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在乾隆皇帝执政的第五十个年头,当时的英国派出了以马戛尔尼伯爵为首的代表团到北京觐见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英国出访的这个使团是有明确目的的,期望两国能在贸易领域扩大合作。
为了这次访问英国政府做了十分详尽的准备,当时欧洲最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如天体运行仪,精密的手表,速射炮...... 都带来给大清皇帝作为礼物。
但英国使团觐见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一路磕磕绊绊。到了京城双方在如何觐见皇帝礼仪上发生了巨大的分歧,清朝希望马戛尔尼按照清朝礼仪三拜九叩,而作为当时欧洲第一强国英国特使的马戛尔尼则希望按照他们见女王的礼仪,单膝下跪,双方僵持不下。
经过大量沟通后,马戛尔尼最终见到了乾隆皇帝,关于见面礼仪双方的记载后来也完全不一样。
在当时的清朝官员眼里,所有来到中国的使团,都是来朝贡的。所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在清朝官员眼里和其它国家来的使团没有任何区别,觐见完皇帝拿着赏赐赶紧走,你们进贡的东西,我们完全没兴趣。
英国人想和大清谈的双方贸易的事情,可想而知,乾隆皇帝和大清的官员完全没理会,马戛尔尼的到访没有任何结果。
但在清朝的四个多月,马戛尔尼走访了很多地方,并且参观了清军 ,也许是出于炫耀的目的,清朝所有的地方都是对英国使团开放。
马戛尔尼还带了一个画师,将所见都画了下来。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看到了一个外强中干,孱弱不堪的大清。
在当时的清政府眼里大清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自己就是世界的霸主。而在当时工业革命已经在欧洲兴起,科技在飞速向前发展,清朝已经跟不上世界的脚步,清朝错失了最好的一次与欧洲同步发展的机会。
大清帝国在自我的虚无幻想中,依然和之前一样慢慢地前行着,完全不知道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英国从开始和清朝做生意开始,一直都是贸易逆差,每年花费大量的白银购买茶叶、大黄、丝绸、瓷器等物品,而自己生产的工业制品刀、叉、钟表等,在清朝基本没有市场,无人购买。
英国商人就琢磨,卖什么给清朝。后来他们发现了鸦片,就将鸦片引进,鸦片的流入瞬间引爆了当时清朝的上层社会群体,一时间趋之若鹜。不久军队、普通人也开始吸食鸦片,鸦片不仅摧毁了一些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导致清朝大量白银外流。
1840年,大清的道光皇帝,下令禁烟。清朝禁烟主要是因为政府越来越艰难 。
白银作为清朝的货币储备,大量白银流出导致作为流通货币的铜钱对白银的兑换持续走低,铜钱的购买力下降,导致了物价上涨。
清朝建立后,对军队一直都是尽心竭力地维护给予,而这些八旗子弟到如今,大多都是吃喝玩乐,抽大烟,也没几个真真的操练的。在道光时期,清军与几次地方起义军作战时战斗力一塌糊涂,鸦片必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皇室宗亲早期的时候人少,后来人越来越多,清朝到这个时候,有大量的皇室后裔需要养,每年都需要大笔的支出,为了节约开支,道光皇帝亲自做表率,自己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禁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清朝当时的困境。
既然要禁烟,就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道光皇帝物色到了一个绝对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人,湖广总督—林则徐。
林则徐深知鸦片对国家的危害,并且道德、能力都绝对过硬,思想开明,被称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据说还懂英语和葡萄牙语。
在说禁烟之前多说一下。
在当时,鸦片贸易算是合法贸易,英国人通过广州十三行,将鸦片贩卖入大清。广州的十三行是当时清朝对外贸易的窗口,所有想和清政府做生意的国家都要通过广州十三行才能将商品卖入清朝。
鸦片的流入,让广州十三行和当地的官员、政府都获得了一定的利益。
林则徐本人有两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后来禁烟的发展。
一、虽然林则徐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却深信洋人没有茶叶、大黄就没办法生存,并且认为洋人士兵的腿是直的,不能弯曲。
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林则徐 《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
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林则徐 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
这种认知,就让自己有了很大的优越感,没有我们的货品,你们就得死。和我们打,都弯不了腿,洋人更没戏。优势很大、很明显,那解决问题就一定要简单粗暴。
二、当时英国商人在广州做生意的,除了贩卖鸦片的,还有其它的贸易的英国商人。这些英国商人过得比较艰难,一直期望清政府能和他们公平、自由的贸易,但他们从没得到想要的公平。
清政府规定:英国商人必须经过十三行才能进行贸易,只能在规定的地方、时间活动,不能随意接触大清国民,也不能离开居住地走动。实际就是在歧视、欺负这些洋人,很多英国商人对清朝积怨已久。
著名历史学者蒋廷黻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这个时候的英国已经是欧洲霸主,日不落帝国正是辉煌的时候,而清朝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对手。
清朝将所有来商谈的洋人官员都视为“进贡”,后来,英国派出了一位商务监督律劳卑,想要和清政府沟通,和之前一样完全没有人愿意搭理他,三个月后又急又气病死澳门。
清朝和英国从根上就完全不一样,彼此完全沟通不了,矛盾已久, 英国商人对清朝的愤怒犹如火山下等待喷发的岩浆。
1839 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带着道光皇帝的期盼抵达广州。
禁烟主要分为两步:
一、是对广州当地吸食鸦片的人,进行解决的打击处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二、就是对英国商人,直接包围英国商馆,断水断粮,勒令在规定时间内交出鸦片。并在保证书上签字,保证以后不在贩卖鸦片,以后一经发现货物没收,人员正法。
一些压上了全部家当的鸦片商人就要和林则徐拼命。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出面调停,让英国商人将鸦片都交出,他们的损失都由大英帝国承担。
鸦片贸易从贸易领域也由此直接上升到了英国和清政府之间的关系。
这么好的事情,英国商人自然乐意,他们将压箱底的都交出来了,比林则徐预计的还多交了一千多箱,林则徐圆满地完成了皇帝交给的任务。
1839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用了23天在虎门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载入史册的“虎门销烟”。
销烟行动非常成功,禁烟行动远没有结束。
林则徐让义律在保证书上签字,义律坚决不签,保证书里的没收货物可以,人员正法绝对不行,他没法交代。
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英国水手和大清国民发生斗殴,一人被英国水手打死。林则徐找到义律让交出打人者按照清朝法律正法,义律不肯。林则徐告诉义律不交人,就滚,有多远滚多远。
于是,义律带着一群商人滚了,滚到了离广州不远的一座荒凉小岛—香港。
大清在与英国的外交对抗中完胜。全国上下都陷入了自我膨胀中,我天朝万邦来朝,神威无可抵挡。
义律回到英国到英国国会游说希望英国出兵保护英国商人的利益,他使出浑身解数,将英国商人的遭遇添油加醋,声情并茂控诉清朝的野蛮不讲道理,只有武力才能让他们屈服,才能维护大英帝国的颜面。
1840年4月,英国国会投票,以271票对262的通过了对清朝的出兵。
得知也英国出兵的林则徐并不担心,下令加紧备战,准备以逸待劳,给英军痛击。
6月,英国舰队到达,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帷幕。
到达广州的英军舰队却没有攻打广州,而是一路北上,清朝的海军基本没有,英国舰队开着战舰一路扫荡,舟山失陷、宁波被封锁……,英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天津。
道光皇帝、清政府的官员这时慌了,英国人轻轻松松地就打到了家门口,威胁到了京城、皇帝的安全。
为了安抚英国人,清政府撤了林则徐的职,立即派人和英国人谈判。
大清派出的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签订了《穿鼻草约》,主要内容有三项:割让香港,赔偿英国白银六百万两,两国官员平等地进行交往。
《穿鼻草约》签订后,双方都不满意,虽然当时的香港只是个无人知道的荒凉小岛,但清朝觉得太丢面子,不能接受。英国觉得完全没有达到贸易自由的目的。
既然都不满意,那就继续开打。
结果在历史书上都写过了,清军与英军的阵亡比400:1,如此高的阵亡比,也没能守住领土,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相继失守,战争根本没办法打。
清政府被胖揍后求和了。
1842年,清朝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道光皇帝和维多利亚女王分别签字,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第一次鸦片战争,并不完全是因为鸦片而起,鸦片只是一个导火索,第一次鸦片战争如此大的失败也并没有让清政府清醒,导致后来更为悲惨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