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文和刘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俩一起上的小学,一起初中毕业,又是一起去陕北下乡插队的在陕北插队落户生活了多年,陈德文和刘明从一个青涩的初中毕业生长成了健壮的大男子汉,他俩的同学关系也演变成了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说起自己的好同学刘明,陈德文一脸的愉悦和幸福,他说自己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他要感谢他的好同学刘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当年的知青往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当年的知青往事(当年一起下乡插队)

当年的知青往事

陈德文和刘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俩一起上的小学,一起初中毕业,又是一起去陕北下乡插队的。在陕北插队落户生活了多年,陈德文和刘明从一个青涩的初中毕业生长成了健壮的大男子汉,他俩的同学关系也演变成了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说起自己的好同学刘明,陈德文一脸的愉悦和幸福,他说自己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他要感谢他的好同学刘明。

1969年1月17日,16岁的初中毕业生陈德文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火车站,他们要去陕北插队落户了。在车站月台上,陈德文的母亲拉着刘月的手说:“刘月,你是姐姐,到了陕北,你要多费心,照顾好德文和刘明,他俩从小就调皮,幸亏你也一起去陕北下乡插队,要不然,我和德文他爸还真不放心。”

这个叫刘月的人是刘明的亲姐姐,她比刘明大一岁。刘明和陈德文同岁,刘月和陈德文也是同学,他们两家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他们是从小一起玩大的孩子,也是最要好的同学。上初中的时候,刘月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第一,刘明的学习成绩基本能保持在前三名,陈德文的学习成绩始终排在前五名。

火车缓缓启动的时候,看着月台上抹眼泪的父母,刘月流泪了,陈德文和刘明没有流泪,他俩还笑嘻嘻地冲着站台上的父母挥手呢。和刘月坐在一起的张桂香说:“看看你这两个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不愧是男子汉。”“桂香,你也太抬举他俩了,还男子汉呢,他俩简直就是没心没肺……”刘月擦掉脸上的泪水,狠狠瞪了刘明一眼。刘明有些不服气,翻着白眼说:“有啥好哭的,咱们这是下乡插队,又不是去上战场。”

陈德文他们到达陕西的铜川后,在铜川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他们又乘坐敞篷卡车,一路北上,经黄陵,过延安,最后跟着拉行李的毛驴车,来到了延川县的郭家沟大队,在刘月的强烈要求下,刘月、刘明和陈德文他们三人才被分在了同一个生产小队,他们十三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郭家沟大队第二生产小队插队落户。

来到郭家沟的第二天,陈德文发起了高烧,刘月让他服用了退烧药和止痛片,陈德文还是高烧不退,头痛难忍。担心陈德文的病情加重,刘月去找二队的郭队长求助,郭队长说就是着凉了,不碍事的,他让自己的婆姨找了一块姜,又到大队书记家要来一把红糖,给陈德文熬了一碗姜糖水,让陈德文趁热喝下姜糖水,盖上棉被捂了一身汗,陈德文果然不发烧了,也不头痛了。

刚到陕北就让刘月姐姐为自己操心,陈德文很是过意不去,他挠着头皮对刘月说了一句:“刘月姐姐,谢谢你!”长这么大,陈德文那是第一次对刘月说谢谢,也是第一次管刘月叫姐姐。之前,陈德文都是直呼刘月的大名,从没有叫过一声姐姐。

陕北高原的腊月要比北京冷,再加上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知青们很难适应陕北的气候和生活习惯,分派在二队的五名女知青,有四名女知青哭过鼻子,就刘月一个人选择了坚强。张桂香问刘月:“刘月,离开北京的时候你哭了,来到陕北这么艰苦的地方,反倒没看见你掉过眼泪,这是为什么呀?”“离开北京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了这里的艰苦,所以我哭了。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得面对这里的环境和条件,哭也改变不了现状呀。再说了,我还有两个弟弟,我要是哭了,他们也会跟着难受的。”刘月说完,眼睛也湿润了。

等安顿好了吃住的地方,郭队长跟知青们说明了郭家沟的基本情况,他说陕北的冬季虽然是农闲时节,可大家都不能闲着,因为郭家沟地处丘陵地带,那里的土地贫瘠,人均耕地也不多,吃粮困难,烧柴更困难。

知青们休息了两天,就拿起镢头,扛起扁担,跟着郭队长到离村子十里路远的山沟里打柴去了。没有烧柴,拿什么烧火做饭呀。

虽然跑了很远的路,却没有打多少烧柴,就连郭队长,他打的柴也不足一百斤,知青们每人只打了两小捆酸枣树枝和茅草,女知青们每人只弄了一小捆茅草和荆条。回来的路上,刘月看陈德文和刘明都走不动了,知道他俩饿了,她背着一小捆茅草紧走两步,撵上陈德文,把自己省下来一个玉米面馍(像窝头一样但底部没有窝,也有人叫玉米面团子)掰给陈德文一半,另一半给了刘明。

那次打柴回来,男知青们都非常羡慕刘明和陈德文,都说有个姐姐真好,大家还开玩笑,都说要认刘月当姐姐。陈德文也说,那天要是没有刘月给的那一半玉米面馍,他和刘明真的没有力气把柴担回家了。也是从那以后,每次去打柴,他们都会多带上一个馍。

一晃就到了1973年春天,郭家沟大队又得到了一个招工名额,是到县食品加工厂工作。郭队长的意思是让刘月走,刘月说她要留下来照顾两个弟弟,她不能走,要走的话就让刘明或陈德文他俩先走一个吧,等他俩都离开了郭家沟,她才能离开,她实在是放心不下两个毛手毛脚的弟弟。

1975年春天,县电业局招工,郭队长为他们二队的北京知青争取到了一个招工名额(男工),刘月说让陈德文去,陈德文说让刘明走,刘明说他要留下来陪姐姐,他不想进城工作。最后郭队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刘明和陈德文抓纸蛋(抓阄)定去留。

看刘明和陈德文都同意了这个提议,郭队长让陈德文拿出日记本,撕下半张纸,裁成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写上“去”字,另一张纸条上写上“留”字,谁抓到“去”字谁就去县里当工人。结果,刘明抓到了“去”字,陈德文抓到了“留”字。

起初,刘明说啥也不去县里当工人,他强行把自己抓到的那张纸条塞给陈德文说:“你去县里当工人吧,我得留下来陪我姐,我姐不离开陈家沟,我也不离开陈家沟。”“刘明,你这样说就不对了,咱事先都说好了的事情,谁抓到‘去’字谁去县里当工人,你为什么出尔反尔说话不算话?。再说了,刘月姐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姐姐,也是我姐姐,为什么我就不能留下来陪伴姐姐?”陈德文把那张纸条扔在一边,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大了很多。

在郭队长的劝解下,刘明才勉强答应去县里工作。

影视剧照,来源网络

离开郭家沟那天,刘明搂住陈德文说:“好好照顾咱姐,前两年咱俩小不懂事,没少让咱姐操心,以后咱不能再让姐受委屈了。”“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咱姐的,咱姐不离开郭家沟,我保证不离开郭家沟。”陈德文当着刘月的面向刘明打下了保证。

之后的日子里,陈德文和刘月都相互关照着,两个人就像亲姐弟一样,在乡亲们的眼里,他俩就是亲姐弟。刘月除了关心陈德文的生活,还始终督促他看书学习,她说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看书学习,多学点知识,肯定有好处。就连她弟弟刘明去县里工作,刘月都让他把初中课本带到了县里。

老话说日久生情,这话似乎很有道理。渐渐地,陈德文对刘月产生了一种超出姐弟关系的情愫,他感觉自己喜欢上了刘月,可一想到刘月是姐姐,陈德文心里就莫名其妙地难受一阵子。

那年秋后的一个中午,刘月又帮陈德文洗衣服,陈德文就红着脸说:“姐,我的衣服我自己洗就行,你总帮我洗衣服我怪不好意思的,别人看到也会笑话我呀。”“我是你姐,姐帮你洗衣服谁会笑话你呀?”刘月一边说一边帮着陈德文洗脏衣服,她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

帮陈德文洗完衣服,刘月从衣兜里掏出一封信塞给陈德文说:“这是刘明写给我的信,你看一下。”刘月说完,转身离开了。陈德文赶忙从信封里抽出信纸,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姐:

去年咱们回北京过年,咱爸咱妈就为你的婚事着急,我觉得陈德文这小子人品不错,长相也凑合,我想让陈德文给我做姐夫,不知你愿意不愿意?你要是愿意,就告诉我,我来跟他说这事……

还没看完信,陈德文的脸就红到了脖子根,他心里就像跑进一只兔子,怦怦乱跳。

一连好几天,陈德文都在刻意回避刘月,刘月看到陈德文,表情也明显有些不自然了。那天晚饭后,看陈德文挑起水桶要去水井挑水,刘月就跟在后面走出了知青集体户的院子。到了水井边,刘月红着脸问陈德文:“刘明写的信你看了吗?”“我看了姐……”陈德文小声回答。

停顿了一下,刘月又问陈德文:“你是什么意见?”“姐、姐,我、我怕配不上你,你这么优秀,长得又漂亮,在学校时还是尖子生,我……”“你就明说吧,愿意还是不愿意,不愿意也不要勉强自己,我还是你姐。”刘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德文用手挠了挠后脑勺,小声说道:“我、我愿意……”

就这样,刘月和陈德文相爱了,他俩的姐弟关系也变成了恋人关系。随后陈德文给他父母写信,说明了和刘月相爱的事情,陈德文的父母都说刘月是个好姑娘,都非常支持他俩相爱。

1977年冬季,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刘月、刘明和陈德文同时参加了高考,没想到上学时成绩排后的陈德文却考上了北京商学院,刘月和刘明却名落孙山。看刘月没考上大学,陈德文说啥也不去北京上学。刘月却自信地说:“你先回北京等我,明年我一定考上大学,咱俩北京见。”

1978年夏天,刘月和刘明又一起参加了高考,刘月考上了北京钢铁学院,刘明考上了天津纺织工学院。刘月他们当年一起毕业的近二百名初中毕业生,就他们三人在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张桂香连考三年都名落孙山,最后她报考了电大。

1983年初夏,陈德文和刘月领取了结婚证,曾经的好同学,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陈德文的好同学刘明,成了他的小舅子。婚后的生活幸福又甜蜜,刘月不光在单位是先进工作者,在家里也是一位贤惠的内当家,她疼爱丈夫,孝敬公婆,左邻右舍没有不夸奖刘月的,大家都说刘月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女人,都说陈德文有福气,娶了这么漂亮这么贤惠的妻子,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讲述完自己的插队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陈德文脸上都乐开了花,他说自己能娶到这么贤惠这么漂亮的妻子,多亏了他的好同学刘明,当初要不是刘明给刘月写信说这事,他陈德文连想都不敢往这方面想,因为刘月在他心里,不光是姐姐,更像月宫的嫦娥,只能仰望,不可冒犯,更不能有非分之想。陈德文说,他之所以能和刘月一起生活,多亏了刘明从中撮合,他要感谢自己的小舅子。

目前,陈德文和刘月生活得很好,结婚快四十年了,陈德文还管刘月叫姐,几十年的夫妻生活中,他俩几乎没红过脸,更没吵过架。今年中秋节那天,陈德文一家和刘明一家人一起过的中秋节,那天他们已经说好了,过两天就回陕北去看看,郭队长的儿子前几天还发微信,说他家院子里的枣都红了,还等着他们去打枣呢。

作者:草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