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陕西来说,在西咸新区设立秦创原总窗口,其战略方向是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
不久前,西咸新区召开了一次规格颇高的会议,宣布了几个关键大事:一是累计兑现资金高4亿,二是发布升级政策措施,三是公布十大特色产业园区。从这个意义来讲,秦创原“CPU”价值越来越大。
大会:一次重要的会议
不可否认,延宕反复疫情形势下,形势复杂严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成为明确要求。
这个挑战,是所有城市和地区必须要闯关的“峡谷”。同时,这也是一个“危和机并存”时代——必须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并为未来打好基础。
远的暂且不说,就以今年的陕西为例:比如,借助新能源崛起,陕西汽车产量首次跻身全国前十;比如,榆林正式成为“中西部非省会GDP第一城”。
西咸新区西部云谷实景图◎NEWS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大西安发展时代和“西安都市圈”获批下,作为首个“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发展路径和“解题”方式,已愈加清晰。
这个全新的赛道,就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其模式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亮点、陕西创新发展的品牌。
2022年8月26日,西咸新区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秦创原总窗口政策兑现暨接续政策措施发布大会》。作为秦创原一年的“兑现”总结,一些全新的政策和规划,也在这次会议上亮相。
这其中,有几个数字尤引人注目:去年以来,各项政策总计已兑现奖补资金4亿(“免申即享”类比重超90%)。截至7月底,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5亿。
西咸新区召开相关会议◎NEWS
这些数字的背后,有效缓解了市场主体面对疫情影响和外部环境冲击所承受的压力。
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支撑带动下,西咸新区交出一份答卷: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达34%,工业增加值增长41%,财政收入增长20.9%,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增长36.50%。
从数据上来看,西咸新区多个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尽管遭遇了严峻的外界形势挑战,相关主要经济指标整体好于预期。
可以说,秦创原总窗口已成为西咸新区最大发展机遇,也是这个高规格会议召开的背景。
规划:最新规划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公布了《秦创原总窗口特色产业园区布局总体方案》,规划布局10大特色产业园区正式对外亮相。
应该来说,这十大特色产业园区颇有看点。一个超大型城市,不仅在于面积,更重要是有多个主力的支柱产业,并将形成多种类型产业的组合。
产业布局方面:重点打造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3条主导产业链;打造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临空经济、自动驾驶汽车、大健康等7大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数控机床、现代金融等N个特色产业。
目标到2025年,3条主导产业链基本成链,7个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集聚规模;10大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集中聚集规模显现,园区总产值规模达2000亿以上。
西咸新区十大产业园区◎制图/城记智库
比如,“全面代管”下,西安突破了内陆对外开放的“瓶颈难题”。超级机场的打造,为“国际交通枢纽城市”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空港新城已全面纳入大西安一体化规划,诞生真正意义上的“临空经济区”。
从国家地位上,这里是大西安唯一拥有“临空、自贸、保税、口岸、跨境、航权”六大开放功能平台,堪称“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在最新规划上,“西咸新区·空港临空经济产业园”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有效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制造等临空偏好型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百亿级临空制造产业承载区。
隆基绿能在泾河新城的中央研究院◎NEWS
在大西安“重归制造业”战略下,“北跨”成为全新的产业热土。
比如,作为陕西最高市值的隆基绿能,它是从西安走出的全球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在大西安发展时代,隆基绿能“北跨”泾河新城,打造出一个“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西咸新区·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就以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为承载,以光伏领域龙头企业隆基绿能为核心,着力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主体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地,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西咸新区官方表述,也更加明确:西咸新区未来将举全区之力推动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特色园区承载 重点产业集聚”的发展新格局。
发展:园区与政策
可能有些人会不太明白,既然有了开发区,为何还要设置“园区”?这两者,有何区别和关联?
通俗来讲,“园区”是城市和开发区的功能组团和产业载体。它是指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以同为国家级新区的上海浦东为例,就拥有多个不同的产业园区。
比如,拥有“一区六园”的张江产业园区,占地42.1平方公里,核心园规划面积由原来为25平方公里,形成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等,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园区。
张江产业园实景图◎来源/今日张江
因此,基于开发区的政策和发展基底,园区在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积极示范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整个上海,目前拥有40余个特色产业园区,集中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在线新经济等七大核心产业领域。2021年,上海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建设一批代表上海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特色产业园区,通过所聚焦的特色产业将共同引领上海市产业发展方向。
可以说,园区是企业和产业聚集的主要片区,是观察开发区发展的窗口。
为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做大做强,西咸新区还将实施六大计划: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计划、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招商引资突破计划、人才智力支撑计划、多元融资保障计划、品牌形象打造计划。
西咸新区“151”产业发展空间体系◎来源/西咸官网
园区发展,企业是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西咸新区升级了去年“18条举措”,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这个“营商环境新20条”,围绕“项目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制定7个方面20条改革举措。
在完善人才政策服务方面,西咸新区发布《关于打造秦创原人才聚集高地进一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41条支持措施,主要聚焦产业需求导向、聚焦政策含金量、聚焦人才生态圈、聚焦政策竞争力等四个方面。
与此同时,西咸新区持续优化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打造“3 1 1”政策兑现新模式,今年以来已惠及企业近4000家,是2021年全年的6倍。
这次会议上,政策兑现环节中有21家企业代表分组依次上台,见证累计4个亿的兑现金额及全新政策的发布。发展,才是当下最大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