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已经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短途出行工具,尤其是农村家庭,一个家里有四五辆各类电动车不足为奇,就连城市里买上小汽车的家庭,也会备一二辆电动车作为短途出行使用,总之一句话“出行方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怎么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怎么上(电动自行车上牌容易不要驾照)

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怎么上

电动车已经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短途出行工具,尤其是农村家庭,一个家里有四五辆各类电动车不足为奇,就连城市里买上小汽车的家庭,也会备一二辆电动车作为短途出行使用,总之一句话“出行方便”

随着2019年4月份《新国标电动车管理条例》实施以后,对各类电动车陆续开始整顿严查,新增了不少新规定,对电动车的管理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管理。对一些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上牌、上路、以及驾驶人持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消费者对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选购的想法和建议

很多人骑习惯了电摩车,对电动自行车速度慢、续航短、送货、载人各种条件都有限等原因,不乐意去置换或购买。

因为,城乡一体化快节奏的生活规律,使很多郊区、乡里面的人都进入到城市或集镇的各个工厂开始打工挣钱,由于路途的不同,电动车作为他们出行必备的一个工具,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灵活、花费小的特点。

尤其是路途远一些的乡村人都喜欢购买动力强,速度快是很远的电摩车,从全国各种数据来看电动摩托车的占比能达到70%多,含超标电动车达到2.5亿辆。就以我们当地交易情况来看,每年销售出去的电动摩托车的占比还是很大的,销售量能达到几万辆,电动自行车才达到1万辆左右。

我在维修的时候跟骑电摩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顾客闲聊中得到他们的想法,有些车主说我选择电动自行车主要是“不想去考驾照”,有些老年人说是“怕考不上”,就选择了电动自行车。有些骑电摩车的车主说:“我刚以旧换新的电动摩托车,我还是比较喜欢骑这种车辆,符合我每天出勤和家庭需求,也刚考上了驾照,”有些正准备去考驾照。

有些老年车主和妇女建议,能够在考驾照这方面放宽一些,能够顺利的考上驾照,他们对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有这方面的需求。

这两位车主的想法,其实 符合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声,有些地方直接是限制电动摩托车在城市上路,想骑电动车新国标车是必选车型。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规定与特点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作出规定:整车重量≦55公斤、电压不大于48V、电机功率≦400W、最高时速≦25km/h,强制安装脚蹬,安装时速超15公里警告提示语音器等。应对厂家也有严格的标准规范,对销售、上牌上路、驾驶都有一系列的明细规定,以严格的技术规范来保障行车安全。

规范管理对驾乘人员的安全更有保障,规范管理大体是好的,新国标车时速慢,技术标准有提升、不需要驾照、又可以乘载12周岁以下儿童,对于出行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受到了限电城市民众和一些老人和妇女的喜爱。但对于青中年人却不喜欢选择电动自行车,存在几个不喜欢的因素。

第一点能满足出行安全却不实用;

像时速、续航、安装脚蹬、载人方面一直存在一些争议和吐槽,比如时速太慢跟不上通勤及生活节奏,电池限制,续航太短,安装脚蹬用不上,碍事,载人只允许12周岁以下的儿童,送中学孩子受限制等,用惯了电摩车的消费者觉得不实用,不想选择。

第二点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价格偏高,增加负担;

有些家庭以前购买的是摩托车有一部分人是挂的临时车牌,各地陆续马上到期了,需要更换。选择电动自行车,一家人满足不了出行,选择电摩车又要考驾照,还有搭载人的限制。想多买一辆,又增加家庭的负担,并且随着去年到今年新国标车选购的消费者多了,制造标准高了,价格也不同程度的涨起来,尤其对一些长续航要求的车辆价格动不动就是3000~5000元,家庭选择一辆电动车还可以接受,选择多辆就有负担。

第三点电动自行车设置部分不合理,重要部件没安装;

强制安装脚蹬,有关方面和专家的解释辨别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区别,能符合自行车的特征,并且没电时可以蹬着走。但是,现在新国标车的脚蹬设置向后移位置不合理,配置简易化,基本没有实用性,并且还多次出现把衣物搅在里面,打腿受伤。超速提示音滴滴声一直很烦人,有些车主要求取掉。

新国标车没有安装后视镜,有些车型还没有后尾灯,这对驾驶人就会缺少一份安全保障。设计后座只能搭乘12周岁以下的儿童,有点浪费。

以上这几点一直以来备受大众的吐槽,虽然新国标车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展现出的优点会显得更多,价格低、不需要驾照、灵巧便捷,只要买到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全国各地都可以上牌,上路,不受限制。

由于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出行需求,像限电禁摩的城市居民就只能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最简便的出行工具。还有些城市限定一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妇女、文化低的一些人,怕考不上驾照,有年龄限制,电动自行车也符合他们的出行基本需求,一部分人选择电动自行车,还有一部分人处在观望。

各地对于电动车出台的各项规范规定,也是基于对驾乘人员的安全和交通秩序考虑,毕竟以前的松散管理已经过去,现在是进入到规范化管理时代。我建议电动自行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些要求能够在调整完善后,兼顾实用与安全,我们消费者都在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