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学会自2015年起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项目重点支持30岁上下潜心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对每一位扶持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三年。中国电子学会官方公众号近日开设“青年人才托举项目被托举人风采”栏目,集中展示优秀被托举人风采,敬请关注!

本期优秀被托举人:彭悦

彭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彭悦)(1)

彭悦(199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铁电存储器件及高能效存算一体芯片。本科和博士阶段均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学习,2015年获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9年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师从郝跃院士。累计在微电子领域旗舰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n Devices,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3篇,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国际会议口头报告2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领域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浙江省项目等。经中国电子学会推荐,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能够入选“青托人才”,彭悦觉得很荣幸但又倍感压力。“微电子”对她而言,是十八岁就开始努力攀登的高峰,她希望自己可以像前辈们一样,坚持自己的选择,为解决集成电路基础科学问题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跌跌撞撞的青春 不可复制的成长

2011年,彭悦顺利考入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经过四年基础知识的学习,她发现这个学科远不是四年本科就可以了解透彻的,在一次郝跃教授的讲座中,她被这位科学家的平易近人深深吸引,在郝老师的讲述下,“微电子不微”和“小芯片大世界”的奇妙印象牢牢地刻在彭悦的脑海里,燃起了她对这个行业的向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父母的支持下,带着对科学家的敬佩,2015年本科毕业后就保送至本校读博,师从郝跃院士。正如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可复制的一样,博士期间,彭悦讲她自己的经历总结下来就是:热血过,迷茫过,怀疑过,坚持过。实验室里有一台Picosun的原子层沉积设备,那台设备陪伴彭悦战胜迷茫,走出阴霾,发表了她的第一篇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封面文章,彭悦说那台设备是她最好的伙伴。另外,非常感谢母校西电在电子信息人才实践环节给了大家很好的平台,特别是开放实验室,让所有“微电子”专业的学生进到超净间里,自主研制晶体管,从衬底片开始学习制备晶体管的每一个环节,见证晶体管的诞生。彭悦讲,学校教给她的这些技能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她将终身受用,也支持着她在未来探索科研工作时身体力行。

彭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彭悦)(2)

疫情按下了暂停键 “土博士”也可以踏踏实实搞科研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对于2020年的彭悦来讲,非常的贴切。本就计划着陪父母一起过完除夕就去新加坡读博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伴随着封城、航班熔断、签证过期就按下了暂停键,但这些并没有让她停下自己对科研的追求。在疫情刚刚有一点好转,她就马上申请回到学校,从助理研究员做起,像没毕业时一样,又重新扎进实验室。带着对科研的热情,一遍又一遍的优化实验方案,验证器件性能,突破国际指标。由她创新性提出的一种基于可移动氧空位离子的不定型类铁电栅介质非易失存储器,在±1.6 V/1 μs擦写脉冲下,实现了270 mV的存储窗口,该结果也是目前国际上报道的最小操作电压下可以实现的最大存储窗口。此外,为解决现有氧化铪基铁电材料疲劳耐久特性有限的问题,彭悦制备的HfO2-ZrO2超晶格铁电薄膜可以有效抑制金属/铁电材料界面处以及疲劳测试过程中缺陷的产生,实现超高耐久特性(>1012)。面对这一系列的成果,彭悦认为虽然现在的轨迹不是按照之前预想的进行的,但是她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土博士”,坚信只要踏实肯干,一样可以为我们国家的铁电存储器国产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负成长不负期待 努力做一颗科技报国的螺丝钉

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彭悦,其实也已经是一个拥有十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她也是一名刚刚入职的新进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彭悦认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胸怀宽广是她必须要践行的职业操守。从2020年3月入职到现在,彭悦共指导学生发表SCI论文7篇,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报告4人次。虽然自己的身份是老师,但她从来都以“师姐”的身份跟学生们相处,跟他们一起做实验、一起测试、一起讨论,虽然兼顾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每次看到学生们坚毅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总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也能满足她一点点“虚荣心”。作为一名教师,彭悦认为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就必须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而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作为西电人,面对我国还没有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铁电存储芯片,她必须传承西电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用自己所长,努力做一颗科技报国的螺丝钉,不负这个时代的使命。


通过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国电子学会累计遴选培养125名青年科技人才,同时形成了由200余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导师队伍。入选的青托人才成长迅速,截止到2022年底,前七届91位青托中,已入选优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30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43人次,其他人才计划22人次。托举期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39项,省部级和其他横向科研项目397项。获得国家级奖励5人次,其中2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3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省部级奖励36人次,获得社会及全国学会奖励24人次,获得其他奖项18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