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呀呀学语的孩子可以说完整句子时,家长们总是很欣喜。这种快乐持续到二岁时就开始变为家长的烦恼,孩子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星星会一闪一闪发光?”,“为什么那个小孩哭?”“为什么楼那么高?”“为什么你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为什么鱼要吐泡泡?”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根本就是你想都想不到的问题。

问孩子时孩子老是会回答什么(总是问为什么的孩子)(1)

比较有耐心的家长遇到孩子的提问都会从自己脑海中搜索出问题答案,不管回答正确与否,只要是自己知道的都尽量回答孩子,没耐心的家长呢,被孩子问的烦了,你会对孩子大吼:“烦死了,怎么那么多为什么?”孩子只好伤心的走开了。

我的同事小张家里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小孩子活泼好动,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三岁时的孩子号称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只要是他感到好奇的事情,他都会问为什么,小张很是头疼,开始时还能耐心的回答,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多,外加工作、生活的繁忙,小张对于孩子的提问越来越烦,对于孩子的提问只是敷衍了事,孩子觉得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越来越不愿意提问了,小张觉得自己解脱了,但是她却将孩子的探索心和思考性磨灭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2-6岁是孩子开始对这个世界开始探索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因为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也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孩子的提问正是能够针对具体的事物及现象提出问题。如果家长这时候能够正确的引导孩子,会逐渐培养孩子思考、探索能力,对于以后孩子的学习、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的小孩动手能力弱,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的包办,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导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2-6岁孩子的思考力一定与动手能力想结合,由于思考引发动手,如果从未思考,怎么会开始动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呢?

作为家长我们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我们应该保持耐心,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在敷衍自己,从而不愿在思考问为什么?那么你会说我以后一定会对孩子保持耐心回答不就可以了吗?是的,可以,但是一味回答孩子的问题,没有引导孩子自己追寻答案的过程,对于孩子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有了问题,他们只会问父母,只要父母给出答案就可以了,不需要我自己找答案,多好呀!

小豆今年7岁了,遇到问题重来不自己先想一下自己怎么解决问题,或是寻找一下答案,总是第一时间找妈妈,在妈妈那里寻求答案,妈妈总是很耐心的给予他答案,比如像今天应该是先写语文和数学作业这类问题都要询问妈妈,父母自认为的耐心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好的结果,那你们一定会问,耐心回答不对,敷衍也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问题呢?

问孩子时孩子老是会回答什么(总是问为什么的孩子)(2)

首先对待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谨慎和严谨。

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我们一定想清楚在回答问题,不要将自己模棱两可的答案灌输于孩子的大脑中,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敷衍他们,父母只要合理的回答问题,才能让孩子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让孩子将错误的答案公布于众,惹人嘲笑。对于父母不懂得问题,一定要告诉孩子,父母也有不清楚的问题,但是我愿意和你一起去寻找答案。这样我们可以养成孩子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其次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不能一味的给出答案,让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相反,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进行探究。孩子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应该给予保护,引导孩子自主思考。

当孩子向我们提问“为什么叶子会落下来?”家长们的回答一般会是:“因为到了秋天,树叶黄了,没有水分了,大风一吹就和树干脱离了。”

这是大家一般都知道的常识性问题,但是并不是最正确的回答,为了激励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性,我建议家长一般这样说:“你的这个问题很好,妈妈想知道你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让孩子进行一个自主思考的答案,不管答案的对于错,最主要是激励孩子的提问,并且在提问中形成自主提问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可以针对孩子的提问进行一下科普了。

最后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发现更多的问题,鼓励她发现问题,并让他自己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现象,他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然后父母在和他一起寻找正确的答案。

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不能做太懒的父母,也不能做太勤快的父母,我们要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让他自己形成一个自主思考的能力,学会有问题自己先解决,分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