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浅识#

小结胸病和大结胸病还是相差比较明显的,而且发病率也相对更高一些。小陷胸和痞证的泻心汤怎么区别呢?痞证主要是气机壅塞,可能夹杂着水饮、湿气、食物,但是根本是气机不畅引起,其他是派生出来的,而气机不畅可能是外感误下,邪热内陷。不过和小陷胸来源于痰热互结还是不一样的。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汤主之。

小陷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陷胸病病位局限,正在心下,脉浮滑,浮有热,滑有痰,所以本病是热与痰结与心下。和大陷胸的区别是一个痰热互结,一个是水热互结,一个病位局限,一个病位相对广泛。黄连泻火,半夏燥湿化痰,瓜蒌清热化痰润下。所以本病用药不是以下法为主,而是清热化痰为主,解开痰热互结的现象,病症自然缓解。这也是本病邪实较轻,可以缓缓图之而不伤正气,而大陷胸汤病症较重,但快速泻下,使用猛药才能达到目的。

伤寒论小建中汤原文原方(伤寒论偶感小陷胸汤)(1)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说明结胸证的成因,之前都是说是太阳误下,其实太阳少阳并病误下也有可能成为结胸,腹泻是因为阳虚,水浆不下是因为结胸。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胺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这是寒实结胸,没有热证,用三物小白散方,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巴豆性温,泻下攻痰,桔梗祛痰散结,贝母化痰散结,还是以寒痰为主要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