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篇文章展示出来的都是《传习录》的译文和原文,《传习录》是最接近王阳明主张的形式,内容虽看似枯燥,用心学起来,收获却是最多的。

本章,先生带我们分析了一下名学大家在编著史籍著作时的初衷,以及要向后人表达的思想。

王阳明心学天地万物(王阳明心学尽信书)(1)

传习录十四 到底要不要解释那么清楚

徐爱:“说有些时候,著述是不能缺少的。比如《春秋》这本书,如果没有《左传》作解,人们大概也是难以读懂的。”

王阳明心学天地万物(王阳明心学尽信书)(2)

《传习录》原文

王阳明心学天地万物(王阳明心学尽信书)(3)

《传习录》原文

徐爱说:“程颐先生也认为‘传是案,《经》是断。’比如,《春秋》上记载弑某君、伐某国,如果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大概也难以做出确切的判断。”

王阳明心学天地万物(王阳明心学尽信书)(4)

《传习录》原文

圣人传述六经,只是端正人心,只是存天理、去人欲。对于这些事情,孔子曾经就说过。孔子常依据人们的问题,对各自的程度与性质做不同的回答。他也不愿多讲,只怕人们在语言上挑剔,所以他才说:‘予欲无言。’如果是些灭天理纵人欲的事,又怎能详细作解呢?详细的告诉人们等于是助纣为虐呀!

所以孟子说:‘孔子的门生没有记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以他们称霸侵伐的事就没有流传后世。’这就是孔门的家法。

王阳明心学天地万物(王阳明心学尽信书)(5)

《传习录》原文

世俗的儒者只讲霸道的学问,因而他们要精通许多阴谋诡计。这完全是一种功利心态,与圣人做经的宗旨南辕北辙,他们怎么想得通呢?”因此先生感叹地说:“如果不是通达天理之人,我是很难与他讨论这个问题的!”

他接着说:“孔子曾说:我还见过史书存疑的地方。孟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只从《武成》篇中取二三竹简罢了。孔子删述《尚书》,即使是尧、舜、禹这四五百年间的历史,也仅存数篇。

王阳明心学天地万物(王阳明心学尽信书)(6)

《传习录》原文

除此之外,难道再没有值得称道的事吗?虽传述的仅有几篇,但圣人的意图再明了不过了。圣人仅是剔除繁文,后世的那些儒生却硬要画蛇添足。”

王阳明心学天地万物(王阳明心学尽信书)(7)

摘自《传习录》 王阳明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