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怎么来的呢?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是阅读书本上的文字,或者是听听留声机里的音乐,亦或是欣赏绘画上的人和物,人类迫切地需要一种全新的感官和认知世界的刺激和体验这时,欧洲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是模仿者们就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实验之旅最终,基于视觉滞留这一主要的物理学原理,以及摄影事物放映术的发明,电影就算是诞生了,所以电影又被称作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关于电影的残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关于电影的残影(残影空间企业讲解电影的由来)

关于电影的残影

电影是怎么来的呢?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是阅读书本上的文字,或者是听听留声机里的音乐,亦或是欣赏绘画上的人和物,人类迫切地需要一种全新的感官和认知世界的刺激和体验。这时,欧洲的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是模仿者们就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实验之旅。最终,基于视觉滞留这一主要的物理学原理,以及摄影事物放映术的发明,电影就算是诞生了,所以电影又被称作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视觉滞留原理是由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于1829年发现的。这一原理讲的是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后,这个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刻消失,反而会短暂停留一段时间,大约为0.1到0.4秒左右。约瑟夫,普拉托为此还付出了双目失明的代价,所以人们说没有他就没有电影的发明。与此同时,欧洲的物理学家们还采用了法拉第轮原理以及图画幻盘旋转的方式等等进行研究。

它们向人类证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形成连续运动的事项。 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很多视觉玩具,比如说尾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等等。它们的原理大同小异,都是在一个能够旋转的活动视盘上画上图像,然后当时盘旋转,这些本来呆滞,毫无生气的图像就运动起来了,变得活灵活现。之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把绘制好的静止的图像投影在荧幕上,制作活动幻灯,形成了早期的动画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图像永久地固定下来,形成了达盖尔照相法。但是,随着活动视盘的发明,各种视觉游戏的出现,人们就不满足于单幅精美的照片了,而是想方设法地想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天才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经过了长达五年的实验,他终于在1878年获得了成功。

这位天才的摄影师将24架照相机排成一排,当一匹马跑过的时候,照相机的快门就被打开,马蹄腾空的瞬间,姿态就被依次地拍摄了下来。为此,爱德华,穆布里奇也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款可以连续拍摄的摄影枪。

此后,他又发明了一款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第一架摄影机取代了幕布里奇的多架摄影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式。在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机械师狄克逊为了使胶片在摄影机中能够以相同的间隔进行移动,而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上孔洞的牵引方式,从而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摄影术终于得以完成。放映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末。 1894年,爱迪生实验室发明了电影视镜,这是一款长方形的立体式箱子,里面有可以连续放映50英尺胶片的影片,外面是一个2.5毫米的透镜,一次只能容许一名观众观看。不过,他似乎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认为只有每一个好奇的顾客单独观看电影,他才能赚到钱,所以他拒绝以投影的形式放映电影。

1895年是放映技术取得惊人进步的一年。这一年内有各种各样的放映机先后被发明出来,放映术成为了人们相互竞争的目标。而在这众多发明中,唯有我们熟悉的卢米埃兄弟的活动电影机最终取得了成功。首先,这是一架既可以拍摄又可以播放赛璐璐软胶片的机器。其二,这台机器的成本和重量要远远低于爱迪生和其他发明家们发明的设备。其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速度上。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是1/46秒的画格,而卢米埃兄弟发明的活动电影机是1/16秒的画格,最接近于1/24秒画格的正常速度。在1895年的最后两天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卢米埃兄弟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这一天不仅仅标志了放映术的彻底完成,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绝对并非偶然,它与现代科学新观念的发展息息相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成了现代物理的基础,产生了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运动相互作用的新观念。在这一时代,电影史前时期的科学家,发明家们不遗余力创造出了符合这一新的科学观念的形象的媒介语言,即运动的光学幻觉。科学作用于艺术,体现了现代人类对于形象思维的全新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