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力平
近日去连山访古,在连山县福堂镇新溪村看到该村抗英名将被作为村史的主要部分大张旗鼓地报道,不禁想起我们花都也有位抗英名将,他就是岐山村的黄荣威。
黄荣威生于道光年间任抚标外委把总千总,是道光、咸丰、光绪三朝武官。他咸丰七年,因攻克梧州城,升把总;光绪元年升任抚标千总。他最亮的光环应该是在鸦片战争的抗战战役中,当时,他担任第四号红单炮船管带,清代的“管带”一职,民国后改叫舰长。也就是说,他曾任海军舰长,指挥着战船与英军作战。他的船被英军的炮弹击中,他驾着坏船奋勇直追,终于反败为胜。林则徐曾感叹说:如果将士们都能象黄荣威这样勇敢,敌人还会有命留下么?
●图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穿鼻洋海战图。
此事可是记载在《民国花县志》中的。可是,里面却肯定出差错了。修志的人,弄错了什么地方?看下面的“黄荣威传”:
首先,文中的林文忠肯定是指林则徐,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的大臣一种谥号,在清代的谥号中,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如清代名臣骆秉章、李鸿章,都是谥“文忠”。清代能谥“文忠”的,林姓就只是林则徐一人。可是,林则徐是道光十八年到广州的,在广州抗英的时间是道光十九至二十年,道光二十七年,林则徐在云南呢。
如果说,是修志者记错了时间,那么,就不止一处记错了,至少道光二十六年大操射箭的时间也错了。看方志记载,他是在大操时射箭全中五矢而拔升“记委”一职,记委即记名外委之意,外委是正九品武官,约等同于现在的连长,记名外委就是后备连长的意思。下面继续是“绩升外委”,也就是说,不久因打了胜仗,他就转正了。因为他是抚标军,也就是说,直隶于巡抚的编制,林则徐来广州禁烟时,将他选为水师战将,派他管带第四号红单炮船。
●图为广东水师营官兵驻防图。
笔者查阅《林氏家藏林则徐使粤两广奏稿》,没找到他的名字,这也不奇怪,因为奏折里很少有低级武官的名字。而且,就算是向皇上请赏,也多是“另缮清单”,奏折里多无收录下来。而且,按方志所记,林则徐“正拟保举,悉以去官,不果。”
再查《林则徐全集》的奏议中第二册的使粤部分,依然无结果。那还有什么可以证明的呢?《清代稿钞本》收录了黄荣威的两首诗,这位驰骋疆场的武官,原来还是一位诗人,上面还有介绍,说他在道咸年间累建战功。这位武官,我们还会找到他多少资料?
●图为《清代稿钞本》的一页。
黄荣威在光绪初年,诰授武德尉,按说,他家里是曾有皇帝诰命的,只是可能没有保留下来。什么时候,黄荣威会重新进入今人的视野?我们还能找到更多的黄荣威的文献文物吗?县志记他著有《武备志节要》、《虎铃经补正》、《武备纪事通经》,这些书,真的失传了么?县志还记他精于星相之学,鉴堪舆往往有奇验,好谈因果而淡于荣进,喜周济贫乏,曾将平时积下的别人的借债字据焚毁。“积善之家,必有必有余庆”,所以他的子辈,孙辈,也各有建树。关于其子其孙,我下回再表。
最后放几张在连山新溪村拍到的杨愈将相关资料,英雄不应淹没,期待能继续有新的发现,期待我们也能为黄荣威,立起丰碑。
●图为连山县福堂镇新溪村宣传栏。
●图为村史馆里的武官杨愈将像。
●图为杨愈将为父母请封的朝廷诰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