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曾说:“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是救赎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是救赎了什么
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曾说:“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源自小说,豆瓣评分9.7分,一部监狱题材的电影,已经成为时代的经典,被很多人列为男人必看的电影之一。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安迪的银行家,被诬陷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狱,在戒备森严的监狱里,耗费20年时间,利用一把小锤子,成功越狱的故事。
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完成了自我救赎,成功越狱,重获了自由,开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实现救赎要经过身体救赎和灵魂救赎两个阶段。
一、身体救赎
肖申克监狱是一个地狱般的牢笼,同性、暴力、洗钱、暗杀等行为横行,囚犯在失去了尊严和人格。
新囚犯刚到时,典狱长就给大家上了第一课:“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
第一个晚上,警卫长将一名囚犯殴打致死,这是给他们上的第二课。
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性的黑暗监狱里,典狱长是权力的最顶端,警卫长是暴力的执行者,囚犯的生命不值一提。如何实现救赎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是救赎的第一步。
1.掌握稀缺技能。
安迪入狱前是一名银行家,在金融方面拥有一技之长,对制度的漏洞了如指掌。
1949年,安迪帮助警卫长处理了税金问题。随后,监狱长试探安迪,试图拉拢他,让他帮助典狱长洗黑钱,监狱长也破例同意安迪在牢房里张贴海报。
接着,安迪被调到图书馆工作,让把摆脱了监狱三姐妹的侵犯,结束了洗衣房的生活,他的身体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保障。
安迪成为监狱里理财的香饽饽,帮助监狱长洗黑钱,得到了监狱长的关照。
此外,安迪爱好地质学,在监狱里,他专注研究监狱的墙而忘掉痛苦的事情。这项技能,为他的救赎之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经过安迪的研究,肖申克监狱建设时间久,当时的混凝土技术还不过关,经过这么多年风雨,意识到这个墙也许是可以挖通的。
随着对肖申克监狱的熟悉,他发现,从那堵墙往某个方向开挖,可以通向污水管道,通过污水排放系统又可以直接通向郊外,一个越狱计划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有句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安迪在监狱里的待遇优于其他囚犯,根本原因离不离开他的一技之长。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维护自己在监狱里的特殊地位,为了争取独居一个监室,为了不被警卫查房,而做了大量努力。
安迪抓住时机,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获得了晋升,改善了生存环境,为救赎之路提供了良好基础。
只有具有独立能力的人,才是自己最好的铠甲,关键时候能把自己从困境中解脱,保护自身,为往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2.冲破体制束缚。
肖申克监狱就好像体制,待久了就会被体制化。
典型的代表就是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在监狱待了50年。
当他得知要被假释,重获自由时,他整个人都慌了,他劫持狱友,希望重新获罪,一直待在监狱。
他希望落空了,出狱后却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甚至连上厕所都习惯向别人请示,否则就尿不出来。而他,只不过是从一个小监狱进入了一个更大的监狱,最终不堪负重选择了自杀。
狱友瑞德说的一句话很深刻:“他只是被体制化了。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它,诅咒它。时间久了,你习惯了其中的生活。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它。”
《哈姆雷特》里有句话: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监狱,里面有很多地牢。
生活就是你我最大的劳,我们被现实和命运囚禁其中,被一点点蚕食,成为体制化的一员。
安迪看到了这一点,他不甘于在肖申克监狱浑浑噩噩追求所谓的安稳,不甘于被体制化,他心存希望,渴望自由,信念坚定。在监狱中,他发挥自己一技之长,帮警卫报税、办图书馆、接洽读书会、慈善团体、教狱友汤米知识,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在监狱的牢笼里不被体制化。
救赎身体,前提是不安于现状,不按部就班,掌握一技之长,发挥自身能力,为自己赢得更多更宝贵、更有利的资源,从而摆脱体制束缚,最终实现身体救赎。
二、灵魂救赎
实现了身体的救赎,接下来就是实现灵魂的救赎。安迪的灵魂救赎,离不开他内心的希望、自由和信念。
1.充满希望。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1959年,肖申克监狱图书馆建成了。安迪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1965年,汤米到了肖申克。汤米年轻轻轻,不务正业,从13岁起就过着“以偷窃为生,以监狱为家”的生活。到肖申克后,汤米得知了安迪曾帮狱友取得过同等学历。
汤米找到安迪,希望安迪也能帮他,尽管汤米底子差到连26个字母都要重新学。
在安迪的帮助下,汤米通过了考试。这才是安迪建立图书馆的目的,他希望监狱中的囚徒们能重拾希望。他希望他们不只在狱中过得丰富,希望他们更能在出狱后活得精彩。
入狱20年,安迪从未放弃过出狱的希望。他用石锤凿了十几年的墙壁,再利用外出时运走碎石,他帮典狱长过滤黑钱,再纳入他捏造的虚假合伙人账户,一步步为未来的生活铺路。
越狱那天晚上,他成功逃走。在倾盆大雨中,闪电照亮了安迪的身影,他张开双臂笑对天空,感受着雨滴砸落身上的自由。他的希望实现了。
假释申请一次又一次被驳回,出狱的愿望一次又一次落空,瑞德害怕失望了,他不敢再期望了。
有一天,安迪送给了瑞德一个口琴。夜深人静时,他还轻声吹响了口琴。因为,再害怕也不能丢了希望。
希望是什么?
想起《喜剧之王》中的那段经典对话:
“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后会很美的。”
希望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它是石墙关不住的,别人管不到的,完全属于你的。
在我们心里,有个地方,是无法被锁住的,它叫做希望。
2.追求自由。
怯懦囚禁灵魂,希望还你自由.
1950年5月,安迪和瑞德参与了翻修监狱工厂的房顶工作。当安迪听到狱警最近在为一大笔遗产犯愁时,他主动站出来帮助狱警,条件就是狱警必须帮助自己的狱友弄来一桶冰啤酒喝。
狱友们在房顶上悠闲地喝着冰啤酒,享受到了片刻的自由。瑞德说,这是他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觉得是个自由人。
安迪做的这件事,真的很伟大,让高墙之中的人体会到自由。
当安迪获得州立图书馆捐赠的唱片后,不顾狱警的惩罚,擅自用广播放给大家听。
瑞德说:“我想那是如此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美的让你心痛。在那一刻,每个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
安迪受到了处罚,禁闭两周。在禁闭期间,他一点也不寂寞,他说,有莫扎特在他的脑子里和心里。
每个人都应该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它超越身份和阶级,囚徒们因而享受到了片刻的自由。安迪让我们相信希望,憧憬自由。
越狱当晚天降大雨,雷鸣声此起彼伏,而安迪从容不迫的通过自己挖的隧道,虽然这条路不长,而且有一段还很脏,但是安迪却根本不在乎这些,当他从下水道里一跃而出的那一刻,暴雨如注,电闪雷鸣。
安迪脱掉自己的上衣仰天长叹,他自由了。
瑞德在出狱后也去找安迪,当两个老友重逢相拥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在为他们鼓掌,自由真好,而且还是这种失而复得的自由。
肖申克能束缚一个人的身体,却关不住一个人的自由。
3.坚持信念。
《基督山伯爵》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在这世上,有些信念,可以打破层层高墙,它就是坚持。
瑞德在回忆与安迪相处的日子,有这样一个片段:
安迪有一种大多数犯人所缺乏的特质,一种内心的宁静,甚至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漫长的噩梦终有一天会结束。
安迪是一个能坚持的人。他向参议员写信要求扩大图书馆,每周一封,这一写就是整整6年,最终如愿以偿。
安迪和瑞德聊天,谈起自己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重获自由,到墨西哥南部齐华坦尼荷小镇,开一座旅馆,迎着海风喝啤酒,呼吸自由的空气。
安迪一直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他坚守了20年。
他用20年的时间,用一把小锤,钢铁一般不可动摇的信念下,挖通了越狱通道;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爬出了500码的排污水管,重获自由。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
信念是支撑你通往救赎之路的强大力量,坚守信念,前方就是希望和自由。
小结。
《肖申克的救赎》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你我心中的希望之光。
肖申克监狱如同生活里的牢, 而我们则是现实社会的众生相。
一个人要完成自我救赎,身体救赎和灵魂救赎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
肖申克的救赎,不光是囚犯们的救赎,也是我们的救赎。
它点破了人生的残酷真相,它看到了救赎之路的艰难,它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希望,它鼓励我们勇敢救赎自己。
声明:原创不易,请勿抄袭;部分内容、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