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出版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首次为我们揭开了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级排名。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1)

值得注意的是,“高富帅”的苏州,成了这份榜单中最失落的城市。换成其他城市,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可能也不是什么“糟糕”的事,而苏州乃“不普通地级市”。

2021年全国城市GDP,苏州排名第六,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省会城市,以及副省级城市。中国地级市之中,苏州GDP更是二十年来稳坐第一,无人撼动其霸主地位。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2)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中国制造业三巨头就是:深圳、苏州、上海。同时,就连人口苏州也早已破千万,超过很多高级别的城市。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3)

苏大强的实力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苏州被称为中国最强地级市。

苏州作为GDP过两万亿,人口规模过千万,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城市。但是,他竟然连个特大城市都没混上。榜单中,连GDP远不如苏州的沈阳、郑州、长沙、东莞都是特大型城市。苏州竟然只能跟南昌、太原、乌鲁木齐等城市一起并列为Ⅰ型大城市,这让苏大强情何以堪。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4)

根据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

300万~500万的为Ⅰ型大城市;

100万~300万的为Ⅱ型大城市;

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

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就是特大城市,为何人口破千万的苏州,只能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5)

第一个“美中不足”,苏州的城区人口不足

中国的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普通地级市、县级市,但不包括县。

虽然县级市与县虽然级别相同,但定位完全不同,县级市以工商业为主,县则以农业为主。所以,对于县级市,地级市则只是代管,对于县,地级市进行直管。

名义之别,导致了县级市与其所在地级市,均被视为独立城市。所以,榜单之中共有四个县级市成功“闯入”大城市行列,分别为江苏昆山、福建晋江以及浙江义乌、慈溪,其均为II型大城市。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6)

衡量城市规模,看的是城区人口,而非全市人口。

苏州虽然人口多,但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下辖的超强县级市中,比如苏州下辖已连续十多年在县域GDP排名第一的昆山,人口数就有209万人。同时,苏州的工业园区没有民政建制,下辖的114万人没有被计入苏州城区人口。实际上,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CBD所在地,重要的商业中心。

综上原因,导致苏州的城区人口只有399万人,只能成为Ⅰ型大城市。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7)

第二个“美中不足”,最强地级市没有机场

在GDP超两万亿的城市中,没有机场的城市只有苏州一个。这样憋屈地“高富帅”城市,除了苏州,没有第二座,这显然不符合中国最强地级市的地位。更让苏州耿耿于怀的是,连杭州、郑州、重庆、西安、都在谋划第二个机场了,苏州却连一个机场都没有。

有朋友会说:苏州不在乎机场。

那你就错了,公开资料显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苏州提出修建机场的要求不下于5次,每一次都被驳回。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8)

驳回原因:1、无锡的硕放机场就是给无锡和苏州两座城市共用的,所以当时命名时,没用无锡硕放,而是苏南硕放。2、因为距离苏州只有一小时车程的上海,已经有了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两个机场了。

这个逻辑看似彪悍,实则站不住脚。

虽然,苏州的确占有29.2%的苏南硕放机场的股份,但是,话语权还在无锡手中,带动航空产业发展和航空经济的得利者也是无锡。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9)

根据苏州人的亲身体验,苏南硕放机场虽然距离苏州不远,但毕竟要跨市,没有直达的地铁,搭乘公共交通就要倒腾三次,谈不上方便。苏州到上海虹桥机场,虽然有高铁,但高铁和机场都需要提前到达,再加上路上各种转车,苏州中心区居民去趟虹桥机场,也并不是很方便。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别人的永远不如自己的方便。

最最关键的还是,数据显示,苏州近几年每年有2000万人次左右的航空需求,苏州航空需求产生的GDP,都进了上海和无锡的腰包。

苏州向北还是向南发展(苏州为何被划分到Ⅰ型大城市)(10)

最强地级市的苏州,因为没有机场,网友们甚至编出“苏州梅友机场”的段子。

这会儿你还认为苏州有没有机场真的无所谓吗?

所以在“高富帅”的城市,也有其“美中不足”的地方呀。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