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关物质的知识: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1)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水蒸发,胆矾研碎,蜡烛熔化等。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如: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还有铁生锈、蜡烛燃烧、食物腐败、火药爆炸等都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其他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生成气体,但要注意这些现象还不能完全作为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充分依据,因为物理变化中可能也有上述现象产生,如碘加热变成碘蒸气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都是物质的物力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获得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包含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一般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等发生化学反应

4、判断与识别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方法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和识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键是认真分析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质性质的识别,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不是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是,就是化学性质;反之,则不是化学性质而是物理性质。

(3)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如汽油能燃烧表述了汽油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汽油燃烧表述了化学变化——燃烧。

5、文学艺术作品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描述

在许多诗词和成语中描述了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学习这些诗词和成语时既要品味其中的文学意义,更要了解其中所描述的化学意义。例如:百炼成钢:比喻义——经久锻炼,非常坚固。化学意义——铁经过多次冶炼,才能炼成钢。

初中化学有关物质的知识: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2)

如有学习上的各种疑问,请联系大瓜老师380849000

初中化学有关物质的知识: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总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