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大学生择业#,#大学生就业#,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学生就业前应确定的择业目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就业前应确定的择业目标(择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前应确定的择业目标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大学生择业#,#大学生就业#

就业,是围绕即将毕业的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有价值的就业选择不仅是学生本人也是家长及学校所关心的重点之一,不合适的就业选择对学生和企业都是一种伤害。我们从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为即将走向社会或在就业选择方面有所迷茫的学生提供参考,观点不同之处也欢迎批评指正;

一、供给端发展变化

1、考研/出国/创业人数增加(据与部分985/211学校老师的交流得知):

(1)、考研人数比例在40-50%左右,甚至有个别院校或院系考研比例在50-60%左右(含保研比例);

(2)、出国人数在4-5%左右;

(3)、创业人数在5%左右;

2、“慢”就业占一定的比例(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就业报告显示,毕业不着急就业的人数在9.8%)

(1)、2018年本科毕业基本是以95后为主,此年龄段以独生子女为主;

(2)、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3、择业偏好在发生变化:

(1)、互联网/高科技产业/文化open/高薪的企业;

(2)、印象中的名企,就业选择的盲目性普遍存在;

二、需求端发展变化

1、需求总量在增加:

(1)、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及创业环境的大幅改善,以互联网 服务为商业模式的新型产业正在崛起,以打车、共享单车等为代表的企业对软件类人才需求量剧增;

(2)、以快递、外卖等为代表第三产业的兴起,与传统行业用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3)、经济结构调整内需的增加使消费品行业及传统产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2、人才培养意识的提升:

(1)、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民企提质增效对人才要求及需求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

(2)、自主的人才培养更有利益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3、行业/待遇的局限性:

(1)、产业属性决定的人才要求及薪资待遇条件无法与高科技行业相比;

(2)、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个长期的过程,包括管理理念的演进;

进入校园招聘的企业越来越多,招聘宣传形式越来越丰富化的今天,面对大量的招聘信息学生又该如何选择一份能体现自已“价值”的工作呢?

有“价值”的择业

一、专业不同差别较大:

2018届校园招聘不同的专业类别择业方面差别明显,985/211及具有优势专业的院校(非985/211)其中软件/算法/AI类专业热度最高,在与此类专业学生交流时发现有以下特点:

1、同时接到3个以上各知名企业的offer(此类学生比例在四分之三左右);

2、部分学生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很明确,但仍会参加不同企业的招聘会,以验证自已的专业实力(并不会接受

非目标企业的offer);

3、薪酬作为第一选择,个人发展并非排在首位;

4、面试难易程度是学生判定此类企业“好”与“不好”的标准;

二、什么是有价值的择业:

1、是自已喜欢的专业领域

2、发挥自已的专业所长

3、实现个人持续发展的平台

4、工作绩效能得到“肯定”

有价值的择业步骤

一、了解自已:

参考高考的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而每个人在这个阶段并不清楚自已未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且随着年龄及知识的增长个人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那么高考之后在报志愿时往往受分数、老师、家人、亲戚朋友的影响选择了专业;

另外,在无数次的校园招聘面试过程中问学生希望从事的工作时,往往得到相同的回答:从事自已本专业的工作。而事实上跨专业之后发展非常出色的案例很多(并非鼓励跨专业发展),从事本专业发展很出色的案例也有很多。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很多也非本文的重点具体不再展开讨论;

回到本文讨论的重点:更适合自已的就业选择,建议如下:

1、个性特质:清楚自已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个性特质,也可借助测评软件进行测试;

2、个人SWOT分析:自已或与同学相互进行,可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兴趣所在:分析个人的兴趣与个人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

4、未来期许: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

我认为以上四个因素是影响个人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点,价值的衡量是多维度的,每个人情况不同应理性看待,不建议盲目的对比,适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

二、了解意向中的岗位特征

1、岗位的专业要求:

可通过网络或亲戚朋友/师兄/师姐了解自已意向中的岗位专业实际要求,结合个人的个特质与优劣势以判定自已是否适合此类岗位:

(1)、如个性外向、不喜欢静的学生不建议选择软件及财务类岗位,建议选择营销类或HR之类的岗位,因为此类个性特质的学生更适合横向发展;

(2)、如个性偏内向、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建议从事专业技术类岗位,此类个性特质更适合纵向发展;

(3)、如专业知识不扎实,对于个性外向的学生仍然建议横向发展;个性偏内向的学生仍然建议纵向发展,但这两种情况短期内切不可定位过高一定选名企,不可定位选择专业知识要求过高的岗位,这样往往会错过选择的机会;

(4)、如专业知识扎实适合纵向发展的学生,建议选择技术强的岗位,不建议选择专业技术要求不强的岗位。

2、岗位的价值认识:

我在实际工作中曾多次被问到:为什么我的工资没有某某某高(同班同学同一家公司)?我的同学在某

某企业工资是多高,为什么我才这么多?

企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相互关联,每个岗位同等重要,但每个岗位的重要与价值之间会有很大的区别,岗位

价值在于岗位本身在组织中的绩效价值、岗位专业难易复杂度、此岗位的人才社会稀缺性等均有很大的关系;

(1)、如CEO和软件工程师相比,软件工程师能解决核心技术难题而CEO写代码可能都不会,软件工程师和CEO同样重要,但CEO在组织中的绩效价值肯定高于软件工程师;

(2)、如采购主管与保安相比,采购主管空缺一个月企业不会出问题,如果一天没有保安值班肯定不行,这两个岗位同样重要,但采购主管在组织的绩效价值肯定高于保安;

3、岗位的工作时间:完全无法接受加班期望5天8小时的慎重选择就业;

三、选择时的“三”看

1、看行业发展趋势

2017年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有两个:

第一个:三个软件类人选均来自于不同的985院校,均是2015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进入同一家公司两年后跳槽,其中一位比另外两位年薪高10万。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岗位价值的市场行为;

第二个:2011年本科毕业(一本)很难求职算法这类岗位,但在2017年已成为科技公司定向挖掘的对象;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发现:“出身”并非决定性因素,专业知识和个人的职业选择符合“趋势”才是关键!

2、看企业发展轨迹

(1)、行业内实力排名

(2)、经营团队构成

(3)、股权结构构成

(4)、持续的研发投入

(5)、客户结构或市场占有率变化

(6)、财务经营情况

(7)、企业成立时间

3、看企业对待员工

(1)、对员工的培训投入

(2)、对员工的价值肯定

小结

十年前,机械/材料/工业工程等类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近几年软件/算法/AI已成为最热门的专业。这种变化的内在逻辑是国家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体现。没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也没有永远的夕阳产业,选择进入什么行业依自已的实际情况而论!

文化氛围/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薪资福利这四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每个人在选择时侧重点会有不同,第一份工作能否为自已3-5年后的职业发展“增值”是绝不可忽略的!

,