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鲲鹏用的是什么语言(鲲鹏之志华为的鲲鹏)(1)

前言

今天华为中国在微博公布了单曲《鲲鹏》,这首单曲引用了我国经典著作《庄子•内篇》中广为人知且大气磅礴的《逍遥游》

华为鲲鹏用的是什么语言(鲲鹏之志华为的鲲鹏)(2)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鲲鹏作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他的体型巨大,本质上是一条鱼,但却有变化的能力,可化作一种名为鹏的大鸟。这种海空两栖的神兽无不令人向往,华为选择这样大气磅礴的神兽,无不体现出该企业的志向,什么样的志向呢,鲲来告诉你。

古老的神兽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件事: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从北来,天乃涌出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大意是:说有一种名叫”鱼妇“的鱼,它的形象有些可怕,有一面是枯萎的,黄帝之孙颛顼复活后变成的。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古代的神兽都不是空穴来风张口就来的,它们往往有些来头,鲲鹏也不例外。

而鲲鹏的故事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中的五方天帝的五位臣子说起:

华为鲲鹏用的是什么语言(鲲鹏之志华为的鲲鹏)(3)

其中,这位北海神玄冥就特别的符合鲲鹏的变化,因为和鲲鹏一样他体型庞大人面鱼身,家又刚好住在北冥,当他是海神时就变为一条巨鱼,当他为风神时,又会变为一只大鸟。

于是乎在后人的考证下,北冥的鲲和鹏就被认定为是玄冥的两种化身。既然弄清了鲲鹏的来历,那就可以好好谈谈它的志向了。

古人常说要有鲲鹏之志,那么鲲鹏(禺强)究竟有何志向呢?禺强家住北极,立于北边的极点在他的眼里哪哪都是南,就连东西都消失了,于是他立志要去南海,这是它所能去的最远的地方。

庄子借用禺强的形象去构造了鲲鹏这样的神兽,主要是为了与小鸟作比较,引出《逍遥游》中经典的小大之辩: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湌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华为鲲鹏用的是什么语言(鲲鹏之志华为的鲲鹏)(4)

大意是:

蝉和鸠嘲笑大鹏:“我急速飞起来,上颗大树是没问题的,有时候就算飞不到,也能安全着地,为什么要直上九万里向南飞呢?”鲲鹏笑笑不说话。

庄子评价这事是这么说的:“到郊外去的,准备三顿饭的量,当天回来,饿不着肚子,到百里外去就得准备舂一天的米,到千里之外呢?就得积聚三个月的粮食。着两只小家伙又哪里懂呢?”

《逍遥游》中谈的这个问题说明了一个问题,小鸟这样能力不足的动物眼界也是有限的,它不知道大鹏为什么要费力上九天,因此鲲鹏之志也就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华为鲲鹏用的是什么语言(鲲鹏之志华为的鲲鹏)(5)

结语

华为选择鲲鹏作为这次单曲的主旋律,无不透露着其志向之高远。即便华为是半导体与云计算行业中的后来者,起步较晚实力不足,但有鲲鹏这样的志向之后的事谁又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