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吃掉,这可是大补的好东西!”婆婆端上来一盘特殊口味的饺子,馅料是她的胎盘。

25岁的小李怀孕后一家人十分欣喜,都做好了迎接孩子的准备,十月怀胎,孩子顺利降生。小李的丈夫本想把产后留下的胎盘交给医院处理,但是婆婆偷偷将胎盘带回了家,怕胎盘坏掉还将其放入冰箱。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1)

小李出院后,婆婆为了给她补身体天天做一些美食,小李十分感动,但是有次察觉婆婆偷偷从冰箱拿出一点东西处理后放入食物,看起来鬼鬼祟祟的,引起了小李的注意。

小李偷偷查看后,悲痛、恶心、反胃,各种感觉瞬间袭来,原来婆婆竟然给自己吃的是胎盘,难怪觉得饺子的味道怪怪的。

小李婆婆的举止并非个例。在民间,很多人认为“胎盘”是一种药材,可以进补,是难得的营养佳品,因而,一些人趋之若鹜,因此催生了暴利的黑色产业——胎盘市场。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2)

一、暗访黑市,发现胎盘“暴利黑色产业”

澎湃新闻记者曾深入调查胎盘市场现状,揭开了黑色产业背后的真相。

胎盘交易贩子们会先从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的医废厂、医院、中间商处扫货,然后少量胎盘直接出售,行内称之为“鲜货”,剩下的绝大多数都会经过简单处理或加工,制作成干货(紫河车),然后运往国内最大的胎盘交易市场,河南永城、江苏邳州、安徽亳州等三地形成的一个交界圈出手,周而复始。

记者询问时得知,贩子们从源头处得到胎盘的成本大约是70-80,行业内交易的价格往往在70-150元不等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3)

图源:澎湃新闻

在记者调查接触的几位行内人中,月交易量最少的稳定在500左右,每个胎盘的最低利润可达5-10元,如果经过处理,制作成胶囊、产品,利润甚至可膨胀至数千,而月销量最多的则达到上万,重量超过2吨。

其中一位表示,一个新鲜胎盘要制作成干货,至少需要4天,在此期间要完成7道工序,包括剥袋、挑拣、烹煮、烘烤等等

行内将整个过程中未添加任何物品的胎盘称为“净货”,添加了色素、淀粉、食用胶、人工胶等成分的胎盘则叫做“重货”

记者在了解中发现,所谓重货关键在于加入成分的量,行内人甚至可以做到“要多重有多重”。然而贩子们也仅仅是从源头将胎盘流通向市场,本身对胎盘所含的成分、有无病毒并不确定,再加上人工加入的各种成分,胎盘在安全性上毫无保障。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4)

图源:澎湃新闻

二、紫河车,早已被《中国药典》剔除

胎盘,在经过放置或处理后会变成紫黑色,因此也被称作“紫河车”,其实它并不一定是紫黑色,还可能是黄白色,内侧光滑、外面凹凸不平,质地略硬而脆,带有特殊的腥味。

中医认为,紫河车性温,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适合精血亏虚、肾气不足的人群。《本草纲目》中也描述其能够温肾益精、补气养血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之间的“连接器”,母体通过胎盘输送营养,胎儿通过胎盘代谢废物,完成气体交换,同时胎盘也会对胎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隔绝母体血液中病菌、病毒对胎儿的影响。

胎盘虽然含有蛋白质、糖、雌激素、免疫蛋白、钙、铁元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等成分,但是一旦经过加热,其中的激素大部分都会流失,对人体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5)

紫河车听起来很美好,曾经也是人们趋之若鹜的药材,但是却在2015年被剔除出《中国药典》,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胎盘作为女性怀孕、生育时伴生的人体器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胎儿,在道德和情感上考验着人性伦理,正如小李一样,有的人对此接受不能。

第二、紫河车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再加上老百姓擅自购买、处理、食用的紫河车有可能经过污染,风险性较高。

第三、中药材种类数不胜数,紫河车并非无可代替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6)

三、胎盘含病毒,高温难杀灭

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的人认为胎盘是能够和人参、鹿茸相比的大补之物,也有人认为胎盘能够美容养颜、抗衰防老、补充能量,实际上,胎盘不仅没有这些功效,还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闵保华表示:胎儿只是一个载体,营养成分并不多,在经过高温加热还会流失,而且作为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通道,很容易受到母体血液中病毒、病菌的浸染,从而可能携带乙肝、麻疹、梅毒、艾滋病等等。由此可见,胎盘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不成正比,并不值得冒险。

奥地利和美国的专家们也曾在《美国妇产科学杂志》上表示,胎盘中锌、铁、硒等元素的含量并不多,医用效果毫无根据,但是在女性怀孕期间,重金属凝聚于胎盘,长期食用可能存在风险。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7)

四、胎盘应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处理?

胎盘是生育后的产物,很多没有结婚的人都很好奇医院是如何处理胎盘的,以后大家自己生孩子时,胎盘会怎么处理?其实这是有规定的。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8)

2005年4月,原卫生部在《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中提出一项政策,产妇才是自己分娩后胎盘的所有者,也只有产妇有权决定胎盘的处理方式。同时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交易胎盘。

2013年9月,《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再次强调: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不得非法出售或处理胎儿附属物。

一般来说,产妇只有两种选择:自己处理或授权医院来处理,而医院会检查确定胎盘是否有携带病毒或传染疾病,有传染疾病的胎盘会当作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检测通过的健康胎盘,在产妇的捐赠下,有可能用作医疗用途。

劣质胎盘的后果(胎盘产业链曝光)(9)

胎盘,是人类孕育生命时产生的副产物。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多重视,学会正确处理胎盘的方式,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以免自己的胎盘被坏人利用,成为牟利的手段。

同时,小妙也要再次提醒,胎盘并不是什么“大补”之物,本质上可以认作是一种“医疗垃圾”,食用反而存在健康隐患,猪肉、牛肉这些动物肉的滋补价值远远高于胎盘,别再执着于食用胎盘了。

参考资料:

[1]《有真相丨吃胎盘养生靠谱吗?》.生命时报.2015-03-04

[2]《他们竟然吃胎盘!甚至催生了暴利黑色产业!》. 健康时报.2020-05-29

[3]《胎盘去哪了?!》.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03-09

[4]《暗访胎盘黑市(内容可能引起不适,但问题很严重)》澎湃新闻.2021-03-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