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芳华》热播。影片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屈指算来,影片中的女主角何小萍到现在,至少也应该是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了。真是人生易老,最忆是芳华!
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物质生活远没有现在这样丰盈,甚至可称得上是贫乏,但过年尤其是农村过年时,我们却感到特别的热闹、快乐,不少人都是在哼着民谣中过完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春节。只是,何小萍那个年代的人曾经哼过的耳熟能详的过年民谣,不知还有几人记得几首?
时至今日,渐行渐远的年俗,日益式微的传统,带走了关于年的种种感受,让年味愈来愈淡。
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东西南北中,过年风俗不一。不少丰富多彩的过年民俗,在民谣中都有体现。
比如老北京,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的征兆,有一首民谣曰:“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不过,绝大多数地方,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说到过年,东北人特别注重在过年的时候讨个吉利。“姑娘要花,男孩要炮,老头要个新烟袋,老太婆要副裹脚套。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
这首民谣中,“讨”字贯穿始终。而河南人也有着相同的爱好:“年来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个煊(xuan)棉袄,老头要个新毡帽。”
过年民谣中,反映小年到大年三十之间的民俗众多。如山西的:“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二十四,刷下对子写大字;二十五,家家户户糊窗户;二十六,上街去割过年肉;二十七,全家老小都洗脚;二十八,糕儿馍馍两笸箩;二十九,提上壶壶灌烧酒;年三十,供上祖宗摆上肉。”
河南的:“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贴门旗儿(春联);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
还有陕西的:“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湖北的:“二十三,打土尘;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洗金漆(洗澡);二十八,刜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方言读yā),鐤罐咵。”
这些民谣,唱起来朗朗上口。
湖南人的过年民谣也蛮有韵味。如长沙的:“辞了灶,年来到,妹子要花,伢子要炮,婆婆要新衣,爹爹要新帽”。
邵阳的:“二十一,做准备;二十二,扫庭院(大扫除);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杀年猪;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贴对联;二十七,杀线(阉)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尼(方言),炖烂煮烂呷(qia) 。
衡阳、永州的:“二十一,打主意;二十二,上街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砍猪肉(或杀肥猪);二十七,杀阉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团圆酒。”
过年时,小孩子最是无忧无虑的了:“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过了三十,就要拜年了,这会儿的童谣就会唱道:“大年初一就是好,老老少少起得早。穿新衣,戴新帽,烘年火,放鞭炮。烤罢年火往家跑,拜罢年来兴致高。一拜爷爷福寿高,二拜奶奶永不老,三拜爹爹身体好。全家老少都拜了,欢欢喜喜吃年糕。”孩子们一边给大人拜年,一边讨要红包。
在又一个春节来临之际,重新寻找一下过往的记忆,回味一下儿时听过的过年民谣,从民谣中感受那份浓浓的年味,感受传统文化和过年风俗的魅力,其乐融融。
这些年来,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央视春晚的渗入,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让许多人感到年味已淡,催生了一种念旧情结。
人们期盼,中国人的春节,不仅仅是一个万家团聚、开心的节日,更是一个文化含金量高的节日。这样的传统节日,不能也不应该缺失过年民谣的点缀。
作者简介:高福生,网名高山有好水,现居衡阳。知名时评作者,资深驴友,户外摄影、美食品赏达人,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和签约摄影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