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翻拍的电影《误杀》,以不断反转的剧情,出乎意料的结局,人物的情感矛盾,罪与罚的辩证思考,赢得了豆瓣7.5、票房破13.3亿的名利双收。
时隔两年,《误杀2》在观众们的千呼万唤中终于又揭开神秘的面纱。票房大卖,45小时破3 亿,连续4天成为日票房冠军,但口碑两极分化,豆瓣评分却从开始的6.2滑到6.0。赚得许多观众涕泗横流的《误杀2》真的那么差吗?
走进影院,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观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许多情节细思极恐,而这个电影也并不是打出一张简单的亲情牌,包含着更多的疑问和思考。
在我们走出影院时,满腹悲凉仍然像天空那片阴云,久久难以散开。
01、不一样的亲情牌两部电影成为一个系列,但内容却没有上下承接。第二部则是全新的人物,全新的故事,前者让人不寒而栗,而后者则更令人悲痛交加。
《误杀》里的李维杰,为了保护受伤害的女儿,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和假象,去掩饰事实的真相。他是一个聪明、冷静、理智的父亲,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策划,以求滴水不漏。
而《误杀2》里的林日朗,则是一个无名的小编剧。他和李维杰相比,他更普通,更感性,更简单,也更弱小。但是为了儿子的生存希望,再懦弱的父亲也会爆发出最勇敢的一面,这一点,林日朗体现得更为感人。
为了给儿子换心脏救命,不惜卖血、卖房、借高利贷。可好不容易凑齐的手术费却换来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原本要给儿子用的那颗心,被送给了某一高官的公子。
林日朗彻底疯了,他不惜策划一起劫持案,来吸引警方和媒体的注意,希望能给他主持公道,给儿子换来最后的一线生机,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影片中的林日朗是一个双面人物,表面上是个穷凶极恶的魔头,实际上是个温柔体贴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爱,就像很多普通的父亲一样,真诚,简单,质朴。当孩子发生危险时,他可以奋不顾身地扑上去,不惜一切代价去保全孩子的生命。
肖央在接到这个全新的剧本后,翻看了很多遍,也哭了很多遍。他也是刚做父亲不久,对那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小生命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影片中也是投入了百分之百的情感。他把林日朗对儿子的爱,对生命的怜惜,对希望的争取,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拍摄过程中,肖央沉浸式的表演太逼真了,让许多工作人员都被其感染,监制陈思诚、导演戴墨也都泪洒当场,而观众们在观影时更是用尽了纸巾。
他们被影片中的父爱深深感动,被肖央的演技所折服,又不由会想起自己的父亲产生共情,台上台下唏嘘一片……
也有人说这部电影过于煽情,靠打亲情牌赢得观众的同情和眼泪,《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都是打着亲情的旗号去感动观众的,《误杀》第一部也是以父爱感天动地,这次又是如此已不新鲜。
在《误杀2》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曾经以为,我能够一辈子陪在你身边,但仔细想想,谁又能陪谁一辈子呢?
诚然,亲情是最无私的奉献,陪伴是最温暖的告白。
但是《误杀2》要表达的不仅是父爱的无私和伟大,还有对公平和正义的呼唤,对人性复杂和多变的抗争,对生命宝贵且卑微的感叹……所以,它并不是一张简单的亲情牌,而是一张变幻莫测的塔罗牌。
02、细思极恐的细节
影片情节复杂,人设莫测,反转连连,让人目不暇接,许多细节更是令人细思极恐,不敢太多脑补。
- 名字
林日朗的名字,含义为日月光明乾坤朗朗,但是他却一直生活在黑暗的角落,痛苦于不公正的遭遇,难以看到光明和希望。
为了救儿子,他被迫罩上歹徒的外衣,被定义为“坏人”,但他的心里,还是渴望那一丝光亮的存在。只可惜,直到生命终结时,他也没有看到。
林日朗的儿子叫小虫,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像一只弱小的虫子,在生活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存活,却仍然逃不脱命运的摧残。
奄奄一息的小虫,在许多人眼里,只如一条小虫。他的命不值钱,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生命在空白的手术台上一点点消退……
任达华饰演的警官名字叫张正义,顾名思义要伸张正义,但是一个就要退休的老警察真的能奈何那些权贵吗?
在他隔着玻璃窗和林日朗面面相对时,林日朗问他:“张警官,你是那种不管真相有多黑暗,都会对凶手咬住死死不放的好警察吗?”
张警官想了一下,回答给他一个微笑,那笑容里有对林日朗的同情,也有对自己信念的坚守,无声胜有声的应对让人思虑万千。
- 道具枪
林日朗走投无路,坐在路边哭泣,一大滴浑浊的泪从眼角滚出,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的无助,一个男人的失败。
当他无意中看到了警察的配枪,于是心生一计,用一把道具枪和一个劫持案上映一出弥天大戏,只为给儿子换来最后一线生机。
面对林日朗黑洞洞的枪口,狰狞的面孔,歇斯底里的狂吼,对人质的冷酷,对警察的不屑,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
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想过伤害任何人。当孕妇发生危险状况时,他把她和她的家人放了出去。众人都被他的高超演技所诱骗,他讲的故事让大家半信半疑,但没有人去质疑那把枪的真假,直到林日朗倒在血泊中,警察才发现那是一把道具枪……
导演戴墨说:“没有办法去定义一个人,对一个人错误的定义,就是对他的误杀。”
一个根本没有想杀人的人,被定义成杀人犯,结果自己却被当场爆头,这就是赤裸裸的“误杀”。《误杀2》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林日朗,从肉体到精神,都被冷酷地折磨。
- 空盒子
在林日朗的紧逼下,一个装着“心脏”的盒子被送到了小虫的手术室。但是,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盒子却是空的。
医生们立在一旁,眼睁睁看着小虫的呼吸越来愈弱。而在另一个手术室里,穿白大褂的医生正紧张地忙碌着,市长的儿子成功接受了被移植的心脏,获得了新生。
空盒子,是一种虚伪的包装,为了掩人耳目,做着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的勾当。
大家都以为那个盒子是小虫的救命稻草,可里面装的却是对一个普通孩子生命的漠视和抛弃,就像放弃一棵草、一只虫的生命一样简单。
那一幕让许多人愤怒和伤悲,也让林日朗彻底绝望,最适合儿子的心脏已经被移植到另一个孩子体内,他就是再疯狂也不能把它挖出来移到自己儿子身体里。
他只能把自己这颗并不合适的心脏留给孩子,于是他故意激怒警察被一枪击毙,但实际上他已在死前和医生达成了共识,因为时间有限,为救儿子他别无选择。
空空的盒子,是一个万丈深渊,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把小虫推到悬崖边上,父亲拼死把儿子拉了上去,自己就落个粉骨碎身……
- 光影与黑暗
当林日朗和张正义警官隔窗对视时,张警官背后天空乌云汹涌,但又不乏光亮。可是林日朗却一直处于屋内的阴影下,四周也是暗黑一片。
这一切都预示着林日朗的悲惨命运,以及正义和公平所面对的艰难险阻。
他们在医院里给小虫过生日,蛋糕上摇曳的烛光,那么微弱,就像小虫不堪一击的生命,轻轻一吹就可以灰飞烟灭。
但是,它又是生命的希望,每一个生日都记录着孩子生命的延续轨迹。帮小虫吹蜡烛的小珊走了,谁知道小虫又能熬多久呢?
影片中多次出现萤火虫的身影,那飞舞的小精灵,又给了人们许多温暖的感动。
在电影开头,小虫睁着明亮的眼睛问爸爸:“为什么萤火虫在灯光下不亮呢?”在影片结束,爸爸无奈地回答:“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能看到那点点亮光。”
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多的光鲜亮丽,根本看不到那一袭华丽下面的虱子。而被我们忽视的萤火虫像生活中的小人物一样,在黑暗的角落里拼命地挣扎着,用生命去点亮那一豆萤光,同时,也给同样处于黑暗的人们带去一丝微弱的光亮与希望……
03、无尽的深渊
被劫持的医生对林日朗说:“我不相信你会杀人!”
林日朗看着他:“你还没做过父亲吧?你不知道一个父亲为自己的孩子会做些什么。”
虽然两部《误杀》都体现着同一个内核——爱。但是林日朗的爱,更接地气,更悲壮,更打动人心。
一声枪响,好像结束了一切。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林日朗死了,他的心脏给了自己的儿子,但是细心的观众都明白这是一个现实中可能性不大的做法。
一个成人的心脏是不能给一个八岁的儿童的,因为成人的心脏已经发育成熟,而小孩子还处于成长期,心肺功能都不完善,如果可以移植林日朗早就第一个捐了,何必费这么大的周折?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手术成功,小虫带着父亲的心脏生活,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和折磨。
或许母亲会给他一个善意的谎言作解释,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小虫早晚会知道真相,父亲为他做的牺牲是一种无形的枷锁,让他永远无法摆脱。
而小虫和母亲除了要经历肉体和精神的折磨外,还背负着巨额的债款,200万手术费将让他们倾家荡产。而高利贷的负荷滚雪球一般,母亲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忙着生计,如何还清这没完没了的债务。
电影结尾处,一个小孩子在林日朗墓前深鞠了一躬,那个孩子就是市长的孩子,那颗原本属于小虫的心脏,正在他的体内跳动。
但是,小孩子的愧疚和感恩,却不能改变父母的本性,他们还要继续享受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权利,视平凡生命如草芥。
大自然中有涓涓细流,也有大河奔涌;有野草任人践踏,也有高山令人仰止。社会亦然,有凡夫俗子,也有达官显贵。杜甫笔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林日朗的故事在记者的直播中被广大市民知晓,当他们发现看似十恶不赦的劫匪竟然是被逼上梁山时,人们内心的天平也开始倾向于林日朗一侧。
一方面希望查处冷血黑心的官员,还孩子一个生机,还社会一个公道,同时也质疑警方能否公正执法,挖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作为替罪羊的卫生局长和市长秘书都挂了,但是市长龙丹却始终装作一脸无辜的样子。他的手上没有沾染林日朗的血,可以安然无事地把白手套扔进垃圾箱,那副道貌岸然的嘴脸,让多少人气愤,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许多富贵人眼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是一地鸡毛,生命就是草芥萤火,不值一提。所以才会有钱权当道,违背天良,颠倒黑白,草菅人命等罪恶频频发生。
一位老人在看电视直播时感叹道:“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这让我们不禁想起《误杀》里类似的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禽兽。”
同样是孩子,同样生命垂危,但是院方为了巴结权贵,就把机会给了上司的儿子,让小老百姓的孩子躺在空空的手术台上白白地等死,生命平等谈何容易?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我们像皮球一样被你们踢来踢去。”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多少像林日朗一家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就是像皮球一样被他人操纵,尊严被随意地践踏。
但是人的忍耐是有限的,“永远不要欺负一个老实人,也千万不要低估一个父亲!”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人乎?
被逼上绝路的林日朗也只能选择让警察帮他主持正义,让公众帮他讨回公道,哪怕自己坐牢或者死去,也要揭露事实的真相,换儿子最后的生机。
这种父爱背负着太多的苍凉和悲壮,而现实背后的悲剧又预示着无法望尽的深渊……
结尾:令人啼笑皆非的彩蛋
有《误杀》的光艳在前,《误杀2》想要超越很难。而《误杀2》与8.2分的原版电影《迫在眉梢》相比,剧情相似,结尾却截然不同,给人的思考也不一样。
在《迫在眉梢》中,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父亲亚瑟以自己的牢狱之灾换回了儿子迈克尔的新生命,也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而《误杀2》的结局却如此悲惨,很有种小老百姓无力回天的悲壮。
而结尾的彩蛋,又有一种“剧中剧”的反转。原来,这些都是林日朗的剧本,而张正义根本不是警察,而是真正的导演。
似乎一切悲剧都没有发生,孩子没有生病,林日朗也没有死去,一家三口还是幸福的生活,或许这个电影真的拍出来还能票房大卖,人们的脸上呈现的是满意的微笑……
但是,现实真的如此美好吗?人生真的像剧本一样,想怎么改写就怎么改写吗?
笔者在观影过程中不禁哭得双眼红红,想起自己也曾在医院里照顾过生病的家人。那时钱不是钱,都是换命的资本,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让人痛不欲生。
而这个社会本身就是金字塔形的,总有人高高在上,总有人在底层无法翻身。那些生活在暗沟里的人们,缩着身体苟活,却仍要仰着脖子去寻找那微柔的光。
《误杀2》不是一部戏中戏,而是一面镜子。它里面可以看见爱我们的父亲,平凡又不愿意屈服命运的自己;也有那不公正的待遇,假仁慈正义的嘴脸;但还有那黑夜里飞舞的精灵,提着一盏绿色的小灯,为我们指引希望的方向……
文|碧琉璃
图|网络
发布|文刀木之南
关注@文刀木之南,阅读更多精彩内容。除了本篇文章,你还能看到《“歌圣”谭咏麟与他的那些好朋友的故事》、《翻看“天后”梅艳芳的朋友圈,重温梅姐的风华绝代》、《“音乐才子”林志炫的庐山真面目》、《从“爱笑兄弟”到“喜剧黑驴”,大潘佳佳分道扬镳的背后故事》等优秀文章,你还等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