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韩国尹某人提到“人海战术”的时候,本质上不是在抹黑中国志愿军,而是在羞辱美国人和韩国人自己。

同时也是在嘲讽,那些相信靠“人海战术”就能赢得胜利的人们的智力。

这种话题和关键不在韩国人怎么说,要看一看,亲身经历这场战争的美国人怎么看?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

在美国强大的众多原因中,至少有一点是对历史的尊重,因为这样可以防止一个民族的后代变得更无知。

从麦克阿瑟到李奇微,再从国务卿艾奇逊到布莱德雷,经历了二战的美国名将和政要们哪个说话,不比韩国尹某人更有分量呢? 他们眼里的韩国军队又是什么情况?

01 西点的必修课-上甘岭战役

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讲个一自己的亲身经历,当年他参观西点军校期间,在校史馆内,他们看到了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模型。

1952年10月14日,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这个一个不足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成了二战以后最惨烈的战场,美军7个营轮番进攻都攻不上去,而中国志愿军只有两个连。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2)

上甘岭战役

美军在消耗炮弹1千9百万发,五千枚航弹之后,山头的阵地被炮火消掉了两米,粉尘就有1米厚,今天这个当年美军狂轰滥炸的山上,还是秃秃的,依然寸草不生,可想其恐怖程度。

至今为止,美国人怎么也想不通,面对这样的弹药消耗,依然没有撼动这块弹丸之地,上甘岭成了美军的“伤心岭”

上甘岭战役是唯一列入美国军事院校教科书的中国战例。

金教授在西点军校受到了美国军人的尊敬,还特意安排了一位陆军中校陪同参观,他意识到今天之所被美国尊重,是无数先烈用彪炳史册的战绩打出来的。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3)

西点军校

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为了彻底断掉志愿军的补给,用尽一切手段破坏志愿军的坑道作战计划,对其实施了轰炸、爆破、放毒、熏烧、堵塞、封锁等一系列手段。

从坑道距离阵地虽然只有1000多米的距离,但却要经过10道封锁线,有时候为了送进一瓶水、几口干粮,就可能要牺牲掉近一个班的志愿军战士。

“谁能把一娄苹果送进坑道,谁就可以立二等功!”这是当时的立功标准,可是整个上甘岭战役打完的时候,2万多个苹果,却没有一娄苹果能送进坑道里,可想而知其残酷程度。

02 韩国军队在朝鲜战场的表现

相比之下,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情况实在不敢恭维,和常年与日军打游击战的朝鲜人民军相比,如果没有美国的介入,今天的韩国或许并不存在。

在仁川登陆前,时间大致是从1950年6月25日到7月10日左右,这个阶段,韩国军队基本上是被朝鲜人民军吊打,是屡战屡败,被一直平推到釜山,事实上,那个时候韩国已接近崩溃,在美国加入战斗之后,开始反攻朝鲜人民军。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4)

美军

当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后,韩军真实的战斗力一览无余,志愿军想一口气打掉美军一个师极为困难,但是气打韩军一个师却很容易。

每次战役之后,韩军都被成建制被消灭,美国广播电视台播报:“韩国第2军团被歼灭,在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在不到24小时之内业已完全被消灭,不复存在,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

在志愿军灵活多变、勇猛顽强的穿插战术下完全不是对手,美军在几次战役中感到受韩军拖后腿,既要提供装备还得保护韩军,实在不堪重负。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5)

03 美国将领对韩国军队的看法

甚至在朝鲜战争中,沃尔顿.哈里斯.沃克的阵亡,都和韩国军队有关,沃克是朝鲜战争中美国阵亡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他是美军第八集团军第一任司令,曾经参加过二战,先后当过马歇尔、史迪威、巴顿的部下,担任第3装甲师师长

沃克曾经率领部队打得德军丢盔弃甲,在二战结束后升为3星中将,1948年,沃克被派到日本,成为第八集团军总司令

在战场上,他还被授权指挥韩军,除了总司令麦克阿瑟之外,沃克是美韩联军的实际的最高指挥官。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6)

美军五星上将-沃克

但是沃克的作战风格没发挥什么作用,因为韩军“闻风丧胆”,只要战场上有一点响动,韩军就逃跑的不见了踪影,甚至连美军都追不上。

在长津湖战役中,遭遇志愿军的沉重打击,导致美韩联军全线溃败,沃克又气又急,立即做吉普车前往三八线重整新的防线

当时的沃克很着急,让手下开车开快点,车开到汉城北部附近,看见了大量溃败的韩军,沃克气不打一处来,让手下开车直接抢道,结果韩军的一个无名小卒在抢道的过程中,把沃克的吉普车撞进了沟里。

这个在二战战场上凶名赫赫的“斗牛犬将军”当场死亡。

所以很多人都在调侃“韩军取得了朝鲜战争最大战果,击毙了美军中将,就连中国志愿军也没能做到”。

以至于凡是参与朝鲜战争的美国将领,对韩军的看法都非常负面

沃克反而是口吻最温的一个,他常说三句话,“我右翼的韩国军队不见了”“我左翼的韩国军队也不见了”“去找到他们,命令他们,不要逃跑,回到战场!”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7)

沃克被撞死

沃克中将因车祸丧生后,李奇微接过了美国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

1951年4月,总统杜鲁门解除麦克阿瑟的兵权后,李奇微又成为了“联合国军”总司令。

他创造了“磁性战术”,发动了“绞杀战”,给中国志愿军带来极大的困扰。

李奇微评价韩国军队是这样说的“除了跑什么都不会,拦截这样一支溃败的军队,犹如是拦截一场雪崩,因为他们撤退时的速度是前进的3倍!”

马修·邦克·李奇曾经在1943年7月的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实施了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

还在1944年6月率部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连李奇微这种二战名将,都毫不避讳的表示,面对韩军这种盟友的沮丧。

美军其他一些将领也在回忆录中写道“每当战斗打响之后,就能看到韩国军队四散溃逃,导致阵地出现缺口,这时候中国军队更能发挥出迂回和穿插的优势战术”。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8)

李奇微

当今天的韩国总统尹某人,强调美军当年如何在长津湖战役中取得“奇迹般的成果”之时,不知道美军会作何感想?

韩国评价这段历史的客观、真实吗?或者跟直白一点,韩国有啥资格和脸面来评价这段历史?

当然不排除,韩国历史教课书编辑们的想象力,掩盖不堪的历史就算了,还能颠倒黑白,信口雌黄,但是朝鲜战争不只是韩国不堪的历史,也是美国的战败史。

我们来看看美国人尤其是曾经参战的美军将领们,是如何评价中国志愿军的? 这才是最真实、最客观的评价。

04 敌人的敬畏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陆军上将马修·邦克·李奇微在他在所著的《朝鲜战争》中回忆到:中国军队没有装甲车辆,只有少量的炮兵,他们不为复杂的通信手段所累,装备轻便,只携带手中的轻武器。

他们习惯各种极端恶劣的天气,习惯忍饥挨饿,有高度的纪律性,经受过严格的训练,中国军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

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此外,他们还利用地道、矿井和村落进行隐蔽,“中国军队来了,我们的灾难也降临了。”

李奇微的前任,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勋章最多、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被誉为美国军事领域的一代奇才

在中国志愿军参战之前,他曾公开狂妄地说:如果中国敢出兵,就把他们打回石器时代”。

可是在战争结束后他却说“如果这一行动成功的话,我希望能在圣诞节之前把孩子们送回家,结果却让他们把遗骸留在了朝鲜。”

他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当中国人介入战争后,美国军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大对手。”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9)

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55年2月7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朝鲜战争的教训》的文章。

其中引用了美军参联会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在1951年5月,国会上说的这么一句名言:“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雷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期间,曾担任第1集团军司令,是美军在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的主要指挥官

参与制定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计划,布莱德雷的话被认为是美国后悔参与朝鲜战争最有力证明。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0)

美军参联会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对朝鲜战争的评价是“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败退”

艾奇逊是冷战时期美国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作为杜鲁门的心腹,曾经在詹姆斯·伯恩斯和乔治·马歇尔手下工作

参与了杜鲁门时期的历次重大外交活动,从“马歇尔计划”到建立“北约”的过程中,艾奇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海军陆战队是美国最强战斗力的一支兵种,他们曾在二战中和日本血拼,并立下了赫赫军功,在美军中就是神级地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中国志愿军多次交战,这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对志愿军的评价更加客观

他们表示,中国军队的规模其实并不大,因为他们喜欢把大战役分成多个小战役来作战,这就是中国军队的灵活之处,中国军队的强大是其他国家想象不到的

而且中国的伤亡往往还没有美军等的伤亡多。

根据美军陆战一师作战处长回忆:“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致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1)

美国陆战一师

美国出版的《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记载: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

数十万官兵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05 长津湖战役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

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美军精锐“北极熊团”被全歼(第七师31团),美军“王牌之中的王牌”陆战一师被击溃,伤亡惨重,利用海路脱离战场

这也意味着“联合国军”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根据中国战史的记载,长津湖战役共歼敌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2)

长津湖战役

无论是长津湖战役、还是上甘岭战役,乃至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总兵力55.3万人,地面部队42.33万人,作战飞机1100余架,3个航母战斗群在内的,海空兵力13万人,具有海陆空一体化的作战能力。

在战前,刚在“二战”中获胜的美国人,并未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中国人民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军需物资供给紧张,更不要提空军、海军了。

然而,志愿军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英勇奋战,粉碎了敌人的作战计划,最终把敌人逼到了谈判桌上,签订了停战协议。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3)

志愿军战士

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让很多人不可思议,心存疑惑、不服气,于是就有了今天韩国尹某人所谓的“人海战术”,可以说,这是韩国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集中体现。

06 致命的“人海战术”?

造成中国志愿军伤亡非常巨大的原因是武器装备太过落后,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认为中国志愿军的伟大胜利是什么“人海战术”

从1883年马克沁机枪问世之后,冷兵器时代的“人海战术”在强大的火力面前,已经毫无意义

不要说是“人海”了,就连以前冲锋陷阵的骑兵也扛不住这种火力,何况是面对二战之后,海陆空一体化的美军呢?

中国志愿军将要迎战的美军,则是拥有100多辆重型坦克、300余门轻重火炮

士兵穿着厚厚的御寒棉服,携带着充足的战地口粮,配备的轻武器则是大量M系列各类机枪、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还有打不完的枪弹

此外在海上有7艘航空母舰,500余架舰载战斗轰炸机。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4)

仁川登陆

所以今天,当尹某人提到“人海战术”的时候,本质上不是在抹黑中国志愿军,而是侮辱美国人和韩国人,以及相信所谓“人海战术”的所有人的智商。

我们同样可以看一看,美国军方的文献是怎么看待志愿军的作战能力的。

志愿军发起攻击之时并不是直接对敌方阵地猛冲猛打,而是很讲求战术,非常善于步兵的机动,在步兵渗透方面尤其出色

完成渗透之后,步兵从几个方向发起攻击,也就是说,数量很少的志愿军就都拥有一场战斗的指挥权

制造出兵力人数众多的假象,和美军判断的兵力有很大的差距。

随着战场上的变化,在班长的统一领导下,调整自己的作战方式和状态,更为有效地打击敌人。

小队中的三人分别负责进攻、防守和支援,作战队形为三角形,小队之间的距离,拉开到了25米到40米之间,组长站在后面统御全局,以便根据实际战斗状况及时调整应敌策略。

这样作战的好处在于,万一前面的其中一个小队处于劣势,后方的队伍能够及时上来增援。并且因为彼此之间作战距离较远,伤亡就会大大降低。

截止到现在,中国志愿军的“三三制对敌战术”,依然是在现代的步兵战术中被广泛使用。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5)

志愿军战士

尤其到了夜间,这种三人小队的优势就会被展现到极致,因为到了夜晚,美军的飞机就会失去目标,变成了盲人,方便战士们隐匿行踪,打击敌人。

中国志愿军的冲锋,往往在黑夜的掩护下,分成独立的战斗小组,匍匐前进或者交叉掩护推进,每个战斗小组之间都散开一定距离,确保不会被敌人火力收割。

当进攻掩体时,当推进到掩体附近时,要么投掷手榴弹,要么使用机枪或者冲锋枪进行火力压制,然后其余人员按照次序冲锋,直至夺下掩体。

当与敌军当面对决时,在坚持战斗小组分散冲锋的基础上,各个战斗小组既有配合又有分工,有的左右穿插包围,有的负责占领有利位置,有的负责断敌后路

这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感觉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左右还有放冷枪的,四面楚歌,心态就给搞崩溃了。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6)

水门桥

中国人民志愿军主要是由经历过解放战争的将士组成,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

各种大大小小的战斗,指挥才能和单兵作战能力,都是在千百次的战斗中磨炼出来的,个个都是“武德充沛”

他们深知在热兵器横行的年代,人海战术根本就对抗不了敌人的枪支炮弹。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7)

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士

志愿军战士手中最常用的重武器只有手榴弹,因为数不多的迫击炮的炮筒因为寒冷而收缩,炮弹根本放不进去!

所以不得不冒着美军的枪林弹雨,拼死靠近美军的阵地,然后成批地扔出手榴弹,美军被从天而降的手榴弹炸得四处躲避

这种打法,美军从没见过,幸存的美国士兵回忆道:中国军队的进攻就像海浪一样,可我们不知道海浪的尽头在哪里。

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在他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对于有些人所谓的“中国人靠人海战术去的战争胜利”的说法,进行了有利抨击

中国志愿军的确有“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情况,但这个根本不是什么“人海战术”,这是一种阵地战

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防御部队,同时还会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

亚历山大还强调,志愿军让人望而生畏的不是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或夜间的悄悄渗透。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8)

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

美国人根本无法想象,中国志愿军的民族精神和战斗意志,当美军在吃着牛肉,鸡腿,喝着热咖啡打扑克牌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的敌人在吃生豆子,渴了就抓把雪解渴。

如果美军得知志愿军战士可以潜伏于雪地里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即使冻伤也要等到冲锋的号角时,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军纪严明。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19)

冰雕连

如果得知志愿军战士,在激战两天两夜毫无休息的情况下,可以冒着暴雪寒风,在漆黑的夜晚走山路,下冰河。

为了赶时间不吃不喝,一路累死、累晕很多战士的情况下,赶到阻击阵地,封住了包围圈时,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人。

全文完,感谢阅读,请顺手点一个赞

视频版请点击一下链接

韩国将抗美援朝的胜利归结为“人海战术”,这本质上是在侮辱谁?

韩国对于抗美援朝的态度(韩国将抗美援朝定义为)(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