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天津卫视《开开心心年年好》德云社相声春晚的节目中,相声大师马志明给了郭德纲一块带有“马派传人”字样的醒木,对郭德纲也颇多称赞,并和他一起演唱了太平歌词《鹬蚌相争》,切合了那一场节目的主题——薪火相传。在另一档电台节目当中,马志明大师也丝毫不掩饰对郭德纲的喜爱和看重:“德纲最大的功劳就是他把相声带火了......他不是我们家徒弟,但我认为他应该算是我们家的传承人。”马志明大师正式认定郭德纲是马氏相声的传承人,这是相声表演者的莫大荣耀。但是郭德纲的师父是侯耀文先生,师爷是赵佩茹,在师承上与马氏相声并没有直接关系,那为什么马志明大师还要认定郭德纲是马氏相声的传承人呢。

马志明为什么说郭德纲是马派传人(马志明为什么认为郭德纲是马氏相声的传承人)(1)

马氏相声是中国相声界时间最长的相声世家,最早一代要追溯到马三立大师的姥爷恩绪。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马三立大师的父亲,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第三代就要数马三立大师和他的哥哥马桂元了。马氏相声第四代的代表人物就是马三立大师的儿子马志明和马桂元的儿子马敬伯。第五代,马志明的儿子马六甲,在早年就拜了王凤山为师,但是在相声舞台上出现的并不多。这就是马氏相声传承的基本情况。

马氏相声的集大成者或者说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数马三立大师,配得上相声泰斗的荣誉称号。马德禄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上学,马家能出个读书人,以后能够地位显赫,光耀门楣。早年,马三立和哥哥就读于天津市汇文中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兄弟二人只能辍学去学相声。经父亲的引荐,马三立拜相声八德之一,外号周蛤蟆的周德山为师,但主要的传艺还是由父亲进行的。由于是相声世家,马三立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长久的演出中,形成了独特的马氏相声风格。马氏相声的主要风格是凸显民间的市井文化,从小人物入手,经常以自嘲、讽刺的口吻叙事,从不刻意地去逼观众笑,而是用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技巧把包袱抖出来,让观众感觉到回味无穷,每当想起这个包袱来,还会发笑。

马志明为什么说郭德纲是马派传人(马志明为什么认为郭德纲是马氏相声的传承人)(2)

马三立大师的《逗你玩》就很典型,小偷对孩子说,我叫逗你玩。小偷偷孩子家的东西,孩子在门外连忙向屋内干活的母亲说:“妈妈,妈妈,他拿咱们家衣服了。”妈妈问:“谁啊?”小孩:“逗你玩。”妈妈很生气,这孩子越来越淘气了。等到最后出来一看真的被偷了,妈妈连忙问:“到底是谁拿的?”小孩:“逗你玩。”这时候马三立大师翻了一句“还逗你玩啊”作为相声的底。《买猴》也是着眼于小人物,表现了一个粗心大意的马大哈。《开粥厂》充分表现了玩笑、嘲与讽的结合,特别是里面马三立大师的经典语录,曾子曰:“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曾子曰:“不能饱汉不知饿汉饥。”曾子曰:“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可见马氏相声把市井中的小人物和自嘲、讽刺玩到了极致。

马志明为什么说郭德纲是马派传人(马志明为什么认为郭德纲是马氏相声的传承人)(3)

郭德纲的表演风格和马氏相声还真的挺像,特别是他早期的相声作品。例如说《我要幸福》,描述了一个小人物为追求幸福遇到的囧事,把自嘲运用得来去自如。包括《西征梦》《夜行记》《东游记》《朋友论》(也叫情义千秋,好几个名)等等,这些都是用小人物所经历,所遇到的事情,在各种冲突的条件下,把笑料展现出来,自嘲和讽刺也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想,郭德纲的相声表演受到的马氏相声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在表演上有意无意地展现的一些相声技巧也很有马氏相声的味道。我想,这也是马志明大师为什么认定郭德纲是自己家的传承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