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鲁/图文

大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

夏日的大兴安岭,满是避暑旅游的远方客,以背包客居多,他们是回归自然、探访历史、寻幽览胜的钟情者。

领略兴安叠翠的夏日风光,体验鄂伦春原始的民族风情,探访北魏先祖石室嘎仙洞,是游客的首选。

长白山未解之谜书(北地书21大鲜卑山)(1)

来过多次了,新鲜感已经不多了。但这次却引发了很多感慨。看过了库图尔其广场,依然要顺便看看十里之外的嘎仙洞。

二十多年前去过嘎仙洞。出阿里河镇西北行,经过一条蜿蜒的沙涂小路,路养护的很好,很平,高出两边地面,晴天雨天都好走。顺着山势,小路在林间钻进钻出,山林美景画幅一般舒卷翻新;小路两边的白桦林以及野花野草,仿佛触手可及。愈往里去,小路愈纤细,感觉愈深幽,真的好像深入了历史。

长白山未解之谜书(北地书21大鲜卑山)(2)

这是叠印在记忆的影像。仿佛为了印证,十多年后选择了旧地重游。

车子驶入嘎仙沟,过了防火检查站不远,感觉不对劲了。前方正在大兴土木,远远地,高大山门的钢筋骨架已经横跨在进山的小路上,威势地矗立了起来。车子需绕道经过。

再往前看去,野草护绕的沙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已经或正在铺设的水泥石板路,有的路段两侧正在镶嵌石板护墙,安装石护栏。石墙石栏上雕刻着各式生肖和文字图案。铺路工人正汗流浃背的忙碌着。石板石条横七竖八的躺在路上,车子已无法行驶,前面五公里的路段只好步行。

长白山未解之谜书(北地书21大鲜卑山)(3)

游兴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储存在心底的美好记忆瞬间毁灭了。

站在半山腰的嘎仙洞口,望向层叠苍翠的山岭,心底泛起一丝悲凉。

大鲜卑山,曾经那么神秘,那么遥远,像个远古的传说。被旷世的风雪裹挟着,被幽深的历史遮蔽着,也被那些传说故事世代传送着。

大鲜卑山,被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称为北方历史幽静的后院。如今幽静不再,它神秘的面纱不是被慢慢地掀开,而是被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大手撕裂了。

长白山未解之谜书(北地书21大鲜卑山)(4)

大鲜卑山,已经守不住最后的秘密了,它最为神圣的嘎仙石窟,正在被推向商业利益的前台。

嘎仙洞,幽深的历史屏障正在坍塌,神秘感正在消失。这条蜿蜒的小路,是进入大鲜卑山,进入嘎仙洞,进入鲜卑历史文化的唯一途径。神秘感需要幽深的途径,时间的,空间的,拆解了这些资源,也就拆解了通往历史幽深庭院的神秘信息。

人啊,一面追寻美好的梦想,一面按不住世俗的欲望,总是对梦想的企及中,不经意地破坏了那一份美好。

长白山未解之谜书(北地书21大鲜卑山)(5)

长白山未解之谜书(北地书21大鲜卑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