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个文化灿烂繁盛的朝代,文学上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唐诗,唐初便有陈子昂还有初唐四杰。到了盛唐又有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就算是中唐也有白居易、李贺等人。这些人那个拿出来不是轰动千年?李白还曾被人誉为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珠玉在前,后人想要超越就得拿出极为优秀的作品,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晚唐还是涌现李商隐、杜牧这一类优秀诗歌人才。

杜牧虽然名字没有杜甫、李白等人的名号响亮,但他在自己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才子,同样是一个名垂千古的人物。他生活在唐文宗年间,担任过许多的官职。杜牧的古诗受到了杜甫跟汉语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在晚唐的成就颇高。有人将他跟李商隐放在一起,凑成了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跟杜甫。

同样,杜牧也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诗句,比如说泊秦淮。这首是他夜泊秦淮,触景生情所写,描述的是陈后主因追求享乐导致亡国的历史。其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流传度很高,当然,也曾在必背古诗中。还有他的赤壁,同样是因历史有感而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篇阿房宫赋也是他的“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山行杜牧能看到什么(杜牧这首山行几乎人人会背)(1)

其实杜牧的人生也才49年,但49年的人生中,他给后世留下了不少不朽的作品,就拿律诗来说。《樊川文集》中记载了100多首,《樊川外集》与《别集》中,大概是167首。他还有绝句,跟律诗的数量相当。这其中最出名的应该还不是上面所说的泊秦淮跟赤壁,而是这一首,但这一首颇有争议。那就是《山行》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这首《山行》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诗歌的大意是: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山行杜牧能看到什么(杜牧这首山行几乎人人会背)(2)

诗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但是,这里有两个争议:

山行杜牧能看到什么(杜牧这首山行几乎人人会背)(3)

第一个是版本问题。“白云生(深)处有人家”,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上面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另一个版本是白云“深”处有人家。从古至今,对“生”和“深”字都争论不休,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耍了个小聪明,把两个版本都记录进去了,免得大家争来争去。但明朝的《四友斋丛说》这样记载:“杜牧之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处有人家’,亦有亲笔刻在甲秀堂帖中。”

这句话写的就是天上的白云,有争议是因为这两个版本都在多个史料中出现过。其中的“生”出现的次数较多,尤其是杜牧自己的诗集《樊川集》用的是“生”。用“深”,仿佛是带有云雾缭绕的感觉,用“生”,就是白云形成的地方。作者杜牧自己都刻下了“生”字,可见“生”是最好的选择,目前的教材和图书基本都是“生”字,同样,考试也认可这里用“生”字。朋友们,你倾向用哪个字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高见!

第二个是读音问题。“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小编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读“xiá”,但是近几年的教材里注音是“xié”,可别小看1个字的读音,在古代,写诗讲究押韵、推敲,所有字都不是随便来的。如果按照押韵的角度来说,《平水韵》中记载,“斜”与花、家同在古语“下平六麻”中,韵母是“a”,杜牧作为大诗人,写诗当然会押韵,所以读“xiá”才对,大家读一读,是不是非常朗朗上口?这就是押韵的功劳。

但如果按照诗意、诗境来说,应该读“xié”。因为诗人看到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着爬上了白云缭绕的深处,石头路当然是斜(xié)的,所以要读“石径斜(xié)”,而且现在的小学教材也明确注音“xié”,考试写“xiá”可是会扣分的哦!所以,如果各位读者朋友被小孩子提问了,记得回答“xié”。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怎么读“斜”字会更美?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