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棵树三年级下册(我是一棵树)(1)

我是一棵树,路中间的一棵野生核桃树,我在这条路上生长了多少年?以我的树轮计算,估计也该有一百年了吧。

野生核桃多生在深山大林中,多数人难得一见,它没有饱满的叶片,没有鲜艳的花朵,甚至也没有浑圆的果实,就算有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觉得野生核桃的壳太厚太坚硬,想要吃到里面少许的一点果实,非要费上一番力气。因此,这种野生的核桃,一般多是自生自灭,春生秋落,或者成为一些鸟雀和松鼠的口腹之食。

我作为长在牛背梁这样的高山大壑中的一棵核桃树,多少年来,几乎无人问津,我寂静地生,寂静地长,寂静地长在这深邃幽静的秦岭山中的牛背梁,没有人知道我的欢乐,也没有人懂得我的孤寂。从春到秋,从冬到夏,我就在岁月的更迭中,默默地增加着一圈一圈的年轮。

春天,我会开出不起眼的小花,细细的碎碎的,暗淡的黄绿色,遍布在绿叶之间,还带着一点淡淡的幽幽的苦涩,因而引不起任何的注意,包括蝴蝶和蜜蜂,也很少到我的跟前来。

其实,很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寂静和孤独,可是有一天,牛背梁上来了一群人,说是要在这里开发一个原生态的森林公园,他们在这座山上跑上跑下,也在我的身边跑来跑去,最后,一伙人在我的身边站住,研究我的去留问题。有人说,这个地方要修条路,这棵树正长在路中间,有些绊事,应该将它砍掉。一个年龄稍长的长者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之后,说这棵树应该留下,野生核桃虽然算不上是名贵的树种,但这棵树少说也有近百年的树龄了,砍了挺可惜的,咱们建的是生态公园,就是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进行原生态建设。于是,我就这样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留在了路中间。他们在我周围筑石铺路,独独绕开了我,我没有受到一丝伤害和疼痛。为此,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了,我就这样,站立在了道路中间,成了最显眼的一棵树。本身,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棵树,可是,因为生态保护理念,我成了一棵来牛背梁的所有人都无法忽略的树,他们来来去去都要从我的身边走过,他们说的悄悄话,我都能听到,这么多年来,我见证了无数的人与事,南来的,北往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城市里的,乡村里的,无数人的欢喜和悲伤,我都看到,并且与他们一同悲与喜,一起经历着人生和岁月的四季,在这座山中,他们从不避讳我,我也一直坚守着他们所有的秘密,他们是我身边的过客,而我却是他们最忠实的朋友。

所有的生命在大自然中都是平等的,就像红花和绿叶一样,它们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价值。这几年来,因为我长在路中间,秋天的时候,一些游客从树下经过,见到地上滚落着我的果实,就小心翼翼地拾起来,剥去皮,拿到路边的溪水中一清洗,他们看出了我的价值,说我的果实可以作为文玩,或者用来赏玩,或者用来健身,或者用来雕刻,于是,我便成了文玩核桃。想必许多人读过魏学洢的《核舟记》吧,这个小小的精妙绝伦的核桃小舟,刻的是苏东坡与黄庭坚一行游赤壁的事,有人物等各类物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刻艺不能不说是精湛,内容不能不说是丰满,而这个精巧的核舟,便是用小小的野核桃雕刻成的,正是因为它的厚度和硬度,又让它有了供人雕琢和玩味的价值。见他们在树下认真地找寻我的果实,于我又似乎是莫大的安慰,仿佛在他们的认真中找到了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牛背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又何尝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现在,我又成了人们眼中的艺术品,稀罕物,他们将我捡拾起来,或者串线成珠,或者握在掌心通经活络,或者用来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艺术珍玩。小小的野生核桃,也从深山里走进了都市人的生活,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生命,我更加热爱和珍惜,我希望我能够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永远青枝绿叶,青葱茂盛,绿绿地站在这条路的中央,为人们送来生机和清凉,以不负这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爱护。我愿意和牛背梁所有的树一样,为人类绿水青山的梦想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

我这么想着,雨便轻轻悄悄地来了,雨细细的绵绵的,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慢慢地滋润着我,一会儿,便洗去我满身的浮尘,叶片便逐渐又葱绿鲜活起来,有了水汪汪的清灵和生动。

我眼望群山,群山沉静安详,唯有绿意蓬勃,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