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

为了这一刻,文昌通信站已经坚守了十天十夜。“各号注意,火箭中止发射!”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前几天,在“天舟二号”任务进入加注发射的最后阶段,因技术原因再次中止发射,连续两次的推迟发射,对执行此次任务的每一名航天人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夏天的深夜,文昌航天发射场通信站机房内依然灯火通明,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闪烁的电脑屏幕上不断监控各项数据资料……该站技术室当机立断,分为网络通信和信息通信两组,召开会议,对通信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及风险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应对措施及具体工作内容。技术室主任宫翔说,此次任务参试人员的情绪明显要紧张很多,时间紧、任务重、连轴转,但一双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以保障通信畅通为第一使命,通信站一站负责人熊林林适时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各个岗位应急人员的协同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以及各个环节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和应急准备的完善性。“报告指挥员,3号频率信号不稳定,申请改换7号频率。”只见短波岗位操作手罗长玲应对自如,与二站同事协同配合,迅速准确地完成演练程序内容。

“兵马未动,通信先行。”每次任务,文昌通信站都是最先进入任务状态,最后撤离,任何环节都少不了通信。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他们奋战到“东方既白”;也不知道多少次,历经千难万苦,他们“兜兜转转”中又回到了起点。通信机房彻夜长明、通信设备连轴运行在战斗;三尺机台指键如飞、听音识人、快速接转在战斗;气象雷达不分昼夜、观云测雨、沟通天地在战斗;短波报务精准快速、随时作业、排除干扰在战斗;后勤服务锅碗瓢盆、烹炒煎炸、紧跟保障在战斗;抢代通团队装备不卸车、人员不卸甲,随时出动、快速抢通在战斗……

不惧拥抱困难,才能拥有成功。这背后是全体航天人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坚守。

文昌市有多少个220变电站(文昌通信站为了这一刻)(1)

文昌市有多少个220变电站(文昌通信站为了这一刻)(2)

文昌市有多少个220变电站(文昌通信站为了这一刻)(3)

文昌市有多少个220变电站(文昌通信站为了这一刻)(4)

文昌市有多少个220变电站(文昌通信站为了这一刻)(5)

文昌市有多少个220变电站(文昌通信站为了这一刻)(6)

文昌市有多少个220变电站(文昌通信站为了这一刻)(7)

作者:周琪 张艺

来源: 中国军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