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鱼学名翻车鲀,是大型深海性鱼类。太阳鱼、月亮鱼也是不同地区对他的昵称。同时它也是河豚的亲戚,大大的眼睛,弯弯的嘴巴是它们的标配。
虽然这种鱼虽然是深海鱼,但是比较常出现在海面上晒太阳,而且当它们晒太阳的时间比较长,身体就那么懒洋洋地趴在海面上,身体侧翻,就像是翻了车一样。所以大家更喜欢叫它翻车鱼,是不是听起来蠢萌蠢萌的。
而就是那么可爱的翻车鱼,却是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另类,演化几千万年到现在成为世界上最蠢的鱼。
自然的演化规律本应该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但是翻车鱼却是个反例,它的到来貌似就是来给捕食者当“免费午餐”的,如此佛系的生存方式,竟然把生死都置之事外。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澳大利亚的潜水爱好者,在大堡礁附近拍到了一组不可思议的画面,一只象海豹在捕食一只翻车鱼!
只见象海豹伺机环绕在翻车鱼身边,随时准备下一次进攻,眼见都已经把它的头都咬掉一半了,但是翻车鱼就不为所动,慢悠悠的摆动它的尾鳍,也不逃跑,也不反抗,就好像这副身躯是不属于它的一样,眼前发生那么棘手的事情都与它无关。
逃生和惜命是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的一大特征,像小鱼,蝴蝶为什么那么难抓,就是因为这些动物机敏,反应速度特别快,但是翻车鱼平时性格温顺与人亲近,但作为一条鱼确实不够“称职”它的游泳速度,居然只能比肩我们人类……
一个水生动物居然还比不上一个陆生生物会游泳,这说出来,可谓是贻笑大方了。
而且翻车鱼异常胆小,网络上经常可以听到翻车鱼死亡的有趣报道,有被渔民误捕放生过后吓死的,有糊里糊涂游上岸晒死的,还有就是被捕食者发现,没有逃跑被吃掉的。
其实翻车鱼真的不怕死吗?真的不想跑吗?其实不然,翻车鱼内心独白害怕得要命,可无奈因为自己是翻车鱼啊!
继承了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基因,遇到这些情况就只能“翻车”认栽了呗。那这样的生存模式,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快,那么翻车鱼是如何存活至今的呢?
第一,作为深海鱼,翻车鱼的天敌本来就不是很多,能在800多米水深,存在的食肉性动物一般都体型不大,
只捕食小鱼小虾等生物,翻车鱼这“皮糙肉厚”的主儿都不在其考虑之内,就算有翻车鱼被捕猎,那也是年老的个体。所以翻车鱼的种群数量在深海中几乎不会受影响,
第二,因为800多米水深的海洋是翻车鱼的家,为了抗住巨大的深海压强,所以它们进化出了厚厚脂肪和角质层皮肤来抵抗强压。
这样就不会被海水“捏扁”。所以我们看似以为海豹都咬掉了翻车鱼半个脑袋了,其实那只是人家的皮肤,吃掉的就是厚厚的鱼皮和脂肪,对翻车鱼的伤害有限,不会致其死亡。
但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在翻车鱼厚厚的鱼皮和脂肪中,是没有分布任何神经元和神经末梢的,这就导致翻车鱼有了一项特殊技能,那就是没有痛觉。
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翻车鱼被捕食者捕猎时不会逃跑,也不会反抗的现象,其实从翻车鱼眼中看来,就一点感觉都没有。掉那么多肉,基本上连挠痒痒都不算。
那么第三点就是体型。因为,向来身体的大小是衡量一个物种,在食物链中等级的重要标准,一般体型越大,生态位就越高,就越不容易成为猎食者的对象。
其实翻车鱼也符合这一点,因为至今为止,发现最大个体其身长可达3.0-5.5米,高2-4米,体重达1400-3500千克。
这样的身躯在海洋界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了,一般的捕食者都会被体型给震慑住,平时都不会去招惹它,只有少数顶级的大型捕食者,像鲨鱼,海豹,虎鲸这样的才会盯上它饱餐一顿。
最后的原因就是翻车鱼的独门生存技能了,那就是“生孩子”。
翻车鱼产卵量极多,在一次交配过后生育的卵可达3亿枚,这惊人的数量,在鱼类家族中算是巅峰之最,一般的鱼类产卵大约是30万枚,珍惜动物鲨鱼等鱼类就更少了,只能按照个位数计算。所以翻车鱼是鱼类中,怀卵数最多者。
这一点不得不佩服进化的奥秘,无论一种动物在我们人类看来有多么愚钝,但是!它既然能从残酷的野外环境生存下来,就有它独特的地方。
以“鱼海战术”来弥补自身的生理缺陷,捕食者的捕猎效率比不上猎物的生产速度,这就是翻车鱼能“苟活”至今的法宝。再加上翻车鱼的生长速度是惊人的,虽然刚出生的时候它们只有两毫米左右,和一个五毛硬币差不多大小,体重不过1克,但是随着翻车鱼的生长,它们可以成为一只只四五米,体重可达3000千克的巨型“海怪”,在世界各大洋游弋,快速的生长速度也是其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
而且据研究显示,翻车鱼体内在海面上晒太阳时,会分泌出一种特别的粘液,这种粘液有助于治疗自己和其它动物的伤口。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翻车鱼晒太阳的地方,就会有很多海鸟和其他种类的鱼在它的附近聚集。
表面上看,是海鸟和鱼类在翻车鱼的身体上啄食。好像是在向翻车鱼发起攻击,其实这是在帮它清理身上的寄生虫,“顺便”蹭点翻车鱼身体上的粘液帮自己“养伤”。
总的来说翻车鱼是海洋中比较愚笨的动物。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但在其他地方就会给你开一扇窗,翻车鱼凭借进化得来的“厚脸皮”的深海生活习性,和最主要的极强繁殖能力,得以没有濒临灭绝,种群数量反而日渐扩大。在当今自然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作者:飞翔的荷兰人 初审:许墨元 校稿编辑: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