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张硕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经历了几轮“动荡”目前面对迟迟未决的俄乌战事和欧洲能源危机问题,两国意见分歧加大,双边关系陷入冰点为应对莱茵河两岸的紧张氛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于10月26日在巴黎举行了历时三小时的会晤,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应对能源危机欧盟国家都有小算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应对能源危机欧盟国家都有小算盘(能源危机考验德法友谊与欧盟团结)

应对能源危机欧盟国家都有小算盘

特约撰稿 张硕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经历了几轮“动荡”。目前面对迟迟未决的俄乌战事和欧洲能源危机问题,两国意见分歧加大,双边关系陷入冰点。为应对莱茵河两岸的紧张氛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于10月26日在巴黎举行了历时三小时的会晤。

在会晤中,德法两国领导人均认为,欧盟正面临“历史上最重大的危机之一”。尽管双方认为此次会面“非常有建设性”,但这次会议并没有发布任何领导人联合声明,原定当日举行的两国内阁部长联席会议,也因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而推迟至明年1月。

朔尔茨领导的德国新联合政府自2021年12月组建以来,便遭遇一系列国际局势动荡,外交与安全政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年2月,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几天后,朔尔茨便宣布大幅增加军费开支,挪用1000亿欧元用以改善德国军队糟糕的状态,并迅速向美国购买了一批F-35战斗机。朔尔茨称之为德国的“历史转折点”。

与此同时,德国在对乌军事援助上“扭扭捏捏”、迟疑未决。德国先后向乌克兰提供了头盔、装甲运兵车、榴弹炮等防卫性装备或武器,并在前不久承诺将向乌克兰援助Iris-T防空系统,但对那些可能在前线为乌克兰给予帮助的先进重型武器,德国则没有提供。这种对内扩充、对外暧昧的军事政策有借所谓“安全威胁”之名进行再军事化的嫌疑。

此外,德国在欧盟决议中摇摆不定的态度,既遭到波兰和波罗的海等对俄罗斯态度最激烈的国家强烈指责,也遭到德国最亲密伙伴的“补刀”。

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周在出席欧盟峰会前,批评朔尔茨,称其“孤立自己对欧洲和德国都没有好处”。朔尔茨政府对这些批评嗤之以鼻,认为德国是一支独立、务实的力量,会遵循自己的道路。

法国多家媒体近期评论,柏林最近的确开始选择“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与巴黎合作。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国对美国军事装备表现出过度青睐,如购买F-35战斗机和“爱国者”防空系统,却将欧盟国家引以为豪的“欧洲防御计划”搁置一边。不过,法国在防务规划上其实也并未表现出太多合作性。此前法国就缺席了由德国牵头推进的“欧洲天空之盾”计划,原因是法国认为自己的防空系统已经是北约综合防空系统的一部分,无需再加入德国的新计划。因而两国在军事部署上的规划渐行渐远。

第二,德国在俄乌问题上态度摇摆,不时会做出与欧盟整体利益不一致的选择。究其原因是因为相较其他欧盟国家,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更高,产业结构对能源危机也更为敏感。在10月20日至21日举行的欧盟秋季峰会上,以法国为首的十余国主张限制天然气价格,德国则明确反对,担心此举会导致天然气外流,销往其他地方,进一步加剧德国冬季的能源危机。德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这一点上各执一词,无法达成共识。

第三,在欧盟政策决策问题上,德法也出现了利益冲突。今年9月底,朔尔茨提出“双繁荣”政策,宣布向本国企业和家庭提供额外2000亿欧元的补助,并将持续多年,帮助德国人和德国企业度过能源危机。此举并未事先在欧盟框架内协调,以法国为首的多个欧盟国家对此表示震惊和愤怒,原因是其他国家并没有实力提供同等程度的补贴,担心此举会扭曲竞争,最终令德国企业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多个欧盟国家纷纷指责德国以自己的财政回旋余地来搞“小圈子”,不协调、不分享、不沟通,威胁了欧盟存在的基础。

此次德法之间的分歧,只是欧盟在应对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时面临分裂的一个缩影。欧盟27国的经济状况和能源依赖度各不相同,想要统一成为一个所有国家都能获益的单一大市场困难重重,任何以本国利益为导向的单边政策都将威胁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公平。

由于欧盟成员国利益分歧太大,尤其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之下,整体政策制定上更难达成共识。此次争吵表面上是为天然气价格,但有人已经将其提升到关乎民主、公平、正义,甚至欧盟生存的高度。法国财长甚至认为目前欧元区正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事实上早已开始在自主独立发展的道路不断做出尝试。此前朔尔茨借中德建交50周年契机,与主席互致贺电,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称“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强调需促进与中国进一步开展贸易。朔尔茨此举旨在为德国在危机重重的国际和能源形势下探索出路。

自默克尔政府执政16年以来,务实与平衡始终是德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朔尔茨上台后虽然不断调整对外政策,但仍继承了前政府对外政策中平衡为主的特点,力图在各方面都顶住压力,探索属于自己的中间道路,以求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然而这种中间道路在欧盟协调一体化的层面上必然会与其他成员国产生矛盾和冲突。

2023年恰逢《爱丽舍条约》签订60周年。《爱丽舍条约》是1963年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和时任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的法德合作条约。随着两国和解,欧洲一体化逐渐走上坦途。自欧盟成立以来,德法两国一直是欧盟最重要的两个发动机,是欧盟发展和团结的核心。期间,两国间虽也时有摩擦,但总体上能在合作中共存。

此次俄乌冲突叠加能源危机,前所未有地考验着两国的友谊。德法爆发矛盾必然会伤害欧盟行动力和团结的基础,两国能否力排众议,像朔尔茨所言那样“站在一起,共同应对挑战”,将成为欧盟未来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作者简介:张硕,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