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这是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的一段台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丧偶式婚姻并不可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丧偶式婚姻并不可怕(正在摧毁无数家庭)

丧偶式婚姻并不可怕

“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这是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的一段台词。

近日,由刘涛、杨烁、金晨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我们都要好好的》热播,引起了观众关注。《我们都要好好的》男女主角一方是全职太太,一方在外打拼只顾挣钱却疏忽了对家庭的陪伴,矛盾不断升级,延伸出了大量网友对“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和全职太太如何摆脱抑郁症的关注和讨论。

什么是“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么理解全职太太对家庭的付出贡献,当下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中的两难境地如何应对?男性在家庭中如果只挣钱,还剩下什么?

中产主妇为何在婚姻中绝望

△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剧照

对家庭而言,物质和情感如何选择

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讲述了妻子寻找(刘涛饰)因为孩子而被迫离开职场,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后,与社会逐渐脱节,且与丈夫向前(杨烁饰)的矛盾日益加剧,甚至因焦虑患上了抑郁症。两人分开之后,重新各自寻到自我,最终实现了二次成长,走向了真正的成熟和回归。

寻找和向前的婚姻困境,也是现实中大多数家庭的“通病”,即夫妻成长步调不一致。向前不停拼搏奋斗,并且相信钱能解决一切,但却忽略了夫妻间情感的交流;作为妻子的寻找,长期陷于生活琐碎,鲜少与人沟通。两人一个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一个缺乏关爱迷失自我,所见所闻都逐渐拉开了差距,失去了共同语言,也就成了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反观寻找的闺蜜岳弯弯与郑正好的婚姻,夫妻两人实力相当,没有能带来大富大贵的丈夫,有的是两个人在普通小日子里的同甘苦、共进退,他们将生活的智慧运用于日常相处当中,比过着优渥物质生活的寻找和向前走得更远。这两种不同的婚姻状态,也让人再一次深思,对于家庭来讲最重要的究竟是物质还是情感,面包与爱情真的不可兼得吗?

面对剧中因为寻找和向前视角不同产生的“丧偶式婚姻”,引发了网友激烈的争论,一部分网友认为“向前努力赚钱还不是为了老婆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这有什么错?我就是想要这样每月打钱但是不回家的老公!”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好的感情是婚姻的基础,如果有老公和没老公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要结婚?郑正好和岳弯弯那种知冷知热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样子。”

“丧偶式婚姻”成离婚主因

“丧偶式婚姻”和中产主妇的困境引发如此大范围的共鸣和共情,可见这并不是个小问题。网友感慨:难道再浪漫的爱情都抵不过现实的残忍?

根据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婚庆市场深度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离婚案例中的主要原因有:出轨(约占50.1%)、家庭暴力、性格不合、婆媳关系不和、对方有不良嗜好等。

专家对这些数据做了分析和追踪,发现因前三个原因(出轨、家庭暴力、性格不合)而破裂的婚姻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丧偶式婚姻”关系的存在,男方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孩子的照顾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导致矛盾的产生。

“丧偶式婚姻”是速食爱情时代的热搜词,特点是:婚姻关系中,双方没有交流,情感冷淡,家庭的观念淡薄,男方推卸责任,无视家庭义务和孩子的照顾抚养。

当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该怎么做

“夫妻不管是在一起还是分开,彼此都是或曾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的。”对于婚姻,演员刘涛有自己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矛盾没有办法解决,只有选择一种新的方式重新开始。”在刘涛看来,失去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婚姻中迷失了自我。

现实的婚姻生活中,很多夫妻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会产生所谓的隔阂与分歧,寻找和向前就是很多家庭的缩影。“人们在奔赴理想的路上丢掉了彼此,也丢掉了自己。在外奔波的人认为在家待着的人永远无法理解自己的辛苦和压力,而在家待着的人却认为对方不够关心自己。”对于剧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相处模式,刘涛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家庭是两个人的,无论什么样的模式,都是为了这个家更好。婚姻中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和沟通方式,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之间的理解和让步。”

如何更好地享受婚姻生活

一直从事家庭、婚姻和女性问题研究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表示,当人们的经济需求被普遍满足后,更多的精神需求就会凸显出来。而今天的中国处于压缩的现代化中,各种文化的冲突也更厉害。

沈奕斐称,学术上并没有“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的说法,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当下社会有三种情况,会造成“丧偶式婚姻”的理解:第一,男性提供经济支持,这个贡献不能被抹杀;第二,有的男性想要参与育儿,但因为方式与女性不一样导致不能认可,因此被排斥在育儿体系之外;第三,不挣钱也不承担责任。沈奕斐表示,经过统计,最后一种现象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最高的反而是第一种,但因为“男性带一部分钱回来,这个钱是只够家庭的开销,育儿还是由女性更多地承担等等,特别难衡量,也没有准确的数据”。

“爱情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你我变得更好,因为有我你更好,所以我们怎么让对方更好,这也是需要考虑的。这个更好,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让他觉得自己更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幸福,能更好地享受婚姻生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的。”

全职太太如何在婚姻中保值

“西方的一篇学术文章指出,全职妈妈跟事业女性互为镜像。”沈奕斐表示。无论是事业女性,还是全职太太,她们都受到了对方带来的压力,因为都不能兼顾,所以都觉得对方的人生都是有缺憾的,无论是来自家庭的缺憾还是个人追求的缺憾。

而这其实反映了女性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焦虑,女性的独立发展和密集母职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张力,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矛盾又得不到重视。女性的压力无处释放,不仅危害婚姻关系,更可能在严重情况下导致产后抑郁。

工作还是家庭,这样的矛盾没有一个确定的解决方案,尤其在现行的社会保障下,女性无法做出一个完美的选择。沈奕斐表示在中国,尤其是一线城市,全职妈妈的比例越来越大。

全职太太如何在婚姻中保值呢?沈奕斐也给出了两个建议:第一是保持经济的独立性,假设要做全职太太,从家庭稳定的角度讲,家庭的财政大权一定要掌握在女性的手上;第二如果在做妈妈的过程中,没有感到特别喜欢带孩子,那么做全职妈妈这个决策就很有问题。

在沈奕斐看来,女性要想获得幸福,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妈妈、真实的妻子。同时,社会也需要为女性获得这样的能力提供支持体系,而在无法立马获得社会支持体系的情况下,女性可以这样去做:“当你觉得一个事情让你很不舒服、压力很大的时候,你需要很真实地表达出来,一定要告诉伴侣,我需要支持,其实很多的问题在早期是特别好解决的。”

面对“丧偶式婚姻”,应该拯救还是逃离

丈夫埋头于工作,妻子全职照顾家庭,夫妻之间几乎没有交集,像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妻子寻找(刘涛饰)和丈夫向前(杨烁饰)这样的“丧偶式婚姻”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少见。在现代婚姻生活中,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些表面上的矛盾只是婚姻中的一些小事,夫妻之间对于婚姻观的不认同,可能才是许多都市夫妻所面临的困境。丈夫拼命赚钱能否代替陪伴在家庭中的作用?妻子相夫教子不用在职场打拼就会幸福?渐行渐远的夫妻双方如何直面婚姻危机、实现自我价值?

△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中,由刘涛饰演的妻子寻找。

现状

爱情有多浪漫,现实就有多残酷

电影《喜剧之王》中的一句“我养你呀!”让很多的少女感动落泪,但似乎爱情有多浪漫,现实就有多残酷。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中,妻子因家庭放弃工作,以孩子和丈夫为生活重心,逐渐失去了自我,甚至患上抑郁症自杀。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缺失的“丧偶式婚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对此,演员刘涛表示:“人们在奔赴理想的路上丢掉了彼此,也丢掉了自己。在外奔波的人认为在家待着的人永远无法理解自己的辛苦和压力,而在家待着的人却认为对方不够关心自己。”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认为,当“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在现实中被屡屡打脸,男女两性对于婚姻的想象出现了很大差异,导致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惧怕婚姻、更不想生娃。她建议,男性一定要“革命”自己的传统观念,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女性角色。她同时也建议女性朋友们,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夫妻关系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故事

鸡肋般的“丧偶式婚姻”

我和老公是相亲认识的,当时觉得他人长得不错,个子也高,工作稳定又体面,他和他家人对我都挺好,想着自己年纪也大了,估计再费心思也找不到像他条件这么好的,所以我们交往没几个月就匆匆结婚了。我妈那时告诉我,感情都是可以培养的。

婚后几个月,老公就被派往外地工作,他在地质单位,这样的外派很常见。他告诉我,他去现场才能发挥所学、升职加薪,从而给我们这个小家更多保障。他在国企,我在事业单位,他的事业重要,我的事业也不能放弃。自此,我们就开始了分隔两地的异地婚姻。虽然车程只需要两小时,但他常常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一眨眼5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4岁的儿子,而老公仍在外地工作。我们在长沙买了房子,每个月4000多元的房贷老公负责,而家里的其他开销都是我在承担,他几乎没有过问过。

这几年我经历了怀孕、生产、坐月子、带娃,都是公婆和我爸妈轮流过来照顾,老公陪伴在身边的日子屈指可数。不论生活中是悲是喜,好像都没有人可以和我分享,我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和他讨论,他也不会安慰我,更不会给出什么意见,加上没有生活在一起,我们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或者发信息基本就是家里必须要沟通的一些事情,再就是说孩子,说完了,夫妻俩似乎也没啥说的了。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突然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厌倦感:这样的“丧偶式婚姻”太煎熬!我现在接到他的视频通话会直接把手机给儿子,打心眼里不想跟他说话。而且,我早已习惯了没有他的日子,家里一个大床我带着儿子睡,枕头都只留了一个,他一个月回来一次,我还觉得自己的生活被打乱了秩序,处处都不习惯他的存在。

因为他回来得少,儿子和他并不亲密,可让我生气的是,这么宝贵的陪儿子的时间,他也不太上心,每次让他陪儿子玩或者学习,过一会儿我再去看,发现他已经在玩手机了。

如今看来,这段婚姻于我而言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老公在别人看来也是个优秀且专一的男人,离了婚我确实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找到比他更好的,但这样的相处又让我觉得痛苦,看不到出口和希望,我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因为我们不快乐,所以婚姻不幸福

心理、婚恋咨询师肖军认为,现实中很多人都对“感情可以在婚后培养”这句话过于乐观。是的,感情是可以培养,但是,培育“爱情之花”必须要有“爱情的种子”啊!如果连“种子”都没有,“花儿”也不过是幻想而已。

“爱情的种子”是两个人在感情上相互吸引,而不仅仅是理智地认为彼此应该在一起。那么,你是否吸引过他?如果你对他有足够的吸引力,他和你相距不过两小时的车程,他不会一个月只回来一次,更不会回家只顾玩手机,连儿子都懒得去管。他是否吸引过你呢?你说,你们相亲之后几个月内就决定结婚,是因为他人长得不错,个子也高,工作稳定又体面,对你挺好。觉得他“人长得不错”,这就是一种吸引。正是因为这种吸引,所以,婚后不久,你对他有些留恋,有些不舍。但是,你的留恋和不舍因为夫妻感情交流的极度缺乏而迅速消失了。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你们的婚姻还是有“爱情的种子”的。只不过,这“种子”很柔弱。

你们又是如何呵护、培育这“爱情的种子”呢?

你的老公似乎忘记了这“爱情的种子”,以为只要给家庭带来物质保障就足够了。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弥补精神上的空缺。没有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婚姻不过是搭伙过日子,是你反复提到的“丧偶式婚姻”而已。

你们俩都缺乏足够的情商来培育这“爱情的种子”。

现代信息社会,“天涯”也是“咫尺”。何况你们夫妻之间两个小时的车程,压根就不是什么“天涯”,而是“比邻”啊!你们这对“比邻而居”的夫妻,如果你们的情商都能提高一点,情况又会如何呢?

如果你老公的情商高一点,他会尽可能回家多一点,回家之后,他会珍惜难得的相聚,给儿子带来更多的欢乐,给妻子带来更多的惊喜,让儿子成为夫妻感情牢不可破的纽带,让“小别也胜新婚”。如果为了“大家”而必须舍“小家”,他也会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时刻关注家里的动态,和妻子一起分享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给妻子以足够的精神支持。

如果你的情商高一点,你会主动地去制造一点婚姻的浪漫和情调,而不是一味埋怨老公的冷淡;你会坦诚地对老公说出自己的不满和渴望,从而促使他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在婚姻中的问题,而不会反复求证离婚的利弊。

如果你的情商更高一点,你会对自己的内心有足够的觉察:觉察导致痛苦的多种因素,而不是将痛苦都归因于婚姻。我们不仅要看到:不幸的婚姻会令我们不快乐,我们还要看到:正是因为我们不快乐,所以我们的婚姻才不幸福!

“爱情的种子”要发芽,要成长,就必须让自己更快乐一些呀!

(来源|读者报 作者|强洪 丁莉 赵倩琳 徐勤 何丽娜 苑杰 郭鑫 薛伟 吕少博 杨美荣 李丽娜 王萌 王静 王晓婷 孙冰 毕媛媛 张春楠 张思思 任思雨 林玲 罗雅洁 张楠)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shop269196912.taobao

4.《读者报》微店地址:weidian/?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weidian/item.html?itemID=224414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