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和朋友相约到邻县的云朵山公园花海放飞心情,欣赏美景极目远眺,一片片桃花林争奇斗艳许多游客也嗅香而来,笔者拿起相机,打算把这一幕幕美好画面记录下来突然,一幕不和谐的画面出现在镜头里:一位妆容精致、衣着时尚的女子,竟然不顾警示牌提醒,径直走进花海,摆出各种姿势,让同伴拍照为了与花比美,这位女子还随手摘了一朵花,作为拍照道具她的行为破坏了眼前原本和谐的画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倡导文明旅游建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倡导文明旅游建议(莫让陋习煞风景)

倡导文明旅游建议

近日,笔者和朋友相约到邻县的云朵山公园花海放飞心情,欣赏美景。极目远眺,一片片桃花林争奇斗艳。许多游客也嗅香而来,笔者拿起相机,打算把这一幕幕美好画面记录下来。突然,一幕不和谐的画面出现在镜头里:一位妆容精致、衣着时尚的女子,竟然不顾警示牌提醒,径直走进花海,摆出各种姿势,让同伴拍照。为了与花比美,这位女子还随手摘了一朵花,作为拍照道具。她的行为破坏了眼前原本和谐的画面。

笔者从公园门口拾级而上。刚踏上台阶,地面上一个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赫然映入眼帘。笔者随后来到最高处的休闲亭,发现有人在这里乱刻乱画,留下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迹。此外,在这个亭子附近,还有一些被人随意丢弃的烟头。在距离该亭子不远处的半山腰,还有一座亭子,这个亭子虽然没有人乱刻乱画,但有人将一个废矿泉水瓶直接塞进了亭子顶部的一个缝隙里,看上去非常扎眼。

春节小长假期间,笔者连续多日分别走访了县内及邻县的文碧峰景区、寺山森林公园、龙山风景区等多个游玩景点。在走访中,笔者发现,游客随地扔纸巾、塑料瓶等不文明行为较为普遍。在位于文碧峰景区的玉泉亭内,笔者看到,游客将纸巾、果皮、烟头等垃圾直接丢弃在凉亭的地面上。当笔者来到凤凰百岁山、八龙泉景区走访时发现,景区步道两侧的花带丛里塑料瓶、纸巾等垃圾散落现象同样存在。

近年来,我国选择外出游玩的人数不断攀升,从境内游到出国游,人们乐此不疲。在景区人流量逐年攀升的同时,不文明行为也如影随形,呈现增长态势。

从乱涂乱画到大喊大叫,再到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媒体总结的“不文明旅游十大行为”,在近年来屡屡被个别游客所“实践”,一而再、再而三地刺痛国人的神经。不文明出游屡见报端,社会舆论也对之深恶痛绝,政府部门管理举措频频。而最终的结果,仍然是陋习不改,甚至愈演愈烈。是惩罚手段太软弱,还是出游规则太苛刻?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媒体的宣传或景区工作人员的批评,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形成对不文明行为“露头就批”的共识和决心。

据了解,我国目前实行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属于规范性质,执行起来难度大。为此笔者建议,首先要建立适当的惩戒机制。针对出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应该加大处罚力度,不能简单地罚款或警告劝说了事。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旅游条例,制定更加明确的实施细则。

对不文明出游行为,应在单位、社会、城市乃至全国都建立不同层次的针对性强、力度大的法则和规范,这样才能使不文明出游者有所忌惮。根据当地实际建立不文明旅游“黑名单”机制,给不文明旅游行为念上“紧箍咒”,让不文明游客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减少和杜绝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

要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出游的氛围。这几年,针对不文明旅游的行为,社会各方面都加大了宣传氛围的营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提醒大家文明出游。在互联网时代,要进一步创新公益宣传的形式和内容,让文明出游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要注重社会整体文明素质的提升。一个人在景区的不文明行为,背后反映的是他的家教和家风。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信”等理念,传承好的家风与家教,在学校教育中倡导文明出游的观念,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

总之,杜绝“煞风景”的行为,不仅需要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多措并举,全面参与,才能形成合力。人人争做文明出游的使者,那么,让旅游回归真正的“赏风景”也就不遥远了。 (任振宇)

作者:任振宇

来源: 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