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里发生着怎样的自然故事?早起的鸟儿真的有虫吃吗?树木是在白天还是夜晚生长?公园里的空气更清新吗?
11月1日,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市绿化市容局分会场“生态践行活动”在长宁区中山公园举办,通过专业人士带领讲解,引导市民阅读植物、聆听自然、认识古树和理解碳汇。
一座城市公园的价值
中山公园总是热闹,处处充满人语鸟鸣,满眼是绿。但如果把这座公园的价值数字化,它究竟可以带来多少效益?
中山公园展板。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图
浏览现场活动展板,2021年,中山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00.12万元,每公顷森林服务了长宁区45293人,产生了201.83万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森林碳汇是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封存、固定在木质生物量中,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中山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138.39吨/年,折合每年固定507.89吨二氧化碳。该公园每年灯用电约15万度,约等于118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换算下来,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可以抵消4年的灯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山公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22.08万元。其中,古树资源创造出的生态价值达5.63万元,占整个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25.5%。漫步公园可以发现众多古树,登记在册的古树就有香樟、广玉兰、银杏、悬铃木、刺楸、朴树、青枫、榔榆、丝棉木、罗汉松、香榧、黄连木等12种20株,树龄在100~150年。
在中山公园,森林康养功能尤为突出,其次是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和林木养分固持作用。
公园里的自然故事
中山公园里有一个“绿色岗亭”,它是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记录着公园里悄悄发生的自然故事。活动现场,国家林草局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殷杉分享了三个小故事,关于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和减排滞尘。
中山公园的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绿色岗亭”顶部设有一个精密的声音采集器,记录着自然环境的声音数据。监测发现,鸟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凌晨4时至傍晚7时,早上5时达到峰值,大多数鸟类此时开始出来觅食。而虫子的活跃阶段大多在晚上(零时到5时),少有早起的,5时后昆虫声迅速减弱。
中山公园夏季的三种声音ACI指数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于是就会变粗。套在树干上的径向生长仪,可以微米级的级别来记录树干的“胖瘦”变化,“我们发现,树干是在晚上悄悄变粗的,像小朋友一样。”另外对比香樟作为优势树种的近自然林和香樟纯林,近自然林中的香樟树年均胸径生长要比纯林的多15%,年均固碳量比人工纯林的要多一倍。
中山公园的空气质量也更好,其PM2.5平均浓度仅为上海市平均值的75%。研究发现,叶片表面粗糙度越大,自由能和蜡质含量越小,叶片越密集,滞尘效果越好;针叶树种的滞尘能力高于阔叶树种的。大气中漂浮的小于1微米的颗粒物在叶片上可以“凝并”成为3-5微米的大颗粒物,于是被雨水冲刷或被气孔吸附到植物里,从而净化空气。
这些研究有什么作用?殷杉表示,减排滞尘的相关研究表明,植物结构的郁闭度越大,其对颗粒物的去除作用越显著。一般来说,郁闭度70%-85%最为适宜,过于密集也会影响植物的后续生长。各种树木也要搭配种植,乔木、大灌木、小灌木的比例维持在1:2:5左右,目前在浦东新区的绿化带改造中已有应用。
用科学方式提升森林质量
殷杉认为,生态监测是用科学方法去聆听人和自然的对话,用科学方式提升上海的森林质量,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而这样的生态监测,在浦东金海湿地公园、崇明种种片林等地也有分布。未来,上海共计划设置12个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从中心城区、近郊到远郊,主要评估森林游憩、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等八个方面功能。
2020年,上海的森林覆盖率为18.49%,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9.5%。在绿色增长的同时,殷杉表示:“我们想知道森林对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贡献,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从而指导林业部门科学种树。未来,种树的空间越来越有限,(需要知道)如何在有限空间里发挥更多功能,形成质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