间活动时,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承宇:老师我有问题,早上我们骑红色脚踏车的时候,很难把它取出来。

老师:后来呢,有成功吗?

承宇:有,陈彧帮我的,我们把堵在外面的车子挪掉了。

老师:你们觉得取车为什么会这么难呢?

果果:可能是上次停车的时候小朋友们没有把车停好。

老师:那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规范停车呢?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

大家议论开了,有的孩子说,停放时,要排排好;有的说,可以设计一个停车场;有的说,可以画个车位,停在车位里,还有的说,这个车和家里的不一样,得先给车子做个标志,然后按标志停放;大家越说越热闹,“对对对,就跟我家里的车子一样,有个牌照。”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6)

老师:那你见过的牌照是什么样子的?

汉堡:牌照上有字母,有数字。

老师:开头的字母表示地区,那我们可以怎么设计牌照呢?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7)

老师的话

在认真倾听幼儿的交流过程中,教师了解了幼儿的需求,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要求,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车牌。以先前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教师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幼儿很快能找到车牌上显眼的字母,以及不太规则的数字。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8)

垚垚:我爸爸的褐色丰田车就是这个牌照。

南南:我妈妈开的车,我看到有数字3,还有数字7。

雯雯:我只记得爸爸的车牌上有两个数字2 。

媛媛:老师,我妈妈的车牌上有两个字母和4个数字。

老师的话

在集体讨论和个别探索下,幼儿运用数字表征表现作品,能够大体体现车牌的特征,但是缺乏细节的表现,不过尝试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

探索二:设计行车路线

孩子们把自己设计好的车牌号贴在了脚踏车上,大家玩得更起劲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9)

“哐”的一声,南南和瑶瑶的车撞上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0)

老师:你俩为什么会撞在一起啊?

瑶瑶:有的车往这边开,有的往那边开,然后就撞上了。

老师:那怎么办?

瑶瑶:往这边开的也要沿着这边走,往那边的要沿着那边走。

瑶瑶:转弯的就走转弯的道。

南南:对的,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交通标志行走。

老师:是啊,我们来设计行车路线图,这样可以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1)

孩子们在身边寻找到了各种交通标识,看!有“机动车道”有“非机动车道”有“人行横道”有“禁止停车”有“禁止鸣笛”标识等等。

大家有了充分的交通标志知识,接下来就可以信心百倍地设计行车路线图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2)

垚垚:我要设计人行横道和红绿灯,这样红灯亮了,车可以停下来等待一会儿,行人就能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3)

南南:十字路口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可以像我们班区域游戏一样,进行划分,有行人区,有汽车区,有花草区。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4)

榆儿:我发现幼儿园门口的马路上有一条一条的线,妈妈告诉我那叫“缓冲带”,我想在分叉路口设计三条缓冲线,让来来去去的汽车都能看到,到了这里需要慢慢开车。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5)

小桐桐:我设计的是彩色马路,蓝色地方可以正常行驶,彩色地方提醒驾驶员要慢慢开,因为行人特别多。

每一幅作品里都藏着孩子们心中小小的愿望,为他们的无限想象和创意感到惊喜和自豪。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6)

老师的话

幼儿之间产生了矛盾,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老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平和的心态倾听他们之间争吵摩擦的原由,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着、支持者和合作者,让幼儿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幼儿积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索三:我是骑车能手

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体验。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7)

活动前的思考:

1.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运动能力设计内容

多数小班幼儿已能较协调地向指定方向走、跑,为了避免机械训练,我们设计了让幼儿拖物向指定方向走、跑的内容,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挑战他们原有的运动能力。

2. 选择安全、有趣、实用的活动材料

为了增加情趣,我们提供了色彩鲜艳的水果图片和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这样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3.选择与活动内容相符的背景音乐

孩子在《我是小司机》的音乐声中进行热身活动,随音乐交替走、跑,活动中的音乐既轻松活泼又有动感,适合幼儿拖运物体。结束时的《虫儿飞》音乐舒缓优美,是理想的放松音乐。幼儿在与游戏情景相融合的音乐气氛中更加投入地进行活动。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8)

活动中的策略: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19)

|思考与感悟|

以“我是小司机”为主线,从开汽车去公园玩,到找水果店、运水果、给小动物送水果,到最后放焰火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练习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充分给予幼儿自主尝试、探索的机会

第一次,找水果店。幼儿从中积累拖空车的经验,掌握让小车贴着地面走的方法。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0)

第二次,运水果。幼儿探索如何走得稳,不让水果掉下来。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1)

第三次,送水果。幼儿挑战一次运多个水果,产生新的探索欲望。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2)

|思考与感悟|

在基本动作的学习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在前,幼儿学习在后”的模式,让幼儿自主体验动作要领。如在练习拖物向指定方向走与跑时,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让幼儿自主体验动作要领,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安排合理的练习密度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3)

|思考与感悟|

在该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这种交替、循环的教学形式,使幼儿练习机会增多,练习密度加大,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样在“散”中减少等待时间,在“合”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动静交替,使幼儿达到合理的练习密度。

老师的话

在这个游戏设计上,主要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和规则意识。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玩起来很容易进入角色,教师不仅是他们的设计者、支持者,还是他们的监督者。在活动时教师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孩子的需要,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探索四:小汽车闯祸了

小汽车引发孩子的游戏热情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4)

|思考与感悟|

每次投放新材料的时候,我们并不告诉幼儿材料如何使用,而是任由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小汽车作为一种新的玩具材料投放到建构游戏当中,孩子们对它的使用是未知的。因此,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是相当有必要的。

坏掉的小汽车引发游戏危机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不少孩子发现自己钟爱的小汽车坏掉了。进入“小小工地”的孩子慢慢减少了,孩子们逐渐对小汽车丧失了兴趣。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5)

|思考与感悟|

孩子们自发的玩小汽车的方法过于简单,时间一长,自然满足不了他们已经发展的游戏水平。再加上有些小汽车坏掉了,这也阻断了孩子们继续游戏和探索的兴趣。

我把那些坏掉了的小汽车找出来,问孩子们:“为什么小汽车坏了那么多?”

承宇说:“玩的时候太使劲了!”

哥哥说:“陈彧老是撞我的车!”……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小汽车呢?”我接着问道。

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方法:“给小汽车建一个停车场。”“开车时注意不撞车。”“给小汽车修条宽马路。”……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6)

|思考与感悟|

坏掉的小汽车引发了孩子们的游戏危机。为了使游戏继续深入,我采用了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相结合,以唤起孩子们对小汽车材料使用和探索的兴趣。

保护小汽车引发的主题建构

公路

景阳带领一群小朋友找来很多以前用来搭高的长条板,一个一个依次排起来,成了两条长长的小路。然后,他们把所有的小汽车小心冀翼地放在修好的路上。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7)

|思考与感悟|

长条板以前在建构游戏中的使用频率并不很高,一般都用来做搭高板使用。长条板作为带状的公路造型是具体形象的,这和孩子们的已有生活经验相符。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8)

昕榆使用了刚投放的材料――彩砖,她先把一块彩砖放在地垫上,又去拿另外一块平行放在旁边,接着又拿了一块长条板放在两块彩砖的上面,形成了立体的“公路”。

|思考与感悟|

随着孩子们游戏能力的增强,长条板已逐渐不能满足他们游戏的需要了。于是,我增加了类似的条状材料――彩砖。教师不仅要提供大量充足的材料来满足幼儿操作的欲望,还要提供丰富多变的材料来引导幼儿不断创造。

大街

今天到“小小工地”的孩子比较少,南南选了中间的一大块场地开始了游戏。他取来彩砖和长条板,有规律有间隔地摆放成宽宽的两条立体公路。修好两边后,他又用薯片罐在公路中间围成了一个圈。

亮亮笑着问:“南南,你修的是什么啊?”

“妈妈带我上街,我在路上看见的大街就是这样的!”南南答道。

“公路中间修的是什么啊?”

“是绿化带,那里面种着花和小树!”南南一边骄傲地说,一边在圈里面放上花、草、树。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29)

最后,他取来小汽车,分成两个方向摆在车道里。

|思考与感悟|

幼儿的游戏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练习和巩固,从中获取更为丰富的经验的过程。冉冉运用平时观察街道景观等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来进行修建大街的活动,不仅强化了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停车场

亮亮和南南在建构区修起了他们最喜欢的“花园小区”,他们先摆上了自制的草坪、小树和花朵,然后抱来一些泡沫垫拼搭在花园旁边做楼房,很快就建成了“花园小区”。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0)

这时,昕榆的马路修到了“花园小区”,小汽车也一路开到了“花园小区”门口。亮亮和南南停下手中的工作,看了看昕榆的作品,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他们走过去跟昕榆商量:“我们也可以玩小汽车吗?”

“可以啊,但是你们那边没停车的地方!”

“我们修一个吧。”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1)

三个孩子说干就干,他们把凌乱的楼房依次摆在了靠近墙边的地方,这样楼房和花园之间就有了较大的空隙,他们就在这块空隙上修建起停车场。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2)

|思考与感悟|

房屋修建游戏对孩子们的能力已构不成挑战,而小汽车材料的呈现激发了他们创造和改变游戏的愿望。“花园小区”虽然没有可以使用小汽车材料的空间,但他们通过对“花园小区”的改造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改变的关键,他们通过商量、讨论、模仿等,把以前没有规划、造型随意的作品变得更加有序了。

洗车场

一走进“小小工地”,小泽就对家其说:“我们一起修个洗车场吧。”家其点了点头。两人在墙边用纸盒和奶粉罐围起了一个很大的四方形,围墙算是修好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3)

小泽拿了一根绳子粘在墙上做水管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4)

小泽取了瓶盖放在了绳子下端,高兴地说:“快看,我的水龙头可以转!”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5)

接下来,昕榆也加入了进来,三人把小汽车一个一个地分别摆在墙边的“水管”下面,洗车场就算完工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6)

|思考与感悟|

幼儿在修建前就确定了要修建的主题内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修出一定形象后再为作品进行命名。这种修建前对主题的确立,避免了游戏中杂乱无章的现象,有利于幼儿在联合游戏中进行商量、分工、合作直至成功完成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地使用了纸盒、奶粉罐、绳子和瓶盖等熟悉的材料,使得材料的使用方式变化多样起来,这表明他们“以物代物”的游戏水平在游戏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加油站

今天游戏一开始,南南就率先提出想法:“昨天我们一家出去玩,汽车没油了,爸爸就把车开到加油站去加油,我也想修个加油站。”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伙伴们的认同。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7)

孩子们开始忙着修建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加油站就初步地显现出来了。我见他们把薯片罐横着放,便过去把它立了起来说:“油存在下面的油筒里,这样放油就不会倒出来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8)

“我们的加油机是不能直接这样去加油的。”南南笑着取下我放的薯片罐。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39)

把瓶口对着小汽车作加油状说,“加油是要连一个管子才可以的。”

“那你们快给加油机装上管子加油吧。”我笑道。

孩子们仔细寻找了材料,最后选择了绳子,一头接个雪花片作为加油器,一头连在车身下面,给小汽车都“加上了油”。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0)

把主体工作完成后,他们开始装饰:在大门两边用盒子做了收费器,又修了出口的通道,还加上了路灯,种上了花草。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1)

|思考与感悟|

这是一次让我无比汗颜又极度欣喜的游戏体验。我的思维太模式化、固定化了。在我的想象中装着“油”的薯片罐只是一个罐子,倒着放置可能会“漏油”。但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中,薯片罐却是一个盛油的智能化的加油机器,它和管子相连便能完成加油的工作。

老师的话

一次生活经历就唤起了幼儿的建构愿望,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幼儿提供更多的经历生活的机会。幼儿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将熟悉的材料赋予新的用途,把以往掌握的修建技能运用于新的建构当中,是因为他们已获得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和他们有着日益丰富的想象力。

探索五:到车子里看看

早上瑶瑶小朋友来幼儿园迟到了。她说:“幼儿园门口又堵车了,我们只能把车停在幼儿园对面的小区里,走着过来的。”睿睿问:“你家开的什么车?”瑶瑶说:“我家的车是本田。”其他孩子听见了,也纷纷介绍自己家的车。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2)

车和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车子里面究竟有哪些知识和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到车里看看,丰富更多的汽车知识吧。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3)

润潜:汽车里有驾驶座,旁边是副驾驶座,后排的座位可以坐3个人,小朋友只能坐在后排座位上,记得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4)

瑶瑶: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靠方向盘来掌握方向。爸爸告诉我,如果要往左边开,方向盘往左边转,往右边开的话,方向盘就要往右边转呀。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5)

亮亮:妈妈说方向盘上的机关可多啦,有个小喇叭标志就是开车的时候看到行人鸣笛的;右手边有个往上的开关,就是雨刮器开关,雨小的时候开慢一点,雨大的时候开快一点。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润潜:这是汽车的轮胎。它是非常重要的零件,很多车子都是因为轮胎爆裂而发生危险,所以大家平时开车,特别是出远门,一定要检查车轮和胎压是否正常。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6)

瑶瑶:舒适的汽车座椅能减少车内人员的颠簸感。现在很多汽车的座椅还配备了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座椅按摩、座椅电动调节等等,是不是超级厉害啊。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7)

伊凡:亮度不够时开车,需要打开近光灯;天黑没有路灯的地方,而且对面没有车辆,才能使用远光灯;否则会干扰对方视线,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8)

晨晨:汽车仪表盘上面有燃油指示灯、清洗液指示灯、电子油门指示灯、前后雾灯指示灯及报警灯,可以监视汽车状态。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49)

老师的话

如何支持幼儿对车的外观、内饰进行持续性探究的兴趣,家长的配合和教师的指导同样重要。在家长们的支持下,幼儿观察了车子的内观,并将车子里看到的内饰记录下来,生动、直观的过程让孩子们易于接受和理解。

探索五:各种各样的车

生活中公共汽车、 出租车、小轿车、工程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常常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车子的声音也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常会在一起模仿各种车子发出的特殊声音,并在模仿活动中乐此不疲。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0)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1)

出租车

你要上车,告诉开车的人要到哪里。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2)

警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3)

垃圾车

专门装垃圾的车子。

搬家时用到的车子。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4)

卡车

搬家时用到的车子。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5)

挖土机

车子前面有一个长长的手臂,很有力气,可以挖土。

可以救人的车子。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6)

救护车

可以救人的车子。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7)

消防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

经常听到孩子们在发表各种见解: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8)

有的说:“我在马路上见过水泥搅拌车,力气最大了,可以边开边运水泥呢。”

有的说:“如果有人受伤了,救护车开得可快了。”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59)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60)

有的说:“当你遇到困难,可以打110,警察叔叔就会开着警车来帮助你。”

有的说:“我们家里有汽车,爸爸妈妈还带我自驾游呢。”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61)

汽车嘀嘀音乐教案(课程故事汽车嘀嘀嘀)(62)

有的说“公交车最方便了,我和爸爸到南大街吃饭就坐了53路,又快又便宜。”

老师的话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已经进入了人们的平常生活中,渗入了人们的生活、休闲、运动等各个方面,这对孩子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啊。

|反思|

课程的缘起是由于在户外活动中幼儿遇到取车难的问题引发的,因此,教师在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要善于带领孩子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教师的启发支持下,让幼儿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幼儿的需求。

《指南》中指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活动中老师将幼儿聊天的内容进行升华,逐层提问,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生成各种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成为主体,个个有所获得和提高。

二、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

《指南》中提出,“要注重学习和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活动中注重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整合,艺术领域中 “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将幼儿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相互讨论中积累想法,选择需要的制作材料,设计自己心中所想,“开”着自己的爱车进入“小社会”体验按规则行驶的乐趣,为幼儿将来步入“大社会”奠定基础。

|最后的话|

课程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绘车牌,设计行车路线,角色扮演游戏,建构搭建活动、玩形象逼真的玩具车,通过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车子,共同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让幼儿从中认识不同车子,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各自的车形及主要内部结构,并知道它们的用途。孩子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征自己对车子的认识,建立了基本的交通安全观念和规则意识。整个课程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迅速便捷地获得知识,得到体验。

素材提供:小四班

审 稿:园长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