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漂流瓶有陷阱吗(微信漂流瓶被暂停背后故事)(1)

从2010年上线至今,8岁的微信漂流瓶终于迎来了自己“暂停”的宿命。

这款主打陌生人社交的产品,曾让不少人体会到了陌生人的善意和倾诉所带来的感动。而如今,这款产品脱离了它的初衷,正成为色情的“温床”。

漂流瓶的暂停

“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这是张小龙多年前在饭否上的独白,是他所设计的产品的深刻注解。漂流瓶也是其中一项指向人性的产品。

微信漂流瓶有陷阱吗(微信漂流瓶被暂停背后故事)(2)

漂流瓶最开始是 QQ 邮箱在 2010 年上线的一个小应用,不少「上网冲浪」的 80、90 后用户也曾经在瓶子里塞入自己的心事,收获来自陌生人「淡如水」的友谊;而「捞瓶子」也充满了未知的兴奋。

这种非即时的通讯功能满足了人们对倾诉和匿名社交的需求,是 QQ 邮箱当时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功能。

但是,正如张小龙援引凯文·凯利《失控》中观点剖析:应用放上去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会与海量用户互动,最后会形成什么样的互动结果和群体效应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如今,早已经随着通讯主力产品改变而延伸到微信上的漂流瓶功能,还是被色情打下了。

微信派11月30日晚发文公告,表示「经用户投诉与媒体报道,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用户利用漂流瓶等功能发布色情内容或色情招嫖广告的情况。对此,微信团队进行了专项清理,并将暂时下线微信漂流瓶和 QQ 邮箱漂流瓶相关服务。」

色情的“温床”

漂流瓶里有一定的色情内容,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11月,中国青年报针对微信漂流瓶上的“色情秘密”发布了两篇相关报道。

报道中称,按照微信“漂流瓶”规则,每个微信号每天有20次“捡瓶子”的机会,捡到瓶子的几率不超过五成,大约每20次能捡到5~8个瓶子。媒体使用男性性别微信号,连续4天一共捡了25个瓶子,其中有7个瓶子中包含色情信息,如“扫码加看片群”的图片、“8.2日最新高清资源”的相关网址链接、“30元一小时裸聊”等内容。

通过测试发现,如果在清晨或者夜晚“捡瓶子”,捡到包含有色情内容的“瓶子”概率更高一些。

媒体扫描微信“漂流瓶”广告内容中的二维码,进入了几个“看片微信群”。一个微信群的名字叫“138皇庭国际电影院”,微信群里共有112个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扫码进群。

在这个微信群里,“群秘”发布消息称,“拉6名好友入群,免费看片”,不邀人入群会被机器人定期清出群聊。当邀请好友入群,机器人会进行记录。

微信漂流瓶有陷阱吗(微信漂流瓶被暂停背后故事)(3)

群里禁止聊天和发送广告,会有“群秘”负责定期将色情短视频发到群里。

短短几小时,微信群人数增加到400多人。白天,“群秘”发一些免费色情短视频,晚上9点以后,“群秘”会发一些视频链接,不过这些链接需要“打赏”才能观看,也就是所谓的付费观看。记者随手打开其中一条视频链接,该视频名称十分恶俗,需打赏3.5元才可观看,而短短不到半小时,已有49人打赏。

另一个名为“天上人间”的微信群,短短半天,群人数也增加到了400多人。“群秘”很快换成“发包手”,在微信群里玩起“在线赌博”。1天后,没有报名赌博的会被管理员“踢出”。

这些微信群“生命力”并不强,通常一两天就会被举报而被封群,为此,“群秘”经常会在群里发二维码,提醒大家“转移战场”。

监管的趋严

至于上线8年,为何在现在暂停漂流瓶的功能,这和近期网络内容监管的趋严离不开关系。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传播色情低俗等恶意内容,是严重触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从11月20日起,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10月25日,微信曾发布公告称:对发布色情、低俗等违规内容“零容忍”,近半年来,微信封禁及处理发送色情暴力类内容的帐号25841个,删除相关文章43511篇;封禁及处理发送低俗类内容的帐号82562个,删除相关文章124898篇;主要通过技术手段过滤、受理举报人工处理等。

11月10日,微信派发布“拒绝违规内容,给你一个更好的微信公众平台”文章,宣布了2018年以来,微信公众平台对不良内容的处理情况。针对低俗内容,2018年以来,封禁及处理发送色情暴力类内容的帐号38761个,删除相关文章60919篇;封禁及处理发送低俗类内容的帐号115540个,删除相关文章174825篇。封禁及处理夸大误导、标题党类的帐号24822个,删除相关文章76265 篇。

11月12日,微信派再次发布“关于开展自媒体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公号”称,将加强对政治有害信息、色情低俗、谣言、标题党、抄袭侵权等违规内容的打击和清理。

微信漂流瓶有陷阱吗(微信漂流瓶被暂停背后故事)(4)

微信、QQ在违规内容的整治上力度很大,然而,漂流瓶作为账号的附属功能,在监管上存在一些盲点。

首先,漂流瓶作为QQ邮箱和微信的附属功能,其可以使用独立的头像和账号,用漂流瓶发布信息可以和自己的主账号区别开,不会被熟人发现。

其次,发送漂流瓶不需要好友验证、微信群入群审核等流程,只需要将漂流瓶扔出去,等待捡到瓶子的人主动上钩,显得简单高效。

最后,更为关键的是,漂流瓶即使被举报,也只是禁用漂流瓶功能,不会被封禁微信或者QQ邮箱账号,风险较小。

基于以上特征,漂流瓶成为一条隐秘的小广告渠道。有媒体发现,有中介公司定期在一些网站上发布“免费兼职”信息,招收“广告宣传员”,其中一种“发广告”兼职工作并不是去公众场所发传单等,而是每天晚上利用手机在微信“漂流瓶”上“扔瓶子”发广告,其中有的应聘者为在校大学生。

何时重启?

在漂流瓶被暂停时,很多人应该还会想起微信中同为陌生人社交的“附近的人”、“摇一摇”。

微信漂流瓶有陷阱吗(微信漂流瓶被暂停背后故事)(5)

2010年,微信刚刚推出时,面临着飞信、小米米聊等竞争对手,陌生人社交是张小龙差异化的重要战略,“附近的人”、“摇一摇”以及“漂流瓶”成为早期微信的特色。

而当微信用户量剧增,微信逐渐演变为一个熟人社交工具,陌生人社交逐渐退场。大概是从2016年前后,微信中“附近的人”、“摇一摇”以及“漂流瓶”的用户不再那么多,而“附近的人”、“摇一摇”以及“漂流瓶”留下的多数不再是纯粹的交友用户,更多的是微商或传播其他广告的人。

随着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多,微信也开始让用户自由选择需要的功能。2018年1月,微信发布iOS6.6.2版本,上线了发现页管理功能。也就是,在"设置" - "通用" - "发现页面管理“中可以控制和选择哪些功能在”发现“页面中显示。

此前,发现页面固定显示: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看一看、搜一搜、附近的人、漂流瓶、购物、游戏、小程序。这些功能都见证了微信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从以地理位置信息为特色的“附近的人”、以陌生人交友为特色的“摇一摇”、“漂流瓶”,到O2O的“扫一扫”、“购物”,到现在的小程序。不少没有陌生人交友需求的用户或许会想关掉“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

无疑,漂流瓶不再是微信重视的特色功能,目前违规信息、灰色产业链现象难以整治也让微信团队头疼。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目前宣布的是暂停漂流瓶,并非关停这一服务。但是微信会做出什么样的整治,什么时候会重启漂流瓶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和管控色情内容的传播,漂流瓶的重启可能会遥遥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