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坐月子回复,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恢复的速度还是不一样,这也跟坐月子期间自己的心情有关,很多人在产生产后抑郁但有些宝妈们却恢复很快,也很快乐,其实这可以根据你的身体反应看出来,但具体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首先坐月子期间看气色就可以看得出来,其次我们也可以根据恶露的排放情况看出来,那么究竟如何通过恶露来得知孕妇具体的恢复状况呢?这些问题在这篇帖子里我们将会很详细的讲解出来。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1)

其实我们可以根据每天恶露排放的排出量、色泽和气味变化等一系列来判断,这样一来各位宝妈们就可以及时掌握自身子宫恢复的情况。这一期我们重点地讲一讲恶露,什么是恶露?什么情况下的恶露才不正常?无论是刚生好还是没生的妈妈都可以看一看,毕竟女人都要经历这一步。

— ❶ —

问题一:恶露是什么?

首先恶露是孕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情况的重要参考,排放物含有血液、粘液、坏死蜕膜等组织,气味有血腥味。恶露的颜色和状态会随着时间会逐渐减轻,持续时长4~6周。

— ❷ —

问题二:正常恶露什么样儿?

2.1颜色区分

恶露排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期间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是一个阶段一个颜色,如果这个期间没有到达第二周没有发现另一个颜色的时候,也请宝妈们请问一下家里的人或者询问一下医生情况,是不是自己的恢复得不好。

2.2具体区分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2)

正常情况下恶露分为三个阶段,且肚子不会疼痛:

血性恶露:生完3~7天,量多,颜色鲜红,血腥味重。

浆性恶露:生完7~15天,量逐渐减少,颜色变淡,棕色或粉红色。

白色恶露:生完3~5周,量很少,没有血液,白色或淡黄色。

— ❸ —

问题三:什么情况属于恶露不尽?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3)

恶露是宝妈们生完宝宝后都会排出的东西,那么对于恶露排放的时间周期长短,是怎么判定的呢?一般情况下恶露的排放周期一般是两周到四周,如果这段期间恶露已经排完了的话,说明宝妈的身体状况恢复得比较好,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宝妈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恢复期才能完全排干净,那么第二种阶段的宝妈,一定要去医院看一下医生,让医生给宝妈身体恢复状况给出建议。

当生完6周后仍然有恶露或者不规律的子宫出血,就属于恶露不尽。通常恶露不尽和顺产还是剖腹产没什么关系,反而是和产后妈妈的休养好坏、是否母乳喂养有关。产后妈妈应该有意识地注意休养,请专业机构帮助子宫恢复,坚持母乳喂养,可以缓解恶露不尽的情况,避免后期疾病的恶化。

另外引起恶露不尽的原因还有:

3.1子宫恢复不良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4)

这是最常见的恶露不尽的原因,由于子宫收缩不好,在B超下会看到子宫比正常要大,宫腔内有积液、积血,导致恶露不断。

3.2产褥期感染

由于感染(产后盆浴、过早性生活、手术消毒不严等)导致的恶露不尽,妈妈们会出现白细胞升高,恶露有臭味,肚子有压痛,常伴有发烧。

3.3组织物残留

当胎盘、胎膜等组织残留在子宫里时,会有恶露不尽,常常夹着血块,一般还会伴有肚子疼。

3.4不当的食补

产后妈妈服用了大量的生化汤或者活血化瘀的药物,也是导致恶露不尽的原因之一。

— ❹ —

问题四:如何促进恶露排出?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5)

虽说不同的妈妈恶露情况不同,但正常都会在一个月左右排完。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促进恶露排出呢?

4.1让宝宝多吮吸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6)

宝宝的吮吸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有效促进恶露排出。同时吮吸也可以刺激泌乳素的分泌,有利于妈妈下奶。

4.2吃些促进恶露排出的食物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7)

益母草、生化汤、山楂汤、红糖水等都可以促进恶露排出,但是妈妈也要注意不要过量,防止引起恶露不断,最好听取医生的意见。

4.3组织物残留怎么办

B超查出组织物残留的妈妈,需要清宫手术,还要预防感染。

4.4产褥期感染怎么办

产褥期的感染主要以预防为主,洗淋浴,不要太早进行夫妻生活。已经出现感染的妈妈,需要抗生素治疗,搭配中药促进子宫收缩,同时还要坚持母乳喂养。

4.5子宫恢复不良的应对

月子里的妈妈一定要注意休养,当检查发现子宫恢复不良时,需要进行子宫收缩的治疗;必要时还需要抗生素预防感染。

— ❺ —

注意事项

产后恶露怎么样才是正常(产后妈妈都有恶露)(8)

恶露排放期间,一定要切忌着凉,此外一定要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刺激子宫发生良性的宫缩,促使我们的废物恶露排出,对我们的产后恢复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适当的下床运动也会对排恶露有所帮助。最后希望宝妈们在做月子期间更够脱胎换骨比之前更加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