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笔下的武松是什么样的(施耐庵为什么不给武松起个比)(1)

经典名著《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人人有外号是该部作品一大特色,作者施耐庵为什么没有给武松起一个更加响当当的外号,而是起了一个显得平淡无奇的“行者”?

当下有种说法,认为是施耐庵先生对武松持敷衍态度,因而没给他起一个更高大上的绰号。我不认可这种说法。且看我的独家观点。

《水浒传》中对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等十几位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的成功人物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水浒英雄数武松”,在读者心目中也是有共识。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先生对武松这个人物是格外重视和偏爱的,小说里用了十几回的篇幅,不惜重墨,将一个山东大汉塑造成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英雄人物,令后来人千古传唱。因此说“施耐庵词穷了敷衍武松”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与此相反,我的独家观点是:恰恰因为施耐庵太喜欢甚至是偏爱武松这个人物了,才没有随随便便给他安上一个外号。

在整部小说中,对武松带有绰号性质的称呼先后出现过“行者”、“打虎英雄”、“武二”、”武二郎”等,受到公认的、被用的最多的是“行者”这一绰号,但是,与其他人物的外号有所不同的是,其他人物的外号大都是施耐庵直接给安到头上去的,而武松的“行者”却是通过自己之口叫出来的。大致情节是,武松因复仇在鸳鸯楼杀了张都监一家,亡命途中“撞”入张青、孙二娘的“黑店”,张青、孙二娘帮其逃脱官府缉拿,为掩人耳目,让武松穿上一套头陀的行头,装扮成一个行者逃亡,小说原著里是这样说的:武松换好行头后,照过镜子说“我照了自也好笑,不知何故做了行者”。武松的“行者”这个绰号就是出自这里。

行者,《辞源》上释义为“佛寺中服杂役而未剃发出家者的通称”,又指“行脚乞食的僧人,梵语亦称头陀”,通俗讲是指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联系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其“行者”绰号以“云游四方乞食的行脚僧”更为妥帖。延续我的独家观点,我认为施耐庵先生对武松的人物塑造和给武松授以“行者”绰号,是有意而为之,是故意这么设计和安排的。理由如下:

其一,是出于把武松塑造成一个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形象的需要。武松高强的武艺从哪里来的?小说里没有明说,但隐隐约约透露出武松曾在少林寺习过武,其间还受到武术大师周侗指点传授武功。武松师从何人、如何出道的?对此施耐庵虽然没有明确交待,但也隐约暗示了武松与佛寺有关的一条暗线,“行者”这一绰号正与此伏笔相暗合。

其二,既没有把武松写成佛家弟子,又要塑造武松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的侠义形象,用未经过正式剃度的佛家弟子这种含义来定位武松的人物品格、用带发修行的行者(头陀)这种绰号授予武松,其实是一种比较高明的安排。在《水浒传》小说原文里,“张青、孙二娘看了,两个喝采道:‘却不是前生注定!’”。施耐庵先生借张青、孙二娘之口,说武松做一个“行者”就是前生注定的。

其三,施耐庵太喜欢武松这个人物了,不想让他的结局太悲惨,特意给武松安排一个最后在杭州六合寺出家、颐养天年、享年八十岁封清忠祖师得以善终的美好结局,也算是整部《水浒传》108位梁山好汉中功德最圆满的一个了。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安排六合寺作为武松这位名震天下的打虎英雄最后的归宿,是有其深刻寓意的,正应了佛理所说“从哪里、回哪里去”——武松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行者”。

其实“行者”这个绰号没有什么不好的,既带有苦行江湖的豪侠之气,又带有追求生命大义的品格特征,很契合作者对武松的人物塑造需要,相比而言,总比那些赤发鬼、丧门神、母大虫等外号多一些经典色彩吧。

独家原创观点,不满意欢迎拍砖,满意请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