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基建工程兵是国家的专业施工队伍,涉及国务院10余个部负责的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水电、交通,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北京地铁和城市建设,水文地质普查,铀矿、黄金勘探生产等,专业达数百种,技术复杂,要求高因此,施工队伍专业人才力量的强弱,是保证高质量快速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基建工程兵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立技术院校培养技术人才、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工作从1974年开始,至1983年基本建设工程兵撤销前,先后建立了5所技术学校,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工程学校主要是干什么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工程学校主要是干什么的(鲜为人知的基建工程兵学校)

工程学校主要是干什么的

导读

基建工程兵是国家的专业施工队伍,涉及国务院10余个部负责的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水电、交通,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北京地铁和城市建设,水文地质普查,铀矿、黄金勘探生产等,专业达数百种,技术复杂,要求高。因此,施工队伍专业人才力量的强弱,是保证高质量快速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基建工程兵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立技术院校培养技术人才、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工作。从1974年开始,至1983年基本建设工程兵撤销前,先后建立了5所技术学校,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基建工程兵学校的学员正在上课

基建工程兵学校的组建

1974年第一所基本建没工程兵学校(师级)在重庆市建立,学校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训练部辖教务科,第一、第二工业和民用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机械、军事教研室和器材科;政治部辖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科和政治教研室;校务部辖军务、供应、管理科和门诊部。并相继成立学员一队、二队、三队;1975年增设学员四队、五队。1979年1月,基本建设工程兵学校改为基本建设工程兵第1技术学校。第1技术学校编制为:校首长5人,工教人员630人,学员1080人。校长为石泽民,政治委员为王长德。学员队:工业和民用建筑学员队3个队,电气安装学员队1个队,水暖通风学员队1个队,建筑经济学员队2个队。

1979年,将冶金部直属的武汉钢铁学校整编为基建工程兵第2技术学校。原武汉钢铁学校的379名教工人员,符合参军条件的批准参军,其余列为在编随军职工,留校工作。第2技术学校校址设在湖北省武汉市。其党政工作和供应保障,由武汉军区代管。第2技术学校于1980年4月完成组建,其编制为:校首长5名,教职员工675人,工厂105人,学员1320人。校长为李若农,政治委员为王林(后叶正浓)。学校共设10个学员队:工业和民用建筑大专班2个、中专班3个,汽车专业学员队2个,建筑机械学员队2个,设备安装学员队1个;另有实习工厂。

同年,基建工程兵在江苏省沛县成立第3技术学校(师级)。1979年9月底至10月初,王殿臣任政治委员,李振田任副校长(后任命赵同奎为校长)。1979年9月1日,第3技术学校举行开学典礼,矿建、机电、地面建筑3个学员队如期开学。根据学校建设规模和未来的发展,为不影响采煤和不减少重点产粮耕地面积,1980年7月,第3技术学校校址由江苏省沛县变更到江苏省铜山县。4月26日,基建工程兵颁发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基建工程兵第3技术学校试行编制表,学校设校长、政治委员、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全校1329人(教职员工489人,学员840人)。根据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兵种1980年7月1日首长办公会议确定的精简压缩原则,基建工程兵9月6日批准第3技术学校机关由489人压缩为329人;学员队6个,其中煤矿建井学员队3个,煤矿机电学员队1个,煤矿施工管理学员队2个。学制为3年。

1980年10月,北京指挥部组建第4技术学校(师级),主要担负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的干部培训任务,校长于清林,政治委员王珂,校址设在北京市朝阳区。1980年12月3日,基建工程兵颁发第4技术学校编制表。第4技术学校共设城市道桥、地铁、建筑3个专业。学校下设8个学员队,全校总人数1480人,其中教职员工400人(其中干部281人,战士102人,机动17人),学员1080人。

同年,组建基建工程兵第5技术学校(师级),定员1340人(其中学员1000人,工教人员340人),担负黄金指挥部所属部队的干部培训任务,开办地质、采矿、选矿三个专业,学制2年,校址设在河北省安次县(现廊坊市,1981年10月迁至湖北省襄樊市)。校长朱再胜,政治委员张守熙。

基建工程兵学校改编

1983年4月,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校改编为徐州煤炭建筑学校

1983年5月,基建工程兵第二技校改编为冶金部武汉冶金建筑专科学校

1983年6月,基建工程兵第四技校改编为北京城市建设总公司技术学校

1983年7月,基建工程兵第一技校改编为重庆建筑工程学校

1984年10月,基建工程兵第五技校随黄金部队并入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