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镜诚

2020年12月1日,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的赵亮(化名)在菜地捡到一只“大鸟”。回家后,儿子的提醒让他发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随即赶往派出所。

这只“大鸟”到底什么来头?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1)

一、

话说2020年12月1日晚,家住赵庙镇陈楼村的赵亮去自家菜地拔菜,准备明天给儿子做顿好饭。

来到菜地,他刚准备拔菜,冷不丁瞥见不远处有一只“大鸟”横卧在土地上。赵亮走上前观瞧,那只“大鸟”也没有飞走的意思。他约摸着“大鸟”应该是病了,于是将其抱回家中。

奇怪的是,任凭赵亮喂它什么吃食,这只“大鸟”就是不张嘴。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2)

因为赵亮读书不多,没有什么文化,一时拿不定主意。儿子回家后,赵亮将今天发生的事托盘而出。赵亮的儿子仔细地查看了这只“大鸟”,神情严肃提醒父亲:“爸,这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它应该是病了,还是赶快送到派出所,别耽误了它的救治。”

就这样,第二天清晨,赵亮就来到太和县公安局赵庙派出所,说明情况后,他将这只受伤的“大鸟”交到民警手中。

派出所民警当即对大鸟进行检查,大家发现:这只鸟不知什么原因,失去了飞行能力。奇怪的是,它的身上并无明显的伤口。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3)

随后,民警当即联系地方卫生院,给鸟拍摄X光片。最终发现,其胃部存在可疑物质。

因为这只“大鸟”相比普通的鸟类体型壮硕,尾羽呈纯白色,翅膀看上去强劲有力,民警认为,这肯定不是普通的鸟儿。

就在卫生院给鸟拍摄X光片的同时,赵庙派出所所长李伟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中华鹰匠协会的专家。看过这只“大鸟”的照片后,专家断定:该鸟名为白尾海雕,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性濒危动物,目前在我国数量极少。

众人恍然大悟。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4)

二、

继续叙述前,笔者有必要对“白尾海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提起“雕”,国人大多会想起“金雕”的凶悍。殊不知身为波兰的国鸟,白尾海雕同样凶猛异常。

白尾海雕体长一般为80-90厘米,属于大型猛禽。看它的名字,读者应该不难猜出,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纯白色的尾羽,故名“白尾海雕”。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5)

虽然属于猛禽,但是白尾海雕大多比较“懒散”,经常立在一处,一动不动。他的扇翅节奏较慢,如果把猛禽比作“武林高手”,白尾海雕更像是拿着一把重剑的游侠,一般不出手,一出手则一鸣惊人。

白尾海雕成年后羽毛一般为暗褐色,这和赵亮捡到的那只白尾海雕的特征相符。值得一提的是,白尾海雕雌鸟的体型要比雄鸟大,它们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翅宽圆而钝,飞行节奏较慢。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6)

白尾海雕一般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主要以鱼为食。此外,白尾海雕也捕食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免、狍子等动物。

总而言之,若不是白尾海雕失去飞行能力,赵亮很难将其带回家中。

书归正传。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7)

派出所询问中华鹰匠协会专家的意见后,后者建议:立即将这只白尾海雕送往动物救助中心救治。

就这样,派出所所长李伟与民警连夜驱车四百公里,赶赴距离太和县最近的江苏省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行救治。

经过救助中心的专家诊断,这只白尾海雕很可能是因为捕食了“吃下毒物的鸟类”,这才导致中毒。

三、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8)

其实,白尾海雕之所以被列为濒危动物,除了环境污染,生存环境被压缩以及遭到捕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杀虫剂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环境毒素滴滴涕开始被农民用作杀虫剂,大量喷洒至农田。青蛙和鸟类食用中毒的昆虫后,又被白尾海雕捕食。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9)

作为食物链的最后一环,毒素最终在白尾海雕的体内存积,进而影响到它对钙质的吸收。最终结果就是,白尾海雕的蛋非常易碎,孵蛋时在母鸟的重压下,往往会破碎。白尾海雕的生育率降低,这就导致这种鸟类的数量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禁止使用环境毒素滴滴涕作为杀虫剂后才有所改善。好在白尾海雕的分布范围较广,这才逐渐恢复元气,种群数量日趋稳定。

2020年12月6日,被村民赵亮捡到的那只白尾海雕逐渐恢复活动能力,渐渐康复。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10)

其实,笔者在查询过相关资料后发现,这并不是第一次“白尾海雕”接受人类救助的案例。

早在2017年3月12日,家住新疆玛纳斯县的刘忠德在玛纳斯湿地拍摄作品时发现了一只生病落水的白尾海雕。他立即将其救上岸,并将海雕送到湿地管理办公室进行救治。

对于安徽太和县来说,这也并不是当地首次救助国家保护动物。

四、

就在救助白尾海雕的约莫半年前,太和县公安局坟台派出所接到电话,称辖区程园村村民发现一只野生鸟类,请求民警前往救助。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该村民的三轮车上,有一只长得很像“丹顶鹤”的鸟。它“红眼,长嘴,白脖,灰翅”,很是傲娇。

这只鸟看见有人来,骄傲地背过身去,众人都忍俊不禁。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11)

之后,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并及时联系了太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赶到后,经过鉴定这才发现:这只鸟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禽白枕鹤。

最后,白枕鹤被移交给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救助和保护。

鲜为人知的是,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白枕鹤新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12)

早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前,太和县所属的安徽阜阳就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 4纲24目53科146种,约占全省498种的30%。

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大鸨、白鹳、黑鸛;二类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环颈雉、鸳鸯、雀鹰、猫头鹰和黑斑蛙。

国家保护动物十分珍贵,不仅因为它们稀缺,数量少,还因为它们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

可是,因为这些动物的稀有,一些不法分子就打起了歪主意。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13)

2011年6月,来自广东的林涛出于牟利目的,在一个爬行动物爱好者论坛上挂出了出售瑶山鳄蜥的信息。

上海的黄杰看到出售信息后和林涛取得联系,黄杰和其他两人将1500元汇到了林涛的银行账户,想要购买3条瑶山鳄蜥。

收到汇款后,林涛很快通过快递将瑶山鳄蜥从广东送到黄杰家。

随后,黄杰将瑶山鳄蜥放在上海一家宠物店内饲养。不久之后,公安人员在宠物店查获了鳄蜥。经鉴定,3条鳄蜥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14)

2012年1月21日,上海黄浦区法院先后对包括此案在内的两起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和购买的保护动物案件作出判决,6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至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

我们需要知晓的是,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六旬男子路边捡到10岁闺女(安徽男子在菜地捡到)(15)

笔者想起姚明曾经做过一个公益广告,他的广告词很出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的确,人们为了象牙而杀害大象、为了犀牛角而杀害犀牛、为了虎皮和虎骨而杀害老虎。利益面前,一切都成了生意。

除了宣传保护动物的思想,强调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必须严厉打击偷猎者,让他们得不偿失。只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最终达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

一一END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