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 通讯员赵文璐 张鹏)日前,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龙口市海岱污水处理厂经过前期的调试和试运营,正式由龙口市水务局交予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运营。

“以前的河口于家河由于海岱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和附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整条河臭气熏天,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而随着海岱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又让这里的河流重现生机,这也是《山东省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接到项目建设任务时,该公司龙口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王日照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如千斤。

山东龙口天然水库(山东省龙口市让这里的河流重现生机)(1)

龙口市海岱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4万m3/日,相当于21个标准泳池,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西城区海岱工业园等地的生态水环境,将西城规划区北马河以南的工业污水应收尽收,河口于家河的黑臭水体彻底根治,为两岸人民带来宜居的生活环境。

“以往海岱工业园排污企业的污水大部分泵到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和扩张,加上这些年居民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压力巨大,并且从设计到完成施工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中途还赶上疫情,这极具挑战。”王日照说。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龙口工程指挥部先后组织科技攻关,投入大型水质“中试”设备3套,分别在不同的工业污水处理工艺中优中选优,会同中铁第五勘查设计院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水质达标、工艺方案等技术难题精益求精。仅仅两个月,项目初步设计就顺利通过了评审,工程最终采用以AAO MBBR的综合工艺另加臭氧 紫外光解的三级深度处理技术。在此过程中,组织人员利用中国铁建的全产业链优势,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最终提出了《龙口市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规划》的“铁建方案”。

在攻克工业污水处理难题后,如何在设计中关注后期运维,进行有效水质监测,降低运维成本,成为了设计团队关注的下一个问题。“数字化、智能化已在行业内飞速发展,能不能将智能化的概念引入到污水处理领域?”会议室里,项目团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干就干。“我们把物联网工程引入项目设计、施工及运维全过程,自主开发了污水厂运维平台,它就像污水处理厂的触角和大脑。站在运维平台大屏前,通过自动水质监测装置,污水处理运行的进出水及各处理单元的水质、水量一目了然,还可以设定中控算法规则,实现对污水处理各个单元的自动监测与调度运行。物联网工程的引入,对后期运维的智能化及成本节约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日照说。

自2019年以来,该公司积极推进集团公司与龙口市政府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现已在该地区投资26.13亿元,含有57个子项目,其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王屋水库水质改善、智慧水务、电子巡河系统、河道治理、采石场治理、兰高泵站、市政道路与雨污分流工程、农村公路建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